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疫情爆發,給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對於保險業務來説,不同的業務將會受到不同的影響。例如,車險、貨物運輸險將受到一定的抑制;健康險則有望逆勢增長;營業/生産中斷保險等將得到催生;融資類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會出現波動。
抑制:車險、貨物運輸險
疫情對財險業務短期有著不小的影響,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佈《保險行業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財險業務將在短期內遭受較大的衝擊,財産險中的車險受到新車銷量、展業經營方面的限制,保費收入增長承受一定壓力。航意險、交通意外險等消費因出行或旅遊計劃的大幅下滑也將會出現下降。
據中國銀保信數據顯示, 2020年1月23日-2月17日,全國車險累計投保查詢量2.25億次,同比下降約3.6%;累計簽單量1300萬筆,同比下降34%。
同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表示,疫情的爆發會對正常的物流運輸産生衝擊,進而影響到貨物運輸保險的展業;企業開工推遲進一步影響我國出口貿易,從而影響運輸險保費規模。
另外,報告數據顯示,從整個行業來看,行業前十的財險公司,除一家機構 2月中上旬保費收入正增長外,其餘業務規模同比均大幅萎縮。然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財險業有望迎來需求拐點。
報告通過復盤非典疫情結束之後的行業表現,注意到當時的財險業迎來了一波保費高峰,環比增速為 57.77%。 認為,從長期發展規律來看,中短期保險銷售具有逆週期性、利率的下降、信用風險的提高,將提升保險産品相對競爭力。
催生:健康險、營業/生産中斷保險
報告顯示,回顧歷史數據,2003年“非典”疫情推動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險業保費收入快速增長,5至8月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間,健康險單月保費同比增速高達309%、265%、158%、131%,疫情穩定後逐步恢復正常增速水準。
結合此次疫情來看,疫情期間全社會範圍內的風險保障意識再度提升,疫情結束民眾的正常消費逐步恢復後,保險需求有望迎來 前期抑制後的再度迅速增長。疫情爆發後,消費者保險意識空前提升,健康險需求受到刺激,線上業務逆勢增長。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表示,疫情發展、企業復工潛在的風險等因素將催生營業/生産中斷保險相關需求。
麥肯錫諮詢公司報告顯示,在企業相關保險方面,疫情的影響會進一步觸發政府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公共責任險)、企財險(中小企業營業中斷損失保險和取消保險)和責任險(僱主責任險)方面的需求。
波動:融資類信保業務
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全國進入全民防疫狀態,出行受限、延期復工,對經濟、生活産生重大影響。報告預計融資類信保業務中,線上小額業務受影響要小于線下大額業務,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從供給端看,出於疫情防控需要,金融機構線上下大額業務開展過程中主動行銷、溝通的機會減少,影響開拓新客戶,短期內對信貸投放造成一定干擾。同時,信貸業務行銷工作受到影響,對優良客戶的拓展會有所“鬆懈”,進而對貸款投放數量和品質産生不利影響。
另外,金融機構延期復工,貸款調查、面審受到干擾,也可能會影響貸款的及時發放。而線上業務可以通過 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實現申請、審批、簽約、還款等流程,最大限度減少線下接觸頻率,從而在展業方式上優於線下業務。
從需求端看,線上小額業務主要用於民眾生活消費支出。受疫情影響,雖然短期內外出消費減少,但是考慮到民眾收入下滑、剛性支出依然存在,且衛生、生活物資供需緊張導致短期物價抬升,報告認為線上小額融資需求或將受到刺激而有所提升。
變化:線上化、産品形態創新、數字化
麥肯錫諮詢公司報告顯示,此次疫情過後,保險行業會迎來三大變化。
一是客戶行為加速線上化。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商的發展,客戶的數字化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而這次疫情越發加速了這一趨勢。各種無接觸、線上化、雲端化行為爆髮式涌現,以前難以想像的服務場景如今也已經出現,諸如線上法律調解、雲端聚餐聚會、無接觸快遞等。
反觀金融保險業,非常時期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比如,迫於客觀情況,客戶希望從有接觸到無接觸、從面對面溝通到網上雲溝通。傳統壽險産品對於標準件需要嚴格的體檢要求,如今很難做到,雖然這只是暫時性困難,但是我們也看到,這種過去需要見面才能完成的活動,現在也可以通過雲端遠端完成。可以説這次疫情大大加速了客戶行為的線上化遷徙。因此,能否提供線上化服務已成為衡量保險公司能否及時應對挑戰的“試金石”。
二是産品形態更具創新性。根據麥肯錫保險行業數字化顛覆曲線,相對於長期和複雜的壽險和企業險而言,短期和相對簡單的個人財産險面臨的數字化挑戰和顛覆衝擊更大,而本次新冠疫情推動壽險和企業財産險在創新顛覆曲線上迅速攀升。
首先,在人身險方面,疫情進一步激發客戶對健康險、意外險和壽險的需求,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帶病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險種,這幾類人群是本次疫情波及的主要群體,因此保險意識被大量激發。本來就快速增長的醫療和健康險板塊,將被進一步點燃,另外,隨著新冠疫苗的隨後面世,基於疫苗有效性的新型健康險也可能會熱銷;加之數字化的影響,可以預見,未來在保障範圍、相關服務等方面,壽險産品將迎來巨大創新機會。
另外,在企業相關保險方面,疫情的影響會進一步觸發政府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公共責任險)、企財險(中小企業營業中斷損失保險和取消保險)和責任險(僱主責任險)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疫情期間,許多大企業和公司會給客戶贈送“新冠主題保險”,未來這種2B2C合作模式也為保險公司提供了新客戶觸達機會;而中小企業的“可持續性經營”風險將大規模暴露,在政策支援、貸款信用違約風險防範等一系列領域,保險公司都將有參與機會。所以,經過疫情洗禮後,社會、企業和個人的保險需求會被激發,保險行業的産品形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供給側改革將不斷深化。
三是運營模式全面數字化。從行銷業務角度觀察,傳統的線下渠道管理模式會變。原來壽險行銷員被要求朝夕兩會出勤率,而今很多人都在家通過視頻參加晨會和培訓;原來行銷員需要每天約訪客戶,如今行銷員明顯加強了線上客戶經營能力;線上直銷渠道的重要性在增長,保險公司戰略上會更重視直銷渠道投入以及傳統渠道線上化經營。
在客戶服務方面,客戶服務和理賠模式將得到優化。例如,針對傳統人力密集型的電話中心,一些保險公司也積極開展居家坐席和遠端坐席,在避免人員聚集的情況下繼續為客戶提供相應服務。可以預見,保險公司會進一步簡化服務流程,提升自動化與自助化服務能力。
在內部管理方面,疫情發生後,許多保險公司已經全面利用各種遠端辦公系統協同工作,甚至有的公司還組織員工針對遠端協作模式開展相應的培訓,提高協同效率。未來在産品開發、運營管理、文檔作業和資訊技術支援等方面,都會更加強調雲協作模式。可以預見,因應形勢變化,保險公司自身線上化運營步伐會持續加速。
(責任編輯: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