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鄂爾多斯部

2016-04-05 11:57:44 | 來源:中國蒙古學資訊網 | 作者:孛兒只斤·蘇和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鄂爾多斯部之所以能夠在15世紀中、後葉輾轉順利返回到毗鄰明朝的黃河河套地區,不單單是為實現聖主成吉思汗當年留下的遺言,更重要的是由於這個時期,明朝和北元的政治、軍事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蒙古人再度佔據了黃河河套,鄂爾多斯部才可以輕易返回到寶日套亥地區。
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鄂爾多斯部

   

    鄂爾多斯部之所以能夠在15世紀中、後葉輾轉順利返回到毗鄰明朝的黃河河套地區,不單單是為實現聖主成吉思汗當年留下的遺言,更重要的是由於這個時期,明朝和北元的政治、軍事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蒙古人再度佔據了黃河河套,鄂爾多斯部才可以輕易返回到寶日套亥地區。
  明朝初年,在明軍的巨大軍事壓力下,蒙古勢力全面退回到漠北地區。明朝先後在遼東、宜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山西、固原建立了九個屯兵重鎮,史稱“九邊”。這一舉措使明朝實際控制了漠南地區的宣府大同邊外、陰山黃河河套以北、沿河西走廊至嘉峪關一線,漠南地區成為了明朝的勢力範圍。
  但是從1428年(明宣德三年)起,地處東北、華北東部的兀良哈三衛首先脫離了明朝的控制開始南犯明邊,這個時候西部蒙古衛拉特部也開始崛起,屢屢進犯明邊並開始進入河套地區和內地,1436年(明正統元年)以後,在蒙古鐵騎軍事打擊下,明軍被迫放棄了東勝衛所在的黃河河套地區,撤退到榆林邊外。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衛拉特部首領也先太師率部南下,對明王朝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明朝50萬大軍全軍覆沒,也先在土木堡俘獲了明英宗皇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役”。在這之後,喀喇沁部首領、北元太師孛來率部于1456年(明景泰七年)進人河套。1461年(明天順五年),孛來屬下阿羅出也率部入居河套,期間翁牛特部首領毛裏海率部進入河套,1470年(明成化六年),元室後裔孛羅忽濟農(巴延蒙克)率鄂爾多斯部進入河套,他們成為河套的新主宰。與此同時,衛拉特部的癿加思蘭也進入河套。孛羅忽濟農、阿羅出、癿加思蘭三方曾一度“各相雄長”,聯合攻擾明邊。這樣,在蒙古各部紛紛入套的情況下,明朝軍隊全線潰退,讓出了先前被明軍佔領的漠南蒙古地區。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鄂爾多斯部舉部進入黃河河套,把聖主成吉思汗的“八白宮”遷移過來,安放在寶日套亥地區。這段歷史,在明朝文獻中被稱為“北虜入套”。
  黃金家族再次統領鄂爾多斯
  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滿都魯(1438-1479)在永謝布部首領癿加思蘭擁戴下即位稱汗,癿加思蘭自稱太師。滿都魯是脫脫不花汗的異母兄弟。這時滿都魯已經出沒于黃河河套地區。在這個時候,鄂爾多斯部已經由孛羅忽(巴延蒙克)統領,也在黃河河套地區活動。孛羅忽是脫脫不花汗弟弟阿噶巴爾濟的孫子,與滿都魯的關係是侄孫關係,滿都魯冊封孛羅忽為濟農。但是後來,滿都魯汗和孛羅忽濟農中了惡人的離間之計,相互猜疑,最終孛羅忽濟農在逃亡途中被殺。至此,滿都魯汗親自掌管鄂爾多斯部。滿都魯汗也于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不幸去世。這時黃金家族出現了斷嗣的危險,只留下了孛羅忽濟農的兒子巴圖蒙克。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滿都魯汗的遺孀,32歲的滿都海哈屯為了拯救散離的蒙古各部,為了延續黃金家族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先是把巴圖蒙克接過來撫養,後來同年方7歲的巴圖蒙克結為夫妻,由巴圖蒙克即蒙古大汗位,號達延汗(1473-1517)。為了消除衛拉特部對汗廷的威脅,滿都海哈屯親自率領大軍,並把年幼的達延汗放在自己坐騎上的袋囊中隨軍征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于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打敗衛拉特部。後來經過30年的奮戰,達延汗在滿都海哈屯的輔佐下,終於在1510年(明正德五年)再度控制了蒙古諸部。
  此後,達延汗親自率兵討伐右翼叛亂的滿都賚部。達延汗在八白宮前重新宣佈自己的大汗稱號,獎賞作戰有功的人員,真正把蒙古左右翼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重振了衰微已久的汗權,重新確立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對蒙古各部的統治,使蒙古得到了中興,因此達延汗被稱為“中興之主”。從此之後,鄂爾多斯部一直掌控在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手中。
