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疆,是我國的文物大區之一,歷史文化積澱豐厚,文化遺産體系龐大。現已初步查明有各類文物遺址點2.1萬餘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1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9處,其他盟市旗縣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700余處。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分佈在草原地區的一些古代城址與墓葬逐漸被發現,不同歷史時期的民族文物精品大量破土面世,形成了以草原文化為主要文化內涵的遺産群體。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擁有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1項,“七五”期間全國重大考古發現1項,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7項,世界文化遺産1處。
這些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草原文明的歷史見證。通過考古發掘手段對這些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深入的發掘與展示,是弘揚民族文化、傳承草原文明的一個重要方式。
和林格爾漢墓
和林格爾漢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小板申村。 1971年9月,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對這座大型漢代磚室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古墓全長19.85米,由墓道、墓門、前室、中室、後室及三個耳室組成,平面呈雙十字形,墓室以青灰色條磚平砌成穹廬頂,前、中、後室皆以方磚鋪地,磚面書寫有“子孫繁昌,富樂未央”八個大字。
這座墓葬早年被盜,棺木焚燬,屍骨僅存牙齒、椎骨、臂骨等,從破碎的陶器殘片中,整理出土了罐、鼎、案、尊、耳杯等文物71件。但令人驚嘆的是,在這座墓葬的墓壁及甬道兩側發現了顏色鮮艷的壁畫,畫幅巨大,內容豐富,共56組、57個畫面,榜題250條,總面積有100余平方米。
全部壁畫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著重表現的是墓主人一生的主要經歷,還描繪了與之有關的出行、幕府、人物故事、莊園生活、經史故事、忠孝祥瑞等內容。
前室主要描繪墓主人從“舉孝廉”“郎”“西河長史”“行上郡屬國都尉時”“繁陽令”到“使持節護烏桓校尉”的做官經歷;後室南壁描繪的是一幅莊園圖——莊園群山綠樹環抱,塢堡、廊舍、欄圈、桑園、池塘、園圃以及馬、牛、羊、豬等家畜無一不有,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莊園生活畫面;中室南壁、北壁、西壁描繪有聖賢、忠臣、孝子、勇士、烈女等人物故事,其中“晏子二桃殺三士”“伍子胥逃國”“契母簡狄”“京師節女”等故事共八十多則,除此以外,還畫有青龍、朱雀、玄武、靈龜、白狼、白鶴、玉馬等瑞獸圖,使整個墓室充滿了濃郁神秘的神學氣氛;中室北壁還繪有宏大的樂舞百戲場面,內容有飛彈、飛劍、舞輪、倒立、對舞等雜技項目,所有表演者均是赤膊、束髻,肩臂纏繞紅色飄帶,人物造型矯健優美——這組畫面完整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中國雜技發展的歷史狀況,與東漢張衡《西京賦》中對當時樂舞百戲的描寫相吻合,説明東漢時期雜技藝術已經紮根於民間,在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以它廣泛多樣的題材、豐富翔實的內容、嫺熟高超的繪畫技巧,向我們展示了東漢晚期內蒙古地區的人文地理風貌,壁畫所承載的歷史資訊異常豐富,是我們研究東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東漢時期的莊園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被評為中國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
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東北10公里斯布格圖村。 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通遼市博物館對之進行了考古發掘。
該合葬墓由墓道、天井、墓門、前室、東西耳室和主室組成。墓道為斜坡階梯式,東西兩壁繪有牽馬圖;天井近似于長方形,上寬下窄,前接墓道,後接墓門;墓門為倣木磚砌結構建築,前室為長方形,券頂,東西兩壁各有一個壁龕,門兩側繪有男女僕役與手持骨朵的侍衛,頂部繪有日、月、星、雲天象圖;耳室平面呈圓形,弧形門、穹廬頂,雙扇木門對開;主墓室平面呈圓形,四週有弧形木板護壁。
隨葬品主要出土于前室、主室、屍床和東西耳室:東耳室隨葬有飲食器具,西耳室隨葬有馬具和一些儀衛明器,主室的隨葬品主要放置於屍床和供臺上,有金銀器、玻璃器、銀帶、蹀躞帶、玉器、木弓囊、銅器以及瑪瑙、琥珀、水晶、珍珠等珍貴物品。
