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首富張嚴德想要金蟬脫殼並不容易。
張嚴德起家于甘肅武威,從初期經營百貨、五金交電到涉足玉米澱粉、包裝材料、飼料等,構建了聞名的榮華係。2001年,榮華實業(600311.SH)蹊蹺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至此,張嚴德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了19年。
然而,僅僅從榮華實業公佈的財務數據看,上市以來,公司一直是疲態盡顯,毫無業績可言。
奇葩的是,近15年來,榮華實業一直遊走在虧損與微利之間,保殼之戰持續長達15年。如今,公司面臨的退市危機加劇。
去年,榮華實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只有0.82億元,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則虧損1.019億元。今年前三個月,營業收入只有851.81萬元,凈利潤延續虧損,為-1051.94萬元。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目前,榮華實業營業收入全部來自浙商礦業的黃金開採與銷售業務,後者資源儲量和黃金産量較低,幾乎已經被挖空。
或為了保殼,榮華實業宣告每年出資2400萬元租賃大股東榮華工貿閒置資産,開展焦炭加工經營業務。這項業務會是公司保殼成功的希望所在嗎?
備受關注的是,張嚴德債務纍纍,其控制的上述資金就是因為沒有流動資金而停産。截至目前,張嚴德通過榮華工貿所持榮華實業股權全部被法院輪候凍結,通過武威塑膠所持股權全被質押。
去年,張嚴德曾籌劃以14億元價格讓出控制權,無奈因部分資産有瑕疵未果。
此情此景,榮華實業難道要一直保殼下去嗎?
2400萬的左右逢源生意
經營舉步維艱的榮華實業似乎在嘗試著尋機破局,而其進行的似乎是一筆左右逢源的生意。
5月29日,榮華實業發了一則關聯交易公告,即公司將以2400萬元的價格租賃大股東榮華工貿資産開展焦炭加工業務,以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
榮華工貿持有榮華實業16.37%股權,榮華實業實際控制人張嚴德也是榮華工貿實際控制人及法人代表。
公告顯示,此次擬租賃的資産是年産150萬噸搗固焦生産線,于2014年12月31日建成投産。標的資産賬面原值10.67億元,已計提折舊2.23億元,截至今年4月30日,標的賬面凈值8.43億元。去年3月,因榮華工貿流動資金不足,無奈停産,至今處於閒置狀態。這也意味著,公司擬租賃的資産屬於公司實控人張嚴德無力經營的資産。
對於此次租賃資産行為,榮華實業作出了説明,目前,公司營業收入全部來自浙商礦業的黃金開採與銷售業務。由於浙商礦業資源儲量和黃金産量較低,産品結構單一,近幾年主營業務持續虧損,給公司經營帶來較大壓力和風險。
在榮華實業看來,標的資産已經完成項目生産經營的全部行政審批手續,租賃下來即可開展焦炭加工業務。公司現有較充足貨幣資金,一直無穩定可靠的投資渠道,資金使用效率較低。本次關聯交易後,公司積極涉足焦炭行業,拓展業務範圍,有利於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
不過,公司也坦承,焦炭行業受宏觀政策和行業週期影響較大,未來經營存在不確定性。
榮華實業利用閒置資金租賃資産開展新的業務,表面上看,對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除了可以提高公司資金利用率外,還可以為公司業務轉型做一次嘗試,畢竟,此次租賃期限暫定為一年,如果未達預期,可以立即停止,如果成效不錯,就可作為公司轉型方向。還有一個好處是,即將開展的業務只是租賃資産開展,公司無需進行固定資産等投入,只需購買原材料就可開展業務,成本較低。
不過,進軍焦炭業務領域風險較大,目前,似乎並不是一個好時機。去年,西山煤電、國際實業等焦炭業務毛利率均不到10%,美錦能源等龍頭企業則開啟轉型之旅,安泰集團仍然處於ST狀態。
當然,這筆交易對於張嚴德而言無疑是天上掉餡餅。閒置資産需要維護,費用需要攤銷,租給榮華實業後,這些都由榮華實業承擔。更為主要的是,還可以收到2400萬元租金,維護客戶關係,閒置資産一下子就盤活了。
保殼15年堪稱不死鳥
上市19年,長達15年奮戰在保殼一線,榮華實業堪稱創造了傳奇。
榮華實業是由甘肅武威澱粉廠作為主發起人,聯合甘肅武威榮華工貿總公司、武威塑膠農膜廠、甘肅宜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甘肅武威飴糖廠共同發起設立,于1998年11月12日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26日實現在A股主機板掛牌交易。
榮華實業成功上市,實控人張嚴德財富暴增,並因此一舉成為甘肅武威首富。
