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峽人壽上半年虧損0.58億 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陷債務危機20%股權被凍結
近日,三峽人壽發佈了2020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保費收入8.6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1億元相比,增長了558.78%;實現凈利潤為-0.5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0.28億元,虧損有所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三峽人壽有45%的股權被質押和凍結,其中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控股更是深陷債務危機之中,目前,新華聯控股正在主動啟動引進戰投及瘦身減持計劃,出售持有的部分投資股份及銀行股權以回籠資金。而在瘦身過程中,三峽人壽作為一項金融資産是否也會被處置還尚未可知。
華東理工大學特聘副研究員、法學博士王鵬鵬指出,險企股權被凍結應該是被拿去抵質押,然後被司法凍結,如果債務沒法清償,確實會被處置,若股權被處置,則會引起險企股東變動,對公司經營有可能産生影響。
虧損面擴大 總經理仍空缺
天眼查資訊顯示,三峽人壽是重慶市委、市政府支援,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設立的全國性保險金融機構,同時也是第一家總部位於重慶的中資壽險公司。于2016年4月獲批籌建,2017年12月21日獲批開業,註冊資本金為10億元。
近日,三峽人壽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保費收入8.6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1億元相比,增長了558.78%;實現凈利潤為-0.5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0.28億元,虧損有所擴大。
另一方面,三峽人壽總經理一職仍然處於空缺狀態。作為三峽人壽籌建成員之一的安逸民,于2018年6月被監管部門正式任命為總經理,任職僅半年就離職了。2018年12月21日,指定董事長黎已銘為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權。自2019年5月,擔任三峽人壽副總經理的于致華被標注為主持工作。
最新披露的2020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仍由於致華主持工作,也就是説,三峽人壽總經理一職自安逸民離職至今已經空缺一年半的時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而言,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一旦確定,需要持續地經營推動,用較長的時間才能實現戰略目標,而高管的頻繁變動,則有可能造成戰略的不斷變化以及經營思路的改變,不利於公司在審慎決策的基礎上持續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
本報記者還注意到,三峽人壽凈現金流由正轉負,二季度為-1.36億元,而上季度為2.22億元。其中,1-3年綜合流動性比率為負,數值為-194.96%。
對此,三峽人壽解釋為:“主要由公司上半年新拓展的大量長期期繳單引發,其續期保費現金流能覆蓋賠付退保等的現金流出,對公司現金流的影響是正面的。”
另外,三峽人壽3-5年及5年以上現金綜合流動性比率低於100%,為45.43%、22.18%。“主要因公司存期為三年的資本保證金即將到期引起的投資資産久期相對較短所致。”三峽人壽説道。
該公司表示,為保持公司健康發展,使公司能夠應對極端壓力下的流動性需求,擬採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在保證總資産收益率的要求下,公司配置適量優質流動性資産,如現金、貨幣基金、短期存款等,保證公司的流動性資産比例不低於總資産的5%;二是上述優質流動性資産能滿足公司可以預期到的退保、大額賠付、滿期給付。即使在退保率、賠付率突然上升的情況下,該類資産也基本能滿足未來的支付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六月,三峽人壽售賣的“三峽惠民保”産品組合,銷售規則不合理,嚴重偏離主附險設計原則,且偏離重疾險保障本源等問題,造成違規,被銀保監會通報批評。
通報顯示,三峽人壽“三峽惠民保”由主險“三峽福惠民保重大疾病保險”和“三峽附加惠民保兩全保險”構成産品組合。宣傳稱,其保證收益率高達6%;“主險發生重大疾病保險金給付後,附加險現金價值減少為零,保險責任終止”,這種設計模式可能會誘發被保險人罹患重疾但不申請理賠的行為,背離了重疾險的保障初衷。
截至4月20日,已售“三峽惠民保”産品組合中主附險的件均保額比例為1:46,嚴重背離附加險從屬於主險的基本設計原則。與此同時,所有有效業務的保險金額為13.55億元,但主險保險金額僅有1.4億元,“重疾+兩全”的産品組合嚴重異化為理財産品。
對於違規行為,銀保監會決定對三峽人壽採取禁止新産品備案6個月的監管措施,並要求其立即開展仲介渠道業務清理整頓工作,強化銷售行為和銷售渠道管控,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自查整改,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對於公司整改措施以及執行情況,三峽人壽稱,按照《決定書》的要求,公司開展了仲介渠道、銷售渠道和銷售行為的清理整頓,重點排查了仲介業務主體風險、銷售行為管控風險、仲介業務財務管理風險、仲介業務內控管理缺陷等,對清理排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主動糾正和整改;開展了對事件的調查,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問責,問責處分全部執行到位;按時向銀保監會報送了自查整改和問責情況報告。
45%股權被質押凍結 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陷流動性危機
目前,三峽人壽股東有6家,為重慶渝富資産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高科集團有限公司、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江蘇華西同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均持有20%股權,並列為第一大股東;重慶迪馬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5%;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
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三峽人壽四位並列第一大股東中,新華聯控股所持有的20%股權被凍結;江蘇華西同誠向外質押了全部所持20%的股權。另外,重慶中科建設向外質押了全部所持三峽人壽5%的股權。這意味著,三峽人壽有45%的股權處在被質押的狀態。
王鵬鵬向本報記者表示:“股權質押股東將保險公司所持有的股權質押出質的目的在於獲得融資。股東出質融資對於保險公司來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只有當股東無法按照約定償還融資貸款時,債權人才有可能對出質的股權進行處置。但是,若保險公司的股權被債權人處置,此時就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同時造成保險公司的股東被動變動。”
朱俊生也指出,股權質押本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一般而言,國有保險公司的股權質押相對較少,而民營保險公司的股權質押更普遍,因為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相對較窄,保險公司股權是品質相對較高的押品,融資比率比較高,質押融資是很多企業的選擇。但如果個別股東有過於激進的質押融資行為,會加大自身流動性風險,進而危及險企股權結構。
需要指出的是,該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新華聯目前正面臨流動性危機。今年3月,該公司一隻10億元規模的中期債券未足額兌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這起違約事件直接推倒了新華聯控股債務清償的多米諾骨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份至5月份,新華聯控股有至少25.1億元債券未能在兌付期內兌付。目前,新華聯控股境內外存續債券共11隻,總金額達102.5億元,其中有48.6億元債券將於年內到期或回售。
日前,新華聯控股在貨幣網公開發佈了其《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一季度合併報表》。兩份報表分別顯示,2019年末新華聯控股總資産1264.4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8.90億元;2020年一季度末總資産1125.09億元,本季度實現凈利潤-71.82億元。
一個季度巨虧近72億元,這相當於將前三年累計實現的凈利潤全部虧損完,該公司2017年至2019年凈利潤合計為74.45億元。
目前,新華聯正在主動啟動引進戰投及瘦身減持計劃,出售持有的部分投資股份及銀行股權以回籠資金。而在瘦身過程中,三峽人壽作為一項金融資産或許也會被處置。
當下,新華聯所持三峽人壽股權已處於凍結狀態。雖然暫時來看,尚不會對三峽人壽經營造成直接影響,但一旦危機真正爆發,這部分股權被處置,公司經營管理也難免受到波及。
王鵬鵬曾向本報記者表示,險企大股東若出現變動,勢必會影響經營管理,包括公司的董事、監事以及相關高管都有可能出現變動。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