陳國公主為遼聖宗耶律隆緒的親侄女,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是一座遼代中期典型的契丹貴族墓葬,其墓葬出土文物之豐富,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墓中出土的隨葬品保存完整,豐富多彩,為研究契丹社會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因此,該墓的考古發掘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
耶律羽之墓
耶律羽之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朝克圖山。 199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赤峰市博物館、阿魯科爾沁旗文物管理所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
該墓葬為磚石結構,由墓道、門庭、墓門、甬道、東西耳室和主室組成。墓道為斜長坡階梯式,墓門由磨制精細的大型石構件組成,包括門額、門柱、門楣及兩扇石門;甬道呈長方形,石條壘砌,抹有白灰麵,殘存有壁畫;東西耳室位於甬道兩側,平面呈方形,穹廬頂;主墓室平面呈方形,室內四壁及頂部均以綠色琉璃磚砌築,以大型琉璃磚封頂,裝飾華麗。
耶律羽之墓規模宏大、裝飾講究,墓室整體以琉璃磚為建築材料,堅固美觀,墓內出土的隨葬品主要有金銀器、陶瓷器、絲織品、車馬器具、銅器、鐵器、木器以及玉、瑪瑙、水晶琥珀飾件等,做工精湛,許多文物在工藝和造型上都極具特色,以鎏金鏨花銀罐、盤口船帶白瓷瓶最為名貴。另外,還出土了一方墓誌,洋洋千余言,其中有關契丹與鮮卑關係的記載殊為珍貴。墓主人耶律羽之為遼開國元勳,東丹國左丞相,墓誌銘中“其先宗分佶首,派出石槐”的記載將契丹族源之爭一舉定論。
耶律羽之墓的發現,真實地再現了遼代當時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該墓的考古發掘被評為199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寶山遼墓
寶山遼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臺鄉西南,西與巴林左旗遼代上京遺址相毗鄰,東接阿魯科爾沁旗寶山自然村。 1994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阿魯科爾沁旗文物管理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吐爾基山遼墓
吐爾基山遼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吐爾基山東南麓的山坡上。 2003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通遼市博物館、科爾沁左翼後旗文物管理所對該墓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大批珍貴文物。集寧路古城遺址
集寧路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巴彥塔拉鄉土城子行政村。 2002年至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烏蘭察布市博物館、察右前旗文物管理所對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收穫。二道井子遺址
二道井子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村。 2009年至2010年,為配合赤峰至朝陽高速公路建設,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赤峰市博物館、紅山區文物管理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兩年來共揭露遺址面積1.3萬平方米,清理環壕、城墻、院落、房址、灰坑(窖穴)、灰溝、陶窯、墓葬等遺跡單位668處,出土陶、石、骨、銅、玉器及毛、草編織物等1500余件。哈民史前聚落遺址
哈民史前聚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舍伯吐鎮東南約15公里處,遺址總面積達17萬多平方米。 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通遼市博物館、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環壕1條,清理面積達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近千件。遼上京遺址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 1962年,內蒙古文物工作隊曾對遼上京皇城進行了考古鑽探,並做了初步試掘。2011年開始,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城遺址進行系統的考古勘測和發掘。2011年發掘了遼上京皇城乾德門遺址,2012年發掘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均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考古收穫。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北20公里處的閃電河北岸,蒙古語稱之為“兆奈曼蘇木”。