  鄂爾多斯部的發展壯大
  達延汗繼位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鄂爾多斯部都在處於發展壯大的階段,在達延汗的孫子博迪臺吉(號博迪阿拉克汗)繼位時期,他叔父巴爾斯博羅特的長子袞必裏克濟農和次子阿勒坦汗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大力發展畜牧業經濟使百姓逐漸安居樂業,成吉思汗八白宮祭祀活動也得以全面正常展開。袞必裏克濟農與其弟阿勒坦汗兄弟關係和睦,在他們的領導下,蒙古右翼三萬戶強大起來。這時期的鄂爾多斯萬戶分佈在黃河南北廣闊的草原上。
  袞必裏克濟農在執掌鄂爾多斯萬戶後,博迪阿拉克汗剛剛稱汗,袞必裏克和阿勒坦汗在多次征討兀良哈萬戶的戰爭中屢建功勳。博迪阿拉克汗為了表彰袞必裏克、阿勒坦等在維護汗權和作戰中所做的貢獻,在祭供聖祖成吉思汗的八白宮前召集各萬戶領主舉行隆重的授封儀式,宣佈授予袞必裏克“墨爾根汗”之號,授予阿勒坦“索多汗”之號,袞必裏克榮獲墨爾根汗封號之後,在蒙古各部眾中的威望大大提高。
  袞必裏克濟農病逝後,阿拉坦汗接替哥哥之位執掌右翼大權。這時蒙古地區物資缺乏,阿拉坦汗早有心願希望與明朝開展互市貿易,但由於蒙古與明朝積怨甚深,阿拉坦汗多次派遣使者議和不成。阿拉坦汗在無奈之下,于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率部攻入長城,自通州包圍北京城,並攻入了安定門。明朝嘉靖皇帝大驚失色,不得不暫時允諾阿勒坦汗的條件,開關互市,蒙古大軍隨後撤兵。但是明朝不久又出爾反爾,閉關停市。這段歷史史稱“庚戌之變”。
  西元1570年(明隆慶四年),阿勒坦汗的嫡孫把汗那吉因為家庭矛盾激化而投奔明朝。以此為契機,阿勒坦汗與明朝談判。會談中阿勒坦汗除要求歸還把汗那吉外,更主要的是談到了蒙明和睦相處、開展互市貿易的問題。雙方終於開誠佈公、拋棄前嫌,明蒙雙方終於達成協定停止對抗,開放馬市,走向合作。阿勒坦汗也被明朝隆慶皇帝封為“順義王”。明蒙之間建立了長達70年的和平貿易關係,自此明蒙邊境數十年無大衝突。通貢互市加強了漠南蒙古草原與明朝的經濟文化聯繫,結束了蒙古與明朝長達二百餘年的戰爭局面,使蒙明邊界呈現出一派和平繁榮的景象。
  林丹汗時代的鄂爾多斯部
  斗轉星移、時空繁衍,鄂爾多斯部在黃河河套地區休養、生息、遊牧一個半世紀以後,蒙古進入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時代。這個時候正值17世紀初,地處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並於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建立後金政權並迅速崛起。17世紀20年代,後金以軍事威脅和聯姻等手段,陸續收服蒙古科爾沁、內喀爾喀等部,並按照滿洲八旗制度建立了蒙古八旗,對原部落首領封爵,保留原屬地,其職位可以世襲,通過這種方法拉攏蒙古王公貴族。後金解除了後顧之憂之後,矛頭直指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林丹汗為了應付這個局面準備向西轉移,于1627年(後金天聰元年),率部向西部右翼蒙古地區進發,進攻河套鄂爾多斯部。次年八月,蒙古右翼土默特、永謝布、鄂爾多斯右翼聯軍與林丹汗在今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艾不蓋河一帶決戰,右翼聯軍寡不敵眾,察哈爾軍大獲全勝,林丹汗率部進駐鄂爾多斯河套地區,並控制了成吉思汗八白宮,鄂爾多斯部無奈之下向林丹汗俯首稱臣。林丹汗控制了東起遼河、西到鄂爾多斯的廣袤地區。
  後金方面考慮到察哈爾林丹汗的存在不但不利於其統治歸附的蒙古諸部,而且還是征伐明朝的最大障礙,於是于1628年(崇禎元年,後金天聰二年),皇太極調遣蒙古科爾沁、內喀爾喀、東土默特等部兵力,攻擊察哈爾部,並佔領了西拉木倫河和克什克騰,歸降者無數。1632年3月,皇太極決定遠征察哈爾林丹汗,5月下旬進駐呼和浩特,得知林丹汗已南渡黃河西去青海,就停止了追擊,經宣府、張家口返回。途中收攏了林丹汗所遺部眾數萬人。1634年(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八年),林丹汗病死在青海大草灘,其妻及子額哲率部降金。鄂爾多斯部擺脫察哈爾林丹汗控制後,進入後金的勢力範圍。
  1635年(明崇禎八年、後金天聰九年)四月,多爾袞率後金軍隊包圍了額哲和蘇泰太后的駐地,蘇泰與額哲見大勢已去,率部歸降後金,並獻出了元朝傳國玉璽。額哲的歸降,標誌著北元政權的終止,也標誌著自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權延續了430年之後最後的終結。

    文/孛兒只斤·蘇和


  作者簡介:

(孛兒只斤·蘇和)


  孛兒只斤·蘇和,蒙古族,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30世嫡孫。1978年畢業于內蒙古師範大學物理系並留校任教,1994年被學校派往俄羅斯工作,接觸中國境外布裏亞特蒙古人,作了大量的民族、民俗、歷史、文化方面的調查研究和資料整理工作。著有《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後人》,《中國蒙古民族系列叢書》之一《蒙古三大部》等。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