動態要聞>

草葉幾枝變“黃金萬兩”:烏梁素海蘆葦産業興衰折射高品質發展

2018-03-30 17:31:42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柴海亮、勿日汗、李雲平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從蘆葦造紙的興旺到衰亡,再開啟新的嘗試,烏梁素海蘆葦的前世今生,折射經濟走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塞上早春,烏梁素海的湖冰尚未完全消融,候鳥卻陸陸續續回來了,蘆葦蕩裏起了不少新巢。站在湖邊的王瑞強心思不在景上,作為內蒙古烏梁素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讓眼前的這些蘆葦成為企業脫困、職工脫貧的“寶貝疙瘩”。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的烏梁素海,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年産10多萬噸蘆葦。它曾經催生和支撐了當地兩家大型造紙企業,後因工藝落後、污染嚴重被關停。幾經探索,烏梁素海湖畔今天又建起了利用蘆葦生産無甲醛中高密度纖維板的現代企業……從蘆葦造紙的興旺到衰亡,再開啟新的嘗試,烏梁素海蘆葦的前世今生,折射經濟走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內蒙古烏梁素海蘆葦(資料圖)

烏拉特前旗旗長助理呂喜清説,利用烏梁素海蘆葦造紙始於1958年,終於2011年,2000年前後達到頂峰,當時旗財政收入約4億元,僅兩家紙企就貢獻了七八千萬元,從事造紙産業人員超過1萬,為此烏拉特前旗有“紙財政”一説。

説起過往,68歲的李愛民更是如數家珍。他于1988年任烏梁素海漁場(烏梁素海公司前身)副場長一直到2006年離職,其間,他有多次提拔的機會,但都沒走。“當時漁場效益好啊!誰舍得走?”老李説,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之後十年是“黃金十年”,全國有10多家造紙企業來烏梁素海設點搞關係、搶原料,蘆葦價格連漲8次,從76元/噸漲到520元/噸;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從事蘆葦生産的職工每年冬天割兩個月的蘆葦,收入可達6000元左右,比當時黨政機關幹部的年工資收入還高。

“那時,周邊地區的姑娘都以嫁到烏梁素海漁場為榮!”烏梁素海公司職工郭甫平的妻子李春玲説,她就是從旁邊的一個村莊嫁過來的,當時圖的就是漁場職工的好生活。

但是,從2003年開始“紙財政”遇到了環保“硬”壓力,蘆葦經濟開始走下坡。因為葦漿造紙産生的廢水始終無法達標排放,企業幾經努力、掙扎,地方政府歷經不甘、無奈,最後於2011年兩家造紙企業被徹底關停。

“這種關停的決絕,不是輕易做到的。”呂喜清説,“企業停停開開,折騰了好幾年,但其間幾次污染事故讓旗委、政府不得不痛下決心。”

僅2004年,烏拉特前旗造紙企業的廢水就污染了黃河3次;2006年,這些造紙企業的污水暫存池決堤,造成多個村莊和大量農田被淹。

最近,記者探訪了這兩家造紙企業。在中治美利內蒙古漿紙股份有限公司廠區,記者看到這裡儼然是個“大雜院”,有農貿市場、各式門店、機關辦公場所等,7根高大的煙囪被改造成“矛”狀的蒙古族戰神標誌物“蘇魯錠”。而在內蒙古金星漿紙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廠區雖老舊,但整潔,有20多個留守人員在值守。這家公司綜合辦公室經理仲述春告訴記者,當前,紙業行情較好,企業計劃借機加快轉型,改做清潔、高效的紙品深加工,不再從事原料生産。

烏梁素海蘆葦的前世,走了一條不可持續發展的死路,它的今生及未來必然要走一條高品質發展之路。

在烏梁素海第三大葦場,記者看到300多畝湖灘地上,堆滿了蘆葦,一堆堆像群山一般綿延遠去。王瑞強説,現在,蘆葦都銷往外地,但不掙錢,運費、人工收割等成本太高,蘆葦又還得必須割,不然爛在水裏也成污染。

“給蘆葦找出路,就是給烏梁素海找出路,就是給這裡的人找出路。”王瑞強指著葦場西南方一個嶄新的廠區説,“那個企業就是我們所期待的出路之一。”

這個名為內蒙古振森烏梁素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企業,就是利用蘆葦生産無甲醛中高密度纖維板。記者看到第一條生産線已經安裝完畢,並已試生産出了第一批産品。這家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宏偉告訴記者,這是一個零排放的環保節能項目,其生産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總投資3.7億元,佔地248畝,2015年8月開工建設,一期8萬立方米纖維板項目投産後年可消耗10多萬噸蘆葦。

烏梁素海蘆葦經濟的高品質發展,也期待多極支撐。王瑞強説,下一步,還考慮發展生物燃料、高品質葦編以及水葦一體旅遊等産業,“烏梁素海的美,美在水,也美在葦。”

(原標題:原本草葉幾枝 變則“黃金萬兩”——從內蒙古烏梁素海蘆葦産業興衰看高品質發展 )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