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草原石人

2016-04-06 11:43:57 | 來源:內蒙線上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草原石人作為亞歐草原遊牧先民創作的一種石雕造型藝術,幾乎全是碑狀人像圓雕,一般立於墓葬地表建築物前,形成一種固定模式。青銅時代匈奴至中世紀的突厥和蒙古的石人崇拜有著內在的文化傳承。
草原石人


  草原石人作為亞歐草原遊牧先民創作的一種石雕造型藝術,幾乎全是碑狀人像圓雕,一般立於墓葬地表建築物前,形成一種固定模式。有的獨身傲立,有的成群列布,它反映出亞歐草原上游牧民族追求永恒的自然為特點的靈石文化。



  亞歐草原的靈石崇拜比較複雜,歐洲特裏波晚期石人(西元前3800-前2700年)和法國、義大利的石人,身上配劍的風格與草原石人近似,而阿爾泰的早期石人造型風格與歐洲石人文化相似。這反映了西方草原氏族部落向東方的發展。早期的奧庫涅夫半人半獸石雕的東方形態轉變成鹿獸石的過程中,無疑融入了西方石人造型文化因素。薩滿教後期由人獸轉變為圖騰先知先祖,是氏族向民族國家群體發展的必然。鹿石是青銅時代的造型特徵和獸祖紀念,石人造型是人類祖先崇拜對動物獸祖圖騰的替代。



  青銅時代匈奴至中世紀的突厥和蒙古的石人崇拜有著內在的文化傳承。
  祖先崇拜是他們這一時期世界觀中最重要的寄託。當一代接一代祭拜傳承過程進行時,就形成了為先祖立石以期永志的習俗。這一時期的石人造型集中在西伯利亞草原的東西結合部,突厥—蒙古的葬俗延續和發展了這一特徵。目前已發現草原石人最多的有蒙古、俄羅斯和中國的新疆及內蒙古。這一草原傳統在薩滿祖先崇拜的中世紀被佛教傳入後的彼岸世界替代,為先祖立石“翁袞”的傳統到元代結束。





  就目前的考古發掘認識,能與蒙元時期的石人相關聯的造型,大部分出現在蒙古草原東部,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薩麥出土的元代家族墓地石人:帶座椅、右手持杯、左手放在腿上,造型與蒙古國達日幹嘎以及其他地區所發現的石人同屬一個時期,另外,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羊群廟發現的族群中石人,用漢白玉雕刻,屬元代石人文化造型。
  從中世紀的蒙古草原石人描述完整的全身,配以帶有靠背的馬扎和座椅,是中世紀蒙古石人的主要特徵,其中將石人底部的裝飾中,將足部安置於一平臺的形式與突厥石人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造型顯然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響,佛教造像的文化在元代的普及,無疑深刻的影響到石人造型文化。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