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也並未體現出要大幅減值的跡象,而到了年底,卻突然披露減值56億元,如此巨大變化實在有些突兀。
2019年12月30日,A股上有3家上市公司公佈了資産減值的計劃,其中,數額最大的是生産液晶屏的華東科技。
據公司公告稱,其“擬對子公司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公司計提資産減值56.56億元(下稱‘中電熊貓’),預計減少公司2019年利潤總額56.56億元,歸母凈利潤32.6億元”。要知道的是,截至2020年1月9日,華東科技的總市值才約為95億元左右,光是此次減值,就減掉了其市值的一半多。
減值公告一齣,就引起市場和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子公司中電熊貓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此時突然大幅減值?華東科技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是否有借此業績“大洗澡”之嫌?
關於計提資産減值的原因,華東科技解釋稱,“2019年度液晶面板行業出現産需不平衡,部分産品售價最大跌幅達30%;此外,由於面板市場供給過剩等原因,預計液晶面板價格短期內難以大幅回升”。不過,《紅週刊》記者翻閱華東科技及此次減值對象中電熊貓近幾年的業績,發現其經營早在2019年之前就出現問題,並不是突發跡象。
財報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華東科技扣非歸母凈利潤已開始虧損。或為挽救自己長期經營不善的局面,華東科技于2015年開始投身面板行業,而此次的業務轉型與本次資産減值的主角中電熊貓有很大關係。
中電熊貓作為華東科技的子公司(華東科技佔股57%),經過3年的建設,2015年開始投産,總投資額高達289億元。隨著其投産,中電熊貓很快就變成了華東科技營收增長的主力,在2016年中,華東科技總營收為15.76億元,而中電熊貓則佔了7.4億元。截至2018年,中電熊貓的貢獻已佔到78.9%。
然而,即使如此,中電熊貓並沒有成功挽救華東科技的業績,反而逐漸變成了華東科技新的拖累。在其投産後沒幾年,受全球面板市場價格下跌的影響,開始出現虧損。財報顯示,投産後第二年(2016年)是中電熊貓凈利潤最高的一年,達2.61億元,而此後便一路下滑,至2018年時,已出現鉅額虧損。據當年年報,中電熊貓營收近50億元,凈利潤虧損高達約15億元。進入2019年,這一虧損局面並沒有改變,面板價格進一步下跌,這讓中電熊貓虧損金額越來越多,上半年凈利潤虧損高達15.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中電熊貓最初虧損時,華東科技也曾收到較多的政府補貼,累計金額高達11.08億元。不過到了2019年,政府補貼金額突然大幅削減,全年僅在2月底獲得一筆303萬元進口貼息補助。
從以上業績可看出,自2018年起,中電熊貓已經出現大幅虧損,但當年華東科技的資産減值金額才僅為3.24億元,且大部分為存貨跌價損失。即使到了2019年前三季度也並未體現出要大幅減值的跡象,然而到了2019年底,突然披露減值56億元,如此巨大變化實在有些突兀,如果要減值更應該從業績大幅虧損的2018年就應開始,而不是2019年突然發生。
細看華東科技2019年12月30日發佈的減值公告,其所披露的減值具體構成也有多處令人費解。據減值公告,本次資産減值的範圍為平板顯示8.5代TFT-LCD生産線項目所對應的資産,其中佔比最大的是固定資産中的設備,金額達到48.8億元,此外,房屋建築物、無形資産(標注為其他,具體項目未知)分別減值都超過3億元。
要知道,中電熊貓項目自2012年啟動,2015年才開始投産,至2016年11月總體設計才完成。據其2019年半年報披露,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為8~17年,但目前據2016年11月僅過去3年,按理來説,無論是生産設備還是房屋建築物等都應比較新。此外,《紅週刊》記者翻閱2019年半年報固定資産項目,查看到機器設備上半年並沒增加減值金額,且期初金額也僅1205萬元,然而到年底,設備減值金額就增至48.8億元,很顯然是讓人很難理解的。
除此之外,華東科技在減值公告中還提到,此次減值的是8.5代TFT-LCD生産線項目,但《紅週刊》記者通過百度查看到,在2019年8月,中國第一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産線才剛剛點火建成,而此時華東科技卻將其8.5代TFT-LCD生産線大量減值了,那麼,如此情況就需要公司披露更多資訊解釋減值的這條生産線具體産品是什麼,為何玻璃基板的生産必要性這麼強,而華東科技的産品就不再需要了呢?
整個中電熊貓投資高達289億元,自2015年投産開始至2019年上半年,中電熊貓給華東科技帶來的營收總共為131億元,凈利潤虧損約26億元,也就是説,投入了這麼多錢並沒有給其自身帶來什麼好處。
問題在於,沒生産幾年就減值56億元,佔投資總額的20%左右,如此情況是否為一個巨大的浪費呢?這又是否意味著在當初建設中電熊貓時,生産設備等項目並不值這麼多錢,投資金額虛高,名不副實,正好借此機會一番“大洗澡”而消除隱患呢?
(責任編輯:趙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