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普會寺的傳説

2016-03-31 09:47:16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胡刃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普會寺,蒙古語為“浩特拉內勒古勒克蘇木”,始建於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距今已有240多年。希拉穆仁草原,也因普會寺而被當地人稱為召河。
普會寺的傳説

(普會寺)

  土默特部可汗阿拉坦把藏傳佛教引入草原,蒙古民族篤信喇嘛教,清廷因勢利導,規定蒙古男子“三齣一,五齣二”出家,兄弟三人,必須有一人當喇嘛;兄弟五人,必須有兩人當喇嘛。有喇嘛就得有道場,所以,召廟在草原上遍地開花。乾隆皇帝曾説:“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修一座召廟,可讓周圍無數蒙古貴族百姓潛心向佛,安分守己。坐落在希拉穆仁河畔的普會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修建的。
  普會寺,蒙古語為“浩特拉內勒古勒克蘇木”,始建於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距今已有240多年。希拉穆仁草原,也因普會寺而被當地人稱為召河。
  關於普會寺,有一個淒美傳説,傳説與噶爾丹汗密切相關。
  噶爾丹汗在漠西建立準噶爾汗國,涉足漠北。康熙想以和親方式讓噶爾丹汗安定下來,邀請噶爾丹汗進京商量婚事。噶爾丹汗假扮成大臣的隨從,與大臣一道進京。噶爾丹汗來到紫禁城大殿之內,藍琪兒公主穿著清式花盆底鞋“咯噔咯噔”地走了進來。藍琪兒高雅大方,美貌出眾,噶爾丹汗頓時被吸引住了。噶爾丹汗的和親大臣善於察顏觀色,就答應了這樁親事。
  和親可使矛盾緩解,但難以使矛盾化解。噶爾丹汗攻佔漠北,對清朝構成嚴重威脅。康熙皇帝不顧噶爾丹汗是自己的女婿,也不顧藍琪兒的感受,他親自統領大軍,浩浩蕩蕩開向草原,一徵噶爾丹的戰鬥打響了。1690年,噶爾丹汗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距離北京七百里的烏蘭布通。康熙皇帝令左路清軍福全全線出擊,對噶爾丹軍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噶爾丹汗死戰不退,他把上萬隻駱駝捆住四條腿,讓它們伏在地上,駝背上放上箱子,用濕氈毯裹著,擺成長長的“駝城”。噶爾丹軍以駝城為掩體射箭放槍,阻止清軍進攻。清軍集中火炮,對準駝城相對薄弱的一段集中攻擊,駝城被打開缺口,噶爾丹汗敗逃漠北。1694年,康熙約噶爾丹汗出來談判,噶爾丹汗不但拒絕,還悄悄地派人到漠南蒙古策反。噶爾丹汗揚言,沙俄將出鳥槍兵六萬幫他,他要和老岳父康熙一決高低。
  於是,二徵噶爾丹的序幕拉開了。1696年,康熙兵分三路。這時候,沙俄即將出兵幫助噶爾丹汗的傳聞傳到康熙營中,隨行的某大臣對沙俄的洋槍洋炮很是忌憚,他勸康熙班師回京。康熙嚴斥這位大臣,然後進兵克魯倫河。噶爾丹汗在山頭上一看,見到康熙皇帝龍旗招展,軍容整齊,他想避其鋒芒,尋找新的戰機。噶爾丹汗兵退往漠北的昭莫多。哪知路遇費揚古設伏,雙方短兵相接,在戰鬥的關鍵時刻,費揚古出了一支奇兵,偷襲了噶爾丹軍的輜重。噶爾丹汗糧草盡失,軍無鬥志,他僅帶了幾十名騎兵逃走。
  三徵噶爾丹就比較順利了。1698年,康熙率軍渡過黃河,殺向噶爾丹汗。墻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噶爾丹汗的侄兒從背後捅了他一刀,康熙的大軍一到,準噶爾汗國那些見風使舵的人紛紛投降。外有清軍,內有叛亂,噶爾丹汗走投無路,服毒自殺。
  按照喇嘛教教義,喇嘛教的信徒死後要天葬。天葬就是用氈子或布疋將屍體包裹起來,按照喇嘛指引的方向,用牛車拉著屍體在草原上奔跑,死者被牛車顛落的地方就被認定是墓地。但此時屍體不能埋,也不能動,要留給飛禽走獸啄食。飛禽走獸啄食得越快,逝者轉世就越快。當鳥獸把屍體的肉吃盡時,其家屬把死者的骨頭入土下葬。
  藍琪兒跟噶爾丹汗成親數載,兩個人的兒子都8歲了。藍琪兒帶著兒子,趕著車,一路奔跑。可是,噶爾丹汗的屍體在車上就是顛不下去。直到跑到希拉穆仁草原,噶爾丹汗的遺體才從車上掉下。幾天后,藍琪兒和兒子收起噶爾丹汗的屍骨,堆起一座高大的墳包。
  就在藍琪兒安葬噶爾丹汗時,呼和浩特席力圖召也在尋找轉世靈童。該召的五世活佛圓寂數載,廟裏的喇嘛一直在尋找五世活佛的轉世靈童。眾僧遇到了藍琪兒的兒子,認定他的前世就是五世活佛,於是,把他奉為席力圖召的六世活佛。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席力圖召六世活佛在希拉穆仁河畔興建了一座召廟。乾隆皇帝親筆賜名“普會寺”,並用滿、藏、蒙、漢四種文字鐫刻一塊匾額,高懸在普會寺大殿上。
  來到普會寺,你會發現,普會寺的大門與一個大墳遙遙相對。奇怪!這是什麼講究,居然讓廟門朝向墳墓?
  這個墳墓也不是一般人的墓,而是藍琪兒給噶爾丹汗下葬的大墳。這下你就明白了席力圖六世活佛為什麼要把普會寺的廟門朝向這座墳墓。
  在噶爾丹汗墳墓的附近還有兩座墓,當地人都説是噶爾丹汗的兩員大將,一個叫可付利,一個叫阿拉克。在康熙第三次征討噶爾丹汗時,藍琪兒衝向兩軍陣前,試圖以自己的生命阻止這場惡戰。可是,決戰的命令已下,兩軍對殺,頃刻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噶爾丹汗視死如歸,他的部將寧死不屈。在打掃戰場時,藍琪兒發現了身受重傷的可付利和阿拉克。藍琪兒想把兩個人抬回去,然而,兩條漢子不想拖累一個女子,尤其藍琪兒還是汗妃。當天晚上,他們寫下遺書雙雙自殺了。
  第二天,藍琪兒發現遺書,遺書上,兩個人請求藍琪兒把他們埋在噶爾丹汗身邊,生生世世保護噶爾丹汗。藍琪兒非常感動,就把可付利和阿拉克的屍骨埋在了噶爾丹汗的墳墓附近。
  其實,歷史上沒有藍琪兒這個人,噶爾丹汗到底埋在哪,也一直都沒有定論,這則故事不過是民間傳説。既然是民間傳説,我們就不必當真了。(文/胡刃)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