公開資料稱,張嚴德創業始於1990年,以經營百貨、針織、五金交電等經銷業務開始,公司名稱為武威榮華經銷公司,性質為集體所有制。1992年,榮華經銷更名為榮華工貿,轉型為生産型企業,開始涉足澱粉、包裝材料、飼料等業務。此後10多年裏,張嚴德設立了數十家公司,形成一個十分龐雜的榮華係。
未經榮華實業證實的消息是,榮華實業上市頗為蹊蹺。1994年,張嚴德依靠貸款籌建武威澱粉廠,直到1998年,生産還沒有達産、達標,導致生産經營困難,無法償還4億元貸款。為此,張嚴德從股份制改造中找到了破局機會,拋出上市融資方案,吸引銀行再為其貸款3億元助其上市。
根據此前上海證券報報道,就在這一關鍵時節,當地政府違規發行地方經濟建設債券陸續到期,本息合計1.8億元,無力兌付。於是,政府玩了一把“借雞下蛋”的無本買賣,榮華工貿以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1.8億元替政府償付了債券(本息合計2.25億元),2003年,政府將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權作價2.29億元,衝抵了所欠榮華工貿的債務,榮華實業控股權隨即轉至榮華工貿名下。
在這期間,武威澱粉廠被包裝成國有企業上市,榮華工貿用銀行貸款幫政府買單,換來旗下劣質資産上市,融得6.6億元資金。
上市之後,榮華實業的經營業績絲毫沒有改觀。2001年,也就是上市首年,榮華實業營業收入4.80億元,緊接著是連續6年下降,到2007年,營業收入只有1.27億元。同樣,2001年,公司凈利潤還有0.65億元,歷經4年下降,至2005年,凈利潤只有900萬元,2006年,凈利潤大降2109.14%,為虧損1.73億元。
2010年10月,榮華實業將原有玉米澱粉相關的全部資産剝離給其大股東榮華工貿,全面轉型黃金的開採、選冶、加工與銷售。遺憾的是,轉型之後,榮華實業的經營業績依然難看,不是虧損就是微利。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為-2.27億元。
總體而言,從2005年至今,榮華實業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不是微利就是虧損,長達15年間,一直為在保殼掙扎。
或靠出讓控股權脫身
多年的殼股生涯難以為繼,債務纍纍的張嚴德或要靠讓渡控股權才能安全脫身。
縱覽榮華實業多年來的經營狀況,不談盈利能力,僅僅是營業收入,一直是長期低迷。今年前三個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只有不足千萬元,同比下降63.48%。公司的營業收入全部依賴浙商礦業,而浙商礦業資源儲備及黃金較低,導致公司面臨嚴重的持續經營能力。
令人好奇的是,榮華實業已經喪失持續經營能力,作為實控人張嚴德,為何不採取資産並購、賣殼等資本運作手段,來拯救上市公司。
對此,一名投行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張嚴德旗下資産不少,可能其本人也想將這些資産注入上市收購,無奈的是,可能這些資産盈利能力較弱,運作起來很困難。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張嚴德自身債務沉重,無力盤活旗下資産,進而導致旗下資産變為劣質資産。
誠如所言,上述榮華實業租賃榮華工貿生産線,就是因其流動資金不足導致資産閒置。
目前,從公開資訊中無法獲取張嚴德債務狀況,但是,從其所股權被質押凍結來看,可以管窺其資金之渴。
榮華實業公告顯示,早在2006年3月,張嚴德通過武威塑膠持有榮華實業的股權中,就有4290萬股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直到2007年8月才解除。
去年4月,張嚴德通過榮華工貿持有榮華實業的16.37%股權被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為三年。去年6月,這些股權又被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輪候凍結。
張嚴德主要是通過榮華工貿及武威塑膠對榮華實業進行控股,分別持股16.37%、0.38%。截至目前,除了榮華工貿所持股權被輪候凍結外,武威塑膠所持股權全部處於質押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張嚴德旗下産業曾頻頻爆發環境污染等問題,曾被監管處罰。
上述投行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目前來看,緩解榮華實業及張嚴德危機的主要途徑,或是靠出讓控股權。
不過,2017年11月,張嚴德曾計劃將榮華工貿所持榮華實業股權全部作價14億元轉讓給人和投資,結果在去年宣告終止,理由是浙商礦業房屋建築物的賬面價值為8872.73萬元,未辦妥産權證書,成為攔路虎。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