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12日訊 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提振消費有關工作。會議提出,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迴圈的重中之重,要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早在今年1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佈2025年最新的“兩新”政策27項舉措,提出要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繼續推動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及,今年宏觀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為何多次強調提振消費?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中國網財經,今年對消費的要求是“大力提振消費”,目前我國無論在商品消費還是在服務消費領域,都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當前國內生産供應環節偏強,大力提振消費有助於暢通國內宏觀經濟大迴圈,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這符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發展的大方向。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消費工作明確了更高規格的定位,即其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迴圈的重中之重。也明確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會議提出,“要大力支援居民增收,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産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費能力。”
王青認為,支援居民收入增長,最有效的辦法是保持經濟處於中高速增長水準,推動物價水準適度回升。企業收入增加、利潤增長後,員工的工資會隨之上升,財政稅收也會增加,這樣就能夠上調居民養老金,提高公務員的工資。
“就當前而言,加大財政開支、實施有力度的降息降準,必要時實施超常規逆週期調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措施。另外,推動樓市股市回暖,能夠直接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更能提振消費信心。”王青指出。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客座副教授龐溟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産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分配機制下,必須通過穩定就業和預期、提升多種要素和財産的收入回報率,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暢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等經濟迴圈,穩住居民收入預期和消費意願。
會議還提及,“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支援便民服務消費,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推動冰雪消費,發展入境消費。推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援力度,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延伸汽車消費鏈條。”
嚴躍進指出,此次會議提及了多種消費業態,從次序排列看包括:一老一小、便民服務、文旅、以舊換新、住房、汽車等。這既説明住房消費依然是2025年重點支援的消費業態,購房政策將保持支援和寬鬆導向,同時也説明住房消費要和其他消費進行有機結合,共同促進消費潛力的激活和提振消費動力。
在此前2月6日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何咏前表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市場年味濃、人氣足、銷售旺,商品消費亮點突出,服務消費活力十足,消費場景拓展創新。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節日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1%,消費市場總體實現平穩開局。後期來看,我國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各類消費促進活動有序開展,一季度消費市場總體將繼續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展望2025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王青預計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由2024年的3.5%加快至6.0%左右,服務零售總額增速也將有所加快,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達到70%-80%之間,明顯高於2024年的44.5%。(作者 王晨曦)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