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契丹貴族的宮廷樂舞

2016-03-30 10:20:06 | 來源:內蒙線上 | 作者:莊璐菲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卓歇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契丹本民族樂舞活動。散樂所使用的樂器有 篥、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箏、方響、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 、拍板等。
契丹貴族的宮廷樂舞

  《卓歇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契丹本民族樂舞活動。但從伴奏樂器來看,箜篌已是中原廣泛流傳的樂器,這時為契丹所用,説明其深受漢族影響。
  契丹建國後,更積極吸收漢族樂舞文化。西元937元,契丹佔領燕雲十六州以後,大掠漢族樂工和樂曲,置入上京教坊。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攻入後晉都城開封,又將後晉宮女、宦、方伎、百工、太常樂譜、石經等運走。遼的宮廷樂舞便是在繼承漢民族的雅樂、燕樂、散樂等樂舞體系基礎上建立的。據《遼史樂志》:“遼國有樂,有雅樂,有大樂,有散樂,有鐃歌,橫吹樂。”
  國樂即契丹本民族的傳統音樂,又被稱為“番樂”是在正月朔日皇帝在宮廷宴飲時用的音樂。雅樂、大樂、散樂是宮廷中使用的典禮祭祀音樂,是從中原引進的“漢樂。”
  遼的宮廷雅樂取名《十二安樂》,取自後晉太常的樂譜,所使用的樂器大致與唐代相同。大樂也是由後晉傳入遼國的唐《燕樂》。“用之朝廷,別於雅樂者,謂之大樂。”燕樂屬於娛樂舞,用於朝廷各種正式禮儀活動,其中包括《景雲舞》、《慶雲樂舞》、《破陣樂舞》、《承天樂舞》等唐樂舞遺制。散樂是中原民間樂舞形式,遼的散樂也是由後晉傳入的,“晉天福三年(938年)遣劉以伶官來歸,遼有散樂,蓋由此矣。”散樂包括雜劇、歌唱、器樂合奏、獨奏及角百戲等項目,多用於皇帝生辰、冊立皇后及招待使臣等儀式上的娛樂活動。《遼史樂志》記載:“皇帝生辰樂次:酒一行,篥起,歌:酒二行,歌,手伎入;酒三行,琵琶獨彈:餅、茶、致語,食入,雜劇進;酒四行,(闕);酒五行,笙獨吹,鼓笛進;酒六行,箏獨彈,築球;酒七行,歌曲破,角 ”。散樂所使用的樂器有 篥、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箏、方響、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 、拍板等。
  遼的鼓吹樂和橫吹樂是我國北方民族中流行的音樂,為契丹族所繼承,用於儀禮中的軍樂。《遼史樂志》載,“武事皆北音,是為鼓吹、橫吹樂。”遼的鼓吹樂和橫吹樂隊各分前後二部,所用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和管樂器。鼓吹樂的樂器有鼓、金鉦、大鼓、長鳴、饒、鼓、管簫、笳、大角、羽葆等;橫吹樂的樂器有節鼓、 鼓、羽葆、小鼓、金鉦、中鳴、笛、篥、管、簫、笳等。鼓吹樂和橫吹樂兩種樂隊共用樂工1450人。但在對樂工人員使和的多少上,取決於官職的等第,“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損”。
  契丹貴族宮廷樂舞在遼人的墓葬壁畫中也多有所反映。在遼晚期墓葬壁畫中,一般多畫有奏樂圖。如內蒙古翁牛特旗解放營子契丹墓壁畫宴飲圖,樂隊由八人組成,一律漢服,頭戴幞頭,七人吹奏,一人起舞,樂器分別為篥、笙、橫笛、簫、腰鼓、大鼓、拍板。內蒙古庫倫旗6號遼墓壁畫繪有伎樂五人,兩側四人奏樂,中間一個起舞,樂器有琵琶、篥、橫笛等。遼寧法庫縣葉茂臺契丹婦女墓葬壁畫所畫樂隊由十二人組成,是一組完整的表演隊伍,前排第三人下有一舞蹈者,正隨節拍而起舞,樂隊前排五人,吹篥者二,吹笙一,擊腰鼓一,擊大鼓一;後排六人,打拍板者一,吹十二管排簫者一。宣化下八里遼韓師訓墓壁畫散樂圖,共九人,畫面左端一人身右側、雙手平抬,身略弓而立,此人以右為一舞者,正隨樂起舞,再右是由七人組成的樂隊,其中二人擊腰鼓,二人吹笙,另三人分另吹簫、笛和擊大鼓。遼墓壁畫所表現的舞樂形式和所持樂器,所繪均為散樂圖,為我們了解遼代音樂舞蹈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