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期

    作為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的最後一步,分紅險費改方案日前草擬完畢,正式改革有望于下半年落地。

分紅險費改草案:下調收費上限

    從徵求意見稿來看,費改之後,分紅險的預定利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預定利率低於3.5%的,向保監會備案;預定利率高於3.5%的,則報送保監會審批。【詳細


新華保險籌備網際網路金融平臺
行業要聞
 

企業年金業務連年虧損 養老險公司急謀轉型
    在增量業務有限、存量過度競爭的大環境下,企業年金業務連年虧損亦是不爭的事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倒逼養老保險公司謀劃轉型,即加速佈局資産管理業務,最終向養老資産管理公司轉型。最近,關乎養老保障體系的新政不斷釋放市場空間,養老險公司轉型恰逢其時。【詳細
去年社保基金收入近4萬億 人口老齡化現真正拐點
    財政部近日公佈預算情況顯示,2015年全國養老金扣除財政補貼後,收不抵支達4600億元。事實上,這已經是我國養老金第二次出現收不抵支。人社部28日公佈的201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7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徵繳收入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5%。【詳細
補充醫療險遭遇夾板氣:醫院墊錢 政府熱情不高
    從我們開始推廣補充醫療保險,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有幾家醫院始終談不下來,政府部門也不太支援,甚至覺得我們多餘。"日前,記者赴鄂西南採訪時,當地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吐苦水稱,在推廣補充醫療保險的過程中,遭遇到了來自政府部門和醫院的"夾板氣"。【詳細
多家險資權益類投資佔比低於15% 尋品種創新機會
    記者從多位保險資管機構人士處獲悉,多家保險機構將權益類投資比例控制在15%以下。同時,在均衡配置資産的思路下,保險資金正考慮更多地尋找固定收益類資産、非標資産的投資機會,並在政策鼓勵下尋求通過投資標的創新轉換獲取更大收益。【詳細
公司要聞
 

網銷車險增速達108% 人保等老三家市場份額下滑
    近期,記者獲得的中國保信發佈的《全國車險資訊平臺數據分析與挖掘(測試)》(2015年1季度)(下稱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56家經營車險業務財險公司中車險保費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共有4家,分別是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國壽財險。【詳細
中航三星人壽銀保手續費達35% 被疑損害保險人利益
    退保風險與手續費率風險一直壽險公司銀保渠道的兩大風險,而隨著保險公司渠道競爭的加劇,以及渠道成本的上升,控制這兩大風險成為壽險公司盈利的關鍵。記者近期了解到,部分中小壽險公司的銀保手續費率持續走高,有壽險公司銀保渠道手續費率高達35%。【詳細
合眾購美6處養老社區項目 中方投資額超千萬美元
    保險資金海外投資再獲進展,合眾人壽打包收購美國6處養老社區項目。昨日(5月26日),有消息稱,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橙縣(Orange County),專注于養老地産的房地産信託基金Summit HealthcareREIT五月初正式宣佈將其持有的6處養老社區售予中國合眾人壽在美國的子公司BestYears, LLC。【詳細
華夏人壽90億元與聯合光伏合作開發光伏電站
    中國領先的專注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商聯合光伏集團有限公司今日宣佈,聯合光伏與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未來2年時間內,在中國大陸地區合作開發總量1000兆瓦(1GW)的太陽能電站,總金額為90億元人民幣。【詳細
消費者投訴
 

旅遊團出車禍 保險公司推責拒賠
    參團旅遊途中遭遇車禍,除遊客崔某受重傷外,其四名家屬全部死亡。事發後,崔某將旅行社告上法庭索要賠償,法院支援了其訴求後,旅行社遂拿出一份保險合同,將投保的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請求判令在保險責任限額內賠償損失40萬元,法律服務費4萬元。5月26日,蘭州鐵路運輸法院公佈一審判決,保險公司履行合同,向旅行社支付保險金40萬元。【詳細
央視曝光:電話車險貓膩多 車險到底怎麼選?
    央視最新報道,電話車險內部多有玄機,貓膩太多,車主千萬不敢鋌而走險。緊接著4S店出來喊話,買車險還是實體店靠譜。可地球人都知道4S為了收取高額的代理費,該買的不該買的,都讓車主埋單。車主也犯迷糊了,車險到底應該怎麼選?【詳細
工傷保險"躉交":能否為建築工人繫上"保險繩"
    日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針對建築行業開展工傷保險集中宣傳活動,其中,建築行業近三年3152個施工項目"躉交"工傷保險成為亮點。躉交指一次性交清所有保費。記者了解到,躉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企業因控製成本而逃避為建築行業職工繳納工傷保險的問題。但從全國範圍來看,在執行中仍然存在"參保比例低""工傷認定難""待遇落實難"等難題。【詳細
10年後再鑒定工傷等級升高 重新賠償要求被駁回
    工傷保險待遇引起的糾紛案件並不鮮見,但具體到"員工遭受工傷索賠並解除勞動關係,10年後重新鑒定要求單位重新賠償"等問題,如果沒有專業解析,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可能無法很好地保護自身權益。27日,重慶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三個值得關注的工傷保險糾紛案件"迷題"進行解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