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胞弟——“射神”拙赤·合撒兒
拙赤·合撒兒又稱拙赤·哈薩爾,“合撒兒”蒙古語意為一種“猛犬”。他生於1164年,比成吉思汗小兩歲。合撒兒從小食量過人,長得魁偉強壯,力大善射,被稱為“射神”。
他從小跟隨成吉思汗度過苦難歲月,又一同征戰草原完成統一蒙古高原諸部族大業,建立了豐功偉績。
合撒兒與呼倫貝爾關係密切,大蒙古國建立後,呼倫貝爾草原大部分地區是他的封地。合撒兒利用呼倫貝爾草原豐饒的資源,為成吉思汗滅金、征西夏和攻南宋以及遠征歐洲諸國提供了一批又一批膘肥體壯的戰馬和無數英勇的騎士,呼倫貝爾草原成為成吉思汗穩固的大後方和戰馬、騎士的策源地。這個時期,是呼倫貝爾草原歷史上政治最為穩定、經濟最為發展的國泰民安階段。
合撒兒以其敦厚忠誠、謙恭無私、胸懷寬廣、善解人意、英勇頑強而聞名于蒙古高原,在蒙古史上,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英雄。據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老牧民傳説,1214年,合撒兒隨成吉思汗遠征金國得勝回到蒙古高原,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今額爾古納河流域至呼倫湖以東地區,再未出征,1227年逝世。
2009年,在呼倫貝爾市首府海拉爾區的伊敏河上,建成了雄偉壯觀的呼倫貝爾地標性橋梁景觀建築——雙索面獨塔斜拉橋,為紀念這位蒙古史上的“神射英雄”,命名此橋為“哈薩爾大橋”。
史學家包·賽吉拉伕對合撒兒的評價是:合撒兒是具有健壯的體魄,力大無比,射箭至聖,精通軍事,言論流暢,忠誠于汗國,能夠顧全大局,勇敢並能夠學會文化,期望同最有力者結交,傳奇色彩濃厚,英姿颯爽,具有啟蒙思想的傑出人物,為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統一與鞏固及中國大統一打下基礎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成吉思汗岳父——賢者德·薛禪
成吉思汗的岳父德·薛禪是翁吉剌部孛思忽兒氏族的貴族,駐牧在額爾古納河和海拉爾河之間。德·薛禪蒙古語意為“賢者”。他為人寬厚,仁慈善良。翁吉剌部一向不與其他部落爭奪牧場和牲畜,不進行戰爭。因為這個部落的女人都特別美貌,出落的如出水芙蓉,故被稱為“出美女的部落”。加之當時草原上實行族外婚制,所以四面八方的男人都來翁吉剌部索女定親娶妻。
1170年,成吉思汗9歲時,在父親也速該巴特爾的帶領下,到呼倫貝爾的翁吉剌部索女定親。德·薛禪將女兒孛兒帖許配給成吉思汗,並留他在家中住了下來,也速該巴特爾返鄉途中遇塔塔爾人毒害後,成吉思汗被接回家。
1178年,17歲的成吉思汗來到呼倫貝爾的翁吉剌部與孛兒帖成婚,德·薛禪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並與妻子親自送他們返回克魯倫河中游一帶的營地。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的戰爭中,德·薛禪大力支援成吉思汗,並在翁吉剌部諸分部中最先歸附了他,壯大了成吉思汗的力量。1206年,蒙古建國後,成吉思汗將全體翁吉剌部人分成四千戶,歸德·薛禪家族統治,封德·薛禪之子按陳、孫赤古等為千戶長。翁吉剌部緊隨成吉思汗頻繁出征,參加了征伐金、西夏等歷次戰爭,並逐步擴充為萬戶。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新得自金朝的漠南地區,將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西北、東北地區賜給德·薛禪子女,從此,翁吉剌部從呼倫貝爾遷到了漠南。
元太宗九年(1237),窩闊臺有旨:“翁吉剌氏生女世以為後,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絕”。此後,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爾、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巴達、泰定帝也孫鐵木爾、文宗圖帖睦爾等帝王的皇后和后妃皆為翁吉剌部女子。而翁吉剌部的子孫則皆娶成吉思汗皇族的公主為妻,共有十幾位公主嫁給了翁吉剌部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