元上都遺址分為城址與墓葬區兩大部分。其中,城址由宮城、皇城、外城和關廂四大部分組成:宮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70米,南北長620米,現存城墻高約5米,宮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內有大安閣、穆清閣、洪禧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閣、睿思閣、仁春閣等建築遺跡;皇城呈正方形,每邊長1400米,城墻用黃土版築,表面用石塊包砌,墻體殘高約6米,四角有高大的角樓臺基,乾元寺、大龍光華嚴寺、孔廟和道觀等宗教建築分佈其中;外城為正方形,每墻皆長2220米,城墻用黃土版築,現存高約5米,外城大體上分為兩部分,據史書記載,北部是皇家園林,稱為“北苑”,建有著名的“棕毛殿”,西部是元代的“西苑”,建有忽必烈汗的行宮;關廂分佈于城址的東、西、南、北,東關為覲見皇帝的宗王和使團居住的帳房區,西關為羊、馬、牛市和商業區,南關為酒肆、客棧的商貿區,北關為駐紮軍隊的兵營——元代詩人曾有“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帳房亂如雲”“灤水橋邊禦道西,酒旗閒挂暮檐低”“灤河美酒鬥十斤,下馬飲酒不計錢”的詩句,描述的即是當時元上都城關廂地帶的繁華景象。另外,在元上都城址周邊地區還分佈有鐵幡竿渠水利設施遺址、羊群廟祭祀遺址、東涼亭遺址、砧子山墓葬區、臥牛石墓葬區、一棵樹墓葬區等附屬文物遺存。
1990年至今,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錫林郭勒盟文物站、正藍旗文物管理所、多倫縣文物管理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考古勘探與發掘,先後發掘了明德門、大安閣、穆青閣及砧子山墓地等重要文物遺存。
由於元上都遺址建在地勢開闊的金蓮川草原之上,元末廢棄之後未經人為大規模擾動,地下文物埋藏異常豐富,目前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建築構件、石雕製品、瓷器、陶器、錢幣、金銀器等,建築構件主要有柱礎、魑首、鴟吻、瓦當等,石雕製品主要有大理石盤龍紋石柱、石雕人像、龜趺、石棺等,瓷器主要有青花盞、青瓷匜、鈞窯碗缽、白釉褐花罐、黑釉碗、黑釉梅瓶、綠彩香爐等,金銀器有金戒指、金耳環、銀鐲、銅釵等,錢幣有八思巴文大元通寶、大觀通寶、“天下太平”春錢等,另外還出土有銅鏡、玉飾件、銀壺、姑姑冠等珍貴文物。
元上都是蒙古民族統一蒙古高原之後建立的第一座草原都城,是元朝的兩都之一,始建於1256年,城市背靠山巒,南臨閃電河(古灤河),放眼一望無垠的草原,氣勢恢弘,被命名為“開平”。1260年,忽必烈在此召開忽裏勒臺大會,登上汗位,並依中原王朝舊制,建元中統,將開平升為府,置中書省。1263年,正式詔令開平府為上都,同年遷都燕京,元上都隨後成為元代諸帝避暑與處理政務的夏都。忽必烈以建設元上都為發端,建立元朝,奠定了統一全中國的政治基礎,結束了此前長達300多年來的政治割據局面,漠北嶺北行省的設立,三路宣尉司對青藏高原的統轄,大規模擴展了中國的疆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元上都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1964年,元上都遺址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元上都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産。
草原文明的重要實物載體就是林林總總的物質文化遺産,對這些物質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的正確認知,是深入發掘中國北方草原文化資源的需要,也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要手段。考古發掘研究是對文化遺産價值的認定與提升,通過考古發掘手段對文化遺産進行闡釋、説明、論證、鑒定、測試等一系列研究,可將文化遺産的性質、內涵、外延以系統的理論知識鏈條貢獻給當代社會,從而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文化精粹與智力支援。
作為文物考古工作者,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産是我們肩負的歷史重任,我們要自覺履行起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堅持服務於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深化草原考古學文化的研究,發掘草原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充分發揮文化遺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將豐富的文化遺産資源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優勢和發展動力,在文化建設上實現新的跨越。(作者:陳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