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頭圖>

成吉思汗與呼倫貝爾的歷史淵源(組圖)

2015-06-18 12:26: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王金梅 | 責任編輯:王金梅
摘要:成吉思汗是震撼世界的歷史名人,這位蒙古族巨人已經超越歷史時空,衝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成為世界性熱門話題。在我國,與成吉思汗之名相關的建築、著作、影視作品、雕塑等層出不窮,不計其數。在呼倫貝爾,就有成吉思汗廣場、成吉思汗文化旅遊節、成吉思汗論壇等。作為呼倫貝爾出現的成吉思汗現象,是因為成吉思汗與呼倫貝爾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和千絲萬縷的聯繫。

成吉思汗的遠祖是呼倫貝爾的居民

據中外史籍《蒙古秘史》《史籍》《多桑蒙古史》《黃金史綱》《舊唐書》記載,呼倫貝爾是蒙古族的發源地。成吉思汗一族的蒙古人的遠祖乞顏及其他蒙古人的遠祖捏古思,在遠古時代就已遷到今呼倫貝爾的額爾古納河南岸的森林中居住,以狩獵為生。成吉思汗的先祖在呼倫貝爾度過漫長的歲月,呼倫貝爾豐饒的動植物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他們得以不斷發展壯大,人丁猛增。他們需要一個比狩獵經濟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大約在八世紀中葉,為了適應由狩獵經濟轉向畜牧業經濟的需要,成吉思汗的祖先乞顏·孛兒只斤氏族的首領孛兒帖赤那便帶著自己的部落南遷到以騰汲思海(呼倫湖)為中心的呼倫貝爾草原,在這裡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又繼續西遷,進入了蒙古高原的斡難河、土拉河、克魯倫河發源地肯特山區,同生活在那裏的突厥語族的各部落不斷融合,加速了那裏的蒙古化過程,為後來成吉思汗的興起和統一蒙古草原奠定了重要基礎。

蒙兀室韋部在肯特山區經過300餘年與當地居民的融合,完成了由狩獵業轉向畜牧業的歷史進程。

西元12~13世紀,蒙古草原處在宋、遼、金、西夏和維吾爾及中亞細亞封建國家的包圍之中,開始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蒙古草原上的眾多部落,基本分為兩群,即草原遊牧部落和森林狩獵部落。遊牧部落分佈在蒙古草原從事遊牧,兼事狩獵;狩獵部落分佈在貝加爾湖一帶山林地區,史籍稱之為“林木中百姓”,主要從事狩獵生産,兼事畜牧。

當時,蒙古草原上各集團和部落之間常互相攻擊,進行復仇和掠奪戰爭。當時,統治華北和東北地區的金國,先是對蒙古地區採取分化瓦解挑撥離間的政策,使之互相殘殺,坐收漁利。後來當蒙古諸部落逐漸強大起來,至金世宗時,便採取了一種滅絕人種的政策,謂之“滅丁”。每三年進行一次專門剿殺超過車輪高的男人,擄走婦女和兒童,轉賣為奴隸。並經常放火燒荒,破壞草場,蒙古草原處於一片戰火之中。當時,呼倫貝爾各部落受“滅丁”之難最為深重,金國多次派大軍到呼倫湖和伊敏河等地進行剿殺。蒙古草原上的牧人們渴望和平與安定,期望産生一個中心力量來領導蒙古草原走向統一。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偉大的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當時蒙古草原的時勢創造了一個偉大的人物—成吉思汗,由他挑起了領導草原諸部實現安定與和平的重擔,開創了一帶天驕統一蒙古草原的偉大事業。

歷史將成吉思汗推上了時代的舞臺,他承擔了這個歷史重任。在度過了少年時代被追殺、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後,他的部族不斷成長壯大起來,成為蒙古草原上一大重要的政治力量,他和他的部落以金戈鐵馬、戰火硝煙的形式,不斷進行統一蒙古草原的戰爭。

在這些戰爭中,1200年,貝爾湖畔的塔塔爾等五部激戰、1201年的特尼河大戰、1202年的闊亦田大戰、1202年滅塔塔爾之戰等。1202年,鐵木真佔領呼倫貝爾草原後,便把這裡作為他的武庫、糧倉、練兵場。每當年歲荒歉或軍事不利,他便率部來呼倫貝爾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以圖再戰。使之成為其後鐵木真同克烈部、乃蠻部作戰的後方基地。幾次重要的戰役都是在呼倫貝爾境內進行的,這在《蒙古秘史》《史籍》《元史》等中外史籍中都有記載。當他在1203年合蘭真沙陀之戰被克烈部王汗戰敗僅剩19人時退回呼倫貝爾,在貝爾湖、呼倫湖畔修養士馬,養精蓄銳。後來又在新左旗的罕達蓋地區整軍建制、增強了戰鬥力,1203年從呼倫湖畔出兵滅了克烈部王汗,1204年又在呼倫湖畔祭旗出征,消滅了最後的政敵乃蠻部。

 

1  2  3  4  5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