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4日訊(記者杜丁 張潤琪)被業界譽為體外診斷界“黑馬”的邁克生物儘管上市五年業績一直很漂亮,但卻風波不斷。近日,其2018年財務真實性又遭質疑。
針對質疑聲,邁克生物在回復中國網財經時予以否認,稱有關媒體對公司財務真實性提出質疑的報道內容不屬實。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如果沒有激進的會計政策以及種種財務異常操作,邁克生物2018年股權激勵根本不能達標,並對公司盈利和資産真實性提出質疑,直指其利潤摻水分、毛利率畸高等。
資料顯示,邁克生物成立於1994 年,早期以代理國外診斷産品起家,2015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體外診斷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産業鏈。
記者查詢發現,邁克生物上市五年來業績一直平穩增長中,2015-2018年這四年間,其營收分別為10.65億元、14.89億元、19.70億元和26.8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1億元、3.12億元、3.74億元和4.45億元。2019年一季度繼續延續了增長趨勢,一季報顯示,前三月實現營收7.22億元,同比增長39.21%;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18,02%。
然而這份漂亮的業績卻遭到了質疑,有媒體報道稱,相比往年以及同行而言,邁克生物在2018年採取了較為激進的研發支出資本化會計政策。“邁克生物2018年凈利潤4.45億元,據此計算資本化研發支出佔當年凈利潤的比重為12.13%。進入2019年以來,公司賬面上開發支出繼續攀升。顯然,如果研發投入費用化,邁克生物披露的報表凈利潤將會出現較大縮水,而且業績增速也會大打折扣。”
對於這樣的質疑,邁克生物解釋稱,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的會計政策具有一貫性,研發按項目進行管理與核算,對開發階段的支出,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及其他相關規定的確認原則,同時滿足完成該無形資産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等條件時確認為無形資産。
而對於毛利率畸高的質疑,邁克生物稱,産品銷售毛利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産品結構、價格體系、成本因素、銷售模式等,另一重要因素還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包括國家、區域、行業政策,例如全國不同省份執行政策不同、招投標方式不同、收費標準不同。“代理産品綜合毛利率30%-40%均為正常,近兩年IVD行業降價成為必然趨勢,各公司也都積極調整銷售和産品策略,以保障或提高其盈利能力。”
記者梳理髮現,上市之後,邁克生物一直風波不斷。2016年7月,邁克生物被曝出臨床數據造假的情況;同年10月,公司董秘、監事接連辭職;2017年12月18日,邁克生物股東呂磊因違反招股説明書承諾減持而受到深交所公告譴責。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邁克生物在體外診斷後續的競爭中缺乏核心競爭力,遇到系列麻煩屬於情理之中。
2018年年報顯示,邁克生物的業績增長主要在於持續推進渠道建設,採取更為靈活的商業模式穩步提升存量市場等措施。代理産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2.53%、自産産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01%。
(責任編輯:張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