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郭雨橋:精通蒙古語的漢族學者

2016-02-15 10:48:08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蘇永生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他是漢族,卻精通蒙古語,致力於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成為自治區獲得“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的第一位漢族人。從作家、蒙古語翻譯家到蒙古族文化學者,郭雨橋在蒙古語言文字方面精深的造詣以及傑出的貢獻,使他成為獲得“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的第一位漢族人。

 

他是漢族,卻精通蒙古語,致力於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成為自治區獲得“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的第一位漢族人。

2014年2月的一天,自治區民委辦公室來了一位個子不高、戴著眼鏡的老人。拎在他手裏的兩個印有“獼猴桃”標誌的水果箱十分搶眼。

全國都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這人居然明目張膽地來政府部門送禮?當時正在現場的記者心懷疑問。

老人打開箱子,拿出厚厚的一本書稿和一厚沓照片。原來,他來自治區民委是向民族文化部門的人員介紹自己的書稿作品。

“這是我年前完成的《蒙古部族服飾圖典》第一卷的書稿和附圖,書稿27.6萬字,附圖1288幅,準備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我計劃在3年內完成全部5卷的寫作。”老人説。

“這個老人可不簡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蒙古民俗學者郭雨橋。他是漢族,卻致力於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十幾年來,他幾乎走遍了國內外的蒙古族聚居地區,用蒙古語進行採訪、翻譯,寫出了多部蒙古族民俗文化作品。”自治區民委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説。

“我從學習蒙古族語言愛上蒙古族文學,從蒙古族文學愛上了蒙古民族”

今年72歲的郭雨橋出生於烏蘭察布盟(今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筆架山下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四子王旗源遠流長的蒙古族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勞樸實的農村鄉風鑄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從初中開始,他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名作家,並積極向這個目標努力。1967年從內蒙古師範學院(今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他如願進入鄂爾多斯報社,成為一個文化人。

1965年,時任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提出漢族人要學習蒙古語。郭雨橋積極響應這一號召,他從蒙古語最初的7個元音字母學起,一學就是近50年。從完全不懂蒙古語,到能説出簡單的日常用語,再到讀懂翻譯成蒙古文的毛澤東著作“老三篇”。蒙古語的熟練使用,為他在牧區採訪、采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用郭雨橋自己的話説:“我當初學習蒙古語的目的,本來是想實現自己的文學夢,從草原擷取一點花絮來點綴自己的文章,沒想到語言這種奇妙的東西竟有一股符咒般的魔力,一念起來就改變了我的感情和志向,使我從學習蒙古族語言愛上蒙古族文學,從蒙古族文學愛上了蒙古民族。”

在鄂爾多斯報社工作期間,郭雨橋到牧區下鄉是出了名的。不管地方偏遠還是艱苦,他説走就走,下去一待就是一個月,住牧民的崩崩房,蓋牧民的羊皮被,吃牧民做的粗糲難咽的炒玉米。他一兩個小時就能和陌生的牧民打得火熱,被牧民視為知己。為了解鄂爾多斯牧民的過年習俗,郭雨橋在牧民家裏從臘月二十三住到正月初七。臨走時,這家牧民送出40多裏,連牧民家的狗也跟在他身邊寸步不離。

長期在牧區走動,郭雨橋對蒙古族的習性愛好和行為舉止非常熟悉,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被潛移默化,把草原當成了安頓身體和靈魂的最佳去處。郭雨橋用一首小詩寫出了自己在牧區採訪的感受:“兩肩日月冬和春,一筆蒙漢詩與文,出門似去度假地,上車如往外婆門,為拍岩羊三上山,欲去冬窩五離村,不問酒肉不問路,進家都是蒙古人。”

得益於蒙古語的學習和使用,郭雨橋從1974年開始進行蒙古語翻譯工作,3年後開始與同事一起帶著錄音設備下鄉收集民歌,幾乎走遍了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的牧區,先後收集整理《鄂爾多斯民歌》蒙漢詞曲4本,寫出了民俗文學作品《鄂爾多斯故事》《鄂爾多斯婚禮》等。

《鄂爾多斯民歌》蒙漢詞曲是粉碎“四人幫”後自治區第一批出版的民間文學作品集,在自治區産生了很大反響。1980年,郭雨橋被自治區文化廳借調從事蒙古族民歌翻譯工作。1985年,他從鄂爾多斯報社調到內蒙古民間文學研究會,後調入自治區作家協會,開始參與和主持中國民間文學三套整合和其他一些國家項目,業務也開始走向成熟。他的代表性譯作包括《中國民間歌曲整合·內蒙古卷》《中國歌謠整合·內蒙古卷》,散文創作《森吉德瑪與野情瑤》先後結集出版。

從作家、蒙古語翻譯家到蒙古族文化學者,郭雨橋在蒙古語言文字方面精深的造詣以及傑出的貢獻,使他成為獲得“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的第一位漢族人。

1  2  3  4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