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交易四週年。
四年間,科創板從零開始,截至7月20日,已有上市公司546家,總市值6.47萬億元,累計募資規模約8600億元。
四年間,科創板從註冊制試驗田,成為這一資本市場改革的範本,如此註冊制已推廣至創業板、北交所和滬深主機板。
四年間,科創板對“硬科技”企業的吸引力持續增強,“硬科技”烙印更深更亮。自設立之初,即明確了重點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與生物醫藥等六大高新技術産業與重點新興産業,到如今,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半導體企業數量佔比最高,達到16%;醫療企業位居次席,佔比為9%;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和軟體開發企業數量也居於前列。
在當前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的環境下,科創板不僅是資本市場上全面註冊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更擔負著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使命。
6月8日,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理事長邱勇就曾表示,科創板已成為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
長江證券分析師包承超也認為,立足於服務“硬科技”企業定位,科創板如今已經匯集一批中國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新興産業研發的中堅力量,為國內科技研發打下堅實基礎。展望未來,供應鏈安全風險已經成為我國重要戰略性目標,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科創板或將承載打破技術壁壘的歷史使命。
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
2018年11月,科創板宣佈設立。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四年來,科創板累計進行546起IPO,募資規模累計約86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近年來,科創板募資規模佔A股募資總規模的比重穩定在40%左右。2019年至2022年,這一數字分別錄得33%、46%、37%和43%。2023年以來,科創板累計募資突破千億元關口,佔比約為40%。
據上交所公佈的數據,2022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21萬億元,凈利潤1135.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和6%;全年合計研發投入金額1284.68億元,同比增長28%,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的平均水準為16%,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過硬的企業質地與良好的市場生態令科創板上市公司受到市場追捧。截至7月20日,科創板平均市盈率為38.18倍,不僅遠高於滬深主機板11.52倍和19.83倍的水準,也略高於創業板35.8倍的水準。
一位市場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從推動資金、人才等資源向科創領域集聚發揮的作用看,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無疑是近年來支援科技創新最重要、最有效的政策舉措,較好地發揮了撬動國家及社會資本、吸引優秀創業創新人才、促進科技産業資本良性迴圈的作用。
數據顯示,2022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生物醫藥、積體電路等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前,近70家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30%,超50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
2022年,科創板公司新增智慧財産權超4.3萬項,同比增長25%。目前,平均每家科創板公司擁有發明專利達152項,90家次公司牽頭或參與項目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等重大獎項。
前述市場人士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上市意味著企業能夠更加順暢的獲得直接融資,更加有效地通過股權激勵吸引人才,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社會信譽,進一步集聚各類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産業帶動力。
另一方面,優質的上市公司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標的。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重倉股對科創板標的配置比例快速提升,當前已接近10%。
截至2023年6月底,科創板主題基金産品共67隻、合計規模1486億,其中ETF産品24隻、合計規模1162億,是科創板主題基金的核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減倉創業板、加倉科創板,創業板配置比例從21.71%降至20.57%,科創板從8.00%升至9.20%。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李帥日前在中期策略會上表示,看好下半年科創板的投資機會。李帥指出,科創板投資符合時代背景。科創板中的7大行業均符合製造強國、科技興國、碳中和的時代背景。再者,大安全是不可逆的主線,而科創板目前最大權重的板塊是半導體,這與目前的大安全主題密不可分。最後,看好中小市值風格。科創板中很多股票都是中小市值股票。
科創企業攻堅國之重器
堅守“硬科技”定位,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是科創板的初心和使命。在保持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科創板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實力,科創屬性愈發凸顯,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穩定産業鏈供應鏈、推動進口替代方面作出多項積極貢獻。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3年6月出席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時表示,要更加精準高效支援科技創新,助力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資本市場具有獨特的風險共擔、利益共用機制,更加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迭代快、風險高、輕資産”等特徵,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賦能科技成果轉化,在完善公司治理、激發企業家精神、暢通“科技-産業-金融”良性迴圈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與預期相一致,科創板行業分佈集中于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科創板積體電路領域上市101家,佔同類A股公司的半壁江山,涵蓋上游設計、中游代工、下游封裝測試以及設備、材料等全産業鏈,聚集了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硅片龍頭滬硅産業、國産CPU龍頭龍芯中科等多家骨幹企業;生物醫藥領域上市111家,成為美國、中國香港之外全球主要上市地。此外,光伏、動力電池等新能源領域,碳纖維、超導材料等新材料領域,以及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設備等高端裝備領域,也集聚了一批特色企業,科創板服務國之重器的示範引領效應和規模效應日益顯現。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表示,鍛長板和補短板是中國現代化工業體系轉型、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
所謂鍛長板,即鍛造國內製造業的優勢領域,進一步走出去、佔據全球産業鏈的制高點。所謂補短板,即在卡脖子等落後環節的追趕、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也是去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大安全方面的重要底層基礎。這可能是未來幾年在高品質發展中,我國必須要突破的地方,而這一過程中,科創板可能會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科創板開市四週年來,不僅在持續完善審核註冊制度機制,提升發行審核質效,推動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更聚焦戰略新興産業,培育現代化産業體系,圍繞“卡脖子”領域重點産業鏈,科創板發揮板塊示範效應和集聚效應,推動構建以行業龍頭為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的矩陣式産業集群。
下一步怎麼利用科創板支援科技創新,構建科技創新良好生態?
邱勇在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一是提升科技創新綜合服務、精準服務能力。總結為“一大、二硬、三多、四精”,支援大盤藍籌、硬科技企業、多品種服務、精準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
邱勇指出,下一步,在發揮綜合服務體系方面,要突出科創板硬科技特色,嚴把上市入口關,凸顯仲介機構看門人職責,持續打造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
另一方面,邱勇透露會支援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強化市場約束和法治約束,提高投融資便利性,優化市場資源配置。以全面註冊制為牽引,優化股權激勵資訊披露等制度,提升再融資和並購重組效率,支援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原創引領技術的企業上市發展,助力戰略新興産業集聚集群發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此外,邱勇進一步表示,將增強服務科技創新活力。堅持“三開門”,開門辦審核、開門辦服務、開門辦監管,推動産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發展,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産業強、經濟強的通道,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