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市場在快速反彈後陷入震蕩整理。如何理解當前的市場行情?臨近年底,市場將如何演繹?展望來年,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把握?
從本週起,上海證券報推出“績優基金經理看後市”系列訪談欄目。受邀嘉賓長期業績優異(過去5年所管産品年化收益率15%以上),投資框架成熟,有行業專長。請他們回溯過去、分析當下、展望未來,給投資者以啟發。
本期邀請四位績優基金經理,分別是華商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助理、華商潤豐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胡中原,華安科技動力基金經理李欣,東吳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劉元海,景順長城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監張仲維。
樂看後市震蕩難撼向好基礎
記者:9月24日以來,在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市場強勢反彈。但近期市場陷入震蕩整理,如何看待這種市場走勢?
李欣:從政策出臺到相關産業基本面改善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差是造成市場震蕩整理的重要原因。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基本面的持續改善,市場有望行穩致遠。
胡中原:目前市場交易量維持在歷史高位,穩增長政策按照規劃穩步推進,短期震蕩不改市場強勢基礎。
劉元海:短期來看,市場或步入震蕩、分化、蓄勢的階段,但我們仍對本輪市場行情持樂觀態度。本輪行情可能是反轉而不僅僅是反彈,持續時間和空間都值得期待。當前市場處於估值底、政策底和業績底的三重相對底部。
張仲維:穩增長政策持續推進之下,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將逐漸改善,並將逐步反映到A股市場上。
記者:在您看來,當前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李欣:當前,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主要有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財政政策以及海外貿易環境等。此外,新質生産力方面的産業政策,以及我國産業界在AI、信創等領域的進展,都是我們關注的。
劉元海:我們認為,對於當前A股市場來説,信心十分重要。從股利貼現模型來看,市場估值水準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無風險利率水準、投資風險偏好以及上市公司利潤增速。目前全球進入降息週期,無風險利率進入下行通道,這有利於市場估值水準的提升。當前影響市場估值水準的三大因素都存在向好趨勢,看好當前的底部佈局機會。
張仲維:我們持續跟蹤科技行業的發展情況,包括國內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和HBM等半導體領域的國産化情況。
AI大風起佈局正當時
記者:當前,您看好哪些投資方向及其細分行業?主要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李欣:我看好與新質生産力相關的産業,特別是AI、信創産業,這兩者之間有緊密的聯繫。較為成熟産業中涌現新技術的領域如固態電池,以及量子計算等處於産業發展前期的行業,都是極有潛力的投資方向。
胡中原:當前主要看好人工智慧和“出海”方向,關注國內政策加力後潛在受益的消費和製造行業。在人工智慧方面,關注受益於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細分行業。對於“出海”方向,關注在品牌、渠道和産能建設方面表現較好的細分行業,如白色家電、輪胎和大排量摩托車等。
劉元海:在我所有的投資框架中,對産業趨勢的研判始終是第一位的。人工智慧近年來得到了科技産業界和資本市場的共同認可,有望驅動全球科技進入新一輪創新週期。未來科技股投資的關鍵是擁抱AI,圍繞AI尋找投資機會。
張仲維:我們主要深耕全球科技成長行業。現在全球科技成長領域AI發展迅猛,目前來看,AI主要分為算力和應用兩部分,算力方面持續看好與英偉達相關的供應鏈。
在應用方面,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AI在雲計算、廣告、醫療和教育等細分行業的應用;二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是AI應用落地的兩大行業;三是AI終端,AI手機、AI眼鏡等終端將帶來新的爆發性需求。
記者:過去兩年來AI席捲全球,如何看待其中的投資機會?
李欣:科技産業發展規律是非線性成長,過去兩年無疑是AI産業的奇點。AI是過去兩年全球最重大的科技主線,推動著半導體、軟體、生物醫藥等各個産業向前發展。
對於國內AI産業鏈來説,既有參與全球産業鏈分工帶來的投資機會,如光模組、高速數通PCB、AI伺服器等,也有與AI信創産業對應的核心環節,例如算力晶片、數據交換晶片等,以及支撐整個信創事業的基礎行業,例如半導體的各個環節等。
胡中原:從A股視角來看,主要投資機會或集中在算力和應用兩大方向。其中,算力建設方向或主要集中在光模組、PCB、伺服器及國産算力;應用投資機會或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二是提供情感陪護方面,未來有望與人形機器人結合;三是娛樂方面,目前核心的落地場景主要在遊戲領域。
劉元海:大創新大機會,小創新小機會。科技領域一旦誕生“殺手級”産品或技術,將驅動科技行業進入創新大週期,從而催生科技股大行情。本輪全球科技創新的動力就來源於人工智慧,我們短期關注AI應用的投資機會,中短期關注AI硬體和AI智慧駕駛投資機會,同時密切關注國産化方面的投資機會。
張仲維:首先是算力領域。展望明年,隨著數據中心晶片互聯數量的大幅增加,萬卡以上的集群將帶來跨數據中心連接的需求,也帶來CPO光電封裝、玻璃基板等新技術的應用,持續看好整個光通信行業的發展前景。在應用領域,我們已經看到美國在AI應用方面收入大幅增加。一是美國的CSP雲服務提供商,包含微軟、谷歌和AWS的雲服務收入,AI帶來收入大幅提升。二是AI帶來廣告效益和廣告收入大幅提升。三是在商業軟體、醫療、教育等行業可以看到AI帶來相關收入大幅增長。
提升認知把握行業發展趨勢
記者:長期良好的業績表現有賴於穩定且不斷進化的框架。您的投資框架是什麼?從您的投資經驗來看,哪些方面至關重要?
李欣:在我看來,投資框架可以從認知、技術、藝術三個層面説起。
從認知層面來看,就本質而言,投資是對專業認知的變現,尤其是科技産業投資,對技術、産品、産業鏈、市場都要有深入的認知。在技術層面上,我們的投資框架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從藝術層面來看,我認為主動投資應當以更加數學化和體系化的方式來表徵和評估其特徵。最近在看被譽為“量化聖經”的格林諾德和卡恩的《主動投資組合管理》,其中有一句話打動了我的心:投資的藝術正在演變成為投資的科學。
胡中原:我的投資框架以行業營收和利潤趨勢為錨,進行全行業對比,選擇營收和利潤趨勢向上的行業進行配置。對於成熟行業,依據歷史規律和當前最新産業資訊,選擇營收和利潤好轉且股價處於低位的行業進行左側長週期佈局;對於需求快速爆發或者技術出現革命性變化的新興行業,研究其商業模式,判斷營收與利潤增長的持續性,在右側選擇合適的位置介入。行業選定之後將分散配置行業各産業環節龍頭個股。
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對行業的認知和理解,只有對行業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才能捕捉到産業的趨勢性變化,進行相應的佈局與調整。
劉元海:我把自己定位為産業趨勢投資者,我的投資理念始終是尋找與時代發展相一致的具有大産業趨勢的行業,致力於挖掘優勢行業龍頭股,努力把握時代的貝塔,追求中長期絕對收益。
張仲維:我的投資框架更多的從行業中觀層面出發,觀察全球科技成長行業發展趨勢,加上自下而上的調研,爭取賺取行業和企業盈利增長所帶來的收益。對於基金經理,還需要跟蹤行業,結合自下而上的調研,尋找行業內優秀的龍頭公司。
(責任編輯: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