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熱點新聞>

氈子文化節

2016-03-16 10:03:21 | 來源:蒙古文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氈子是遊牧民族生産和生活的必需品。搟氈這一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12年9月15日,阿拉善舉辦首屆氈子文化節,牧民向遊客展示了蒙古族搟氈技藝。首屆氈子文化節由額旗東風鎮額肯查幹嘎查牧民照日格圖組織承辦。
氈子文化節

(蒙古族傳統搟氈子方式)

    氈子是遊牧民族生産和生活的必需品。搟氈這一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2012年9月15日,阿拉善舉辦首屆氈子文化節,牧民向遊客展示了蒙古族搟氈技藝。首屆氈子文化節由額旗東風鎮額肯查幹嘎查牧民照日格圖組織承辦。從此,氈子文化節將被傳承和發揚光大。
  氈子文化節——節日介紹
  首屆氈子文化節由額旗東風鎮額肯查幹嘎查牧民照日格圖組織承辦。氈子是遊牧民族生産和生活的必需品。搟氈這一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氈子也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搟氈這一技藝也正面臨著消失。
  氈子文化節——歷史文化
  額濟納旗土爾扈特人搟氈用的是綿羊秋毛。搟氈時,人們坐在地上有節奏地抽打羊毛。彈毛結束後,先在駱駝皮上鋪好舊氈圍子,將彈好的羊毛絮鋪在上面。照日格圖告訴記者:“拉氈也叫抻氈子。過去抻氈用馬或駱駝拉,要有節奏地拉60圈以上,之後就要潑水,使其快速成氈,爾後在反向拉動同樣次數,如此反覆拉動多次,一塊毛氈就製作完成。”
  搟氈需彈毛、鋪毛、噴水、噴油、撒豆面、卷氈、捆氈連、洗氈、整形、曬氈等13道工序,缺一不可,每個細節只用簡單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搟氈過程中唱著搟氈曲,邊唱邊做,節奏協調,亦勞亦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