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間,深交所消息稱,7月27日至7月31日,該所共對81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並對連續多日漲幅異常的光啟技術、英特集團持續進行重點監控。
隨後,媒體報道稱,“連板牛股被交易所重點監控,投資者需注意光啟技術、英特集團風險”。7月份,光啟技術累計漲幅高達172%,並在月末最後5個交易日連板;英特集團累計漲幅高達83%,並在月末最後6個交易日連板。
持有英特集團的股民李先生(化名)告訴記者,其持有英特集團至少兩年時間,正“信心滿滿”等待解套,看到深交所“重點監控”的新聞,輾轉難眠。
李先生説,其投資偏好基本是小市值股票,在2015年上波行情結束之前,“小市值股票是不套人的”,有些獲利。
2015年下殺過程中,李先生受損慘重,但損失更慘的是2018年,機構抱團核心資産,李先生持有的小市值股票基本上跌去60%-70%,目前多數仍處於腰斬狀態,更有兩隻股票已經被*ST,虧損超過90%。由於有些小市值股票業績下滑,李先生已經“割肉”,並自稱“很煎熬,畢竟是辛苦賺的錢,不是風刮的”。
對於買入英特集團的動機,李先生説是因為當初看醫藥股裏市盈率低的,“也就是因為市盈率低才沒割肉”。記者查詢交易軟體發現,截至7月末,醫藥股動態市盈率最高的是隴神戎發,市盈率為2611倍;排名第二的是薩普愛思,動態市盈率為1700倍;第三是海利生物,動態市盈率為1303倍。英特集團6連板後,動態市盈率為42.5倍。
李先生稱,英特集團在這波疫情來臨以後股價也沒上漲,2月3日跟隨大盤下跌更是直接跌停,幾乎讓李先生懷疑它是“偽醫藥股”;年內漲幅在醫藥股並不突出。即便6連板後,英特集團股價也只有其2015年高點的一半。
記者計算,以去年末英特集團收盤價12.17元計算,年內漲幅為86.28%。
據媒體報道,年內醫藥股漲幅第一的(不含新股)為英科醫療;漲幅為936.6%;醫藥股新股裏漲幅第一的是萬泰生物,7月31日盤中創267.41元新高,較發行價8.75元上漲2956.11%。
李先生回憶稱,其持有英特集團最煎熬的是2018年5月29日至7月11日,短短40天英特集團股價從最高27.45元跌到最低11.90元,跌幅56.65%,期間“有4個連續跌停,4個跌停的時候交易所要是能重點監控就好了。”
記者在股吧發現,也存在和李先生持同樣觀點的評論,“我就不明白了,股價從……元上升到……元要監控,而股價從……元下跌到……元為什麼不重點監控?”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