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交易4週年,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澎湃財經推出《科創硬力:科創板4週年特別報道》,邀請資本市場頂級專家、一線金融機構負責人及上市公司負責人,回顧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4年來的得失,展望新起點上,科創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聞對凱賽生物(688065.SH)董事長劉修才的專訪。
人類剛剛邁入21世紀,一種新的生産方式即躍躍欲試挑戰傳統化學法的地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工程系教授傑·基斯林(Jay D. Keasling)帶領的研究小組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前體物質和青蒿酸。
這種被形象地比喻為微生物“工廠”的生産速度比從植物中提取青蒿素要快將近1000倍。基斯林創立的Amyris公司在短短幾年之內迅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追捧,2010年,該公司成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第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市值更是火箭般飆升。
遺憾的是,Amyris的輝煌極為短暫,公司在青蒿素上的成功並未能延續至他們下一個希望替代石油的計劃。傳奇巨頭的陰影很長一段時間仍然籠罩在這個領域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資本市場對生物製造都看不太明白,確實直到目前仍然在探索。”近日,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688065.SH)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實際上,凱賽生物同樣是領域內的開拓者。早在2000年,回國6年後的劉修才即創立了凱賽生物,從回國之初的“就想做新藥研發”一頭扎進了此前並不熟悉的另一個領域。20年後的2020年8月,凱賽生物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該板的合成生物學第一股也自此誕生。上市當日,凱賽生物以150.86元/股開盤,較發行價133.45元/股溢價13.05%,盤中股價更是一度高至198元/股,市值衝破800億元。
就在凱賽生物上市前一年的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才鳴鑼開市,正式拉開中國註冊制改革大幕。談及上市之初,劉修才表示,“當時是非常好的機會,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有了專門的板塊,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支撐企業挑戰下一個階段”
過去的二十幾年時間裏,劉修才始終是這家公司的“技術”領軍者,其一直全面負責公司研發方向、研發路線的制定,並對研發過程把關。
截至目前,凱賽生物實現商業化生産的産品主要聚焦聚酰胺産業鏈,為生物基聚酰胺以及可用於生物基聚酰胺生産的單體原料,包括十碳二元酸DC10(癸二酸)、十二碳二元酸DC12(月桂二酸)、十三碳二元酸DC13(巴西酸)、十六碳二元酸DC16(棕櫚二酸)等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産品和生物基戊二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生産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産品在全球市場處於主導地位,在近年的市場競爭中,以英威達為代表的傳統化學法長鏈二元酸已逐步退出市場。
公司圍繞聚酰胺産業鏈生産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産品、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産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器、紡織、醫藥、香料等多個領域。據公司此前披露,與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等國際知名企業均建立了良好的商務合作關係。
所謂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産品是指碳鏈上含有十個及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是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生物基戊二胺是凱賽實現産業化並首家在環保部註冊的一種“新物質”,可作為聚酰胺及其他化工生産過程中的原材料。聚酰胺(PA)即俗稱尼龍(Nylon),是大分子主鏈重復單元中含有酰胺基團的高聚物的總稱。凱賽生物利用生物基戊二胺和各種二元酸聚合,開發出一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材料,不但覆蓋當前化工行業的各種尼龍性能,而且構造出不少獨特的新功能,彌補了材料領域的一些空白。
在正式登陸科創板之前,凱賽生物主要産品為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産品,近乎佔據公司全部的主營業務收入。重要儲備産品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單體生物基戊二胺則已完成中試。
在劉修才看來,長鏈二元酸單體産品未來將成為公司很小的一部分業務,其聚焦的是聚酰胺産業鏈。“生物製造一直到今天為止,沒人像我們走得這麼遠,走得遠就會充滿各種挑戰,資金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需要儲備一些。”劉修才表示,獲得更大的資金助力、同時也讓支援公司很多年的投資者吃一顆“定心丸”,這兩項都在科創板成功實現了。
按照當時的計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投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項目包括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4萬噸/年生物法癸二酸(DC10)項目、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凱賽(烏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産3萬噸長鏈二元酸和2萬噸長鏈聚酰胺項目,投資規模分別為17.11億元、2.08億元、14.87億元。
“我們想往下做一個市場規模更大的産品,難度也大一些。”劉修才表示,上市之際,從公司發展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産業化和商業運作上,“我們都相當於在挑戰另外一個層次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凱賽生物上市當年,國內合成生物學賽道的投資熱情也開始點燃,並在接下來的兩年多時間裏如火如荼。有數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國內100多家企業的合成生物學項目獲得了一級市場上百億元資金。
“我們上市的時候沒想那麼多,過去我們做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一直以來這個行業並不太受別人關注。”劉修才認為,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也是一件好事,“科創板對這個領域也是非常的促進,包括我們上市的時候市場也是蠻認可的,這樣一來很多投資者就關注到這個行業了。”
最新定增:招商局集團間接入股,或助力打開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上市不久後的2020年10月,凱賽生物發佈了一則重磅投資,擬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合作,共同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投資打造“山西合成生物産業生態園區”。
該産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50億元,分期分步實施投資項目建設。根據當時公告,産業園將依託凱賽生物以農産品和精細煤化工産品為原料,以“生物基戊二胺”、“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等單體材料為核心,吸引生物材料上下游企業,建設生物材料産業集群,助力山西省産業轉型升級。
投資項目包括24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擬利用綜合保稅區進口無關稅的玉米作為工業原料)、年産50萬噸生物基戊二胺項目、年産90萬噸生物基聚酰胺項目和年産8萬噸生物法長鏈二元酸項目(包括4萬噸生物法癸二酸項目)。
在凱賽生物副總裁兼董秘臧慧卿看來,劉修才一直想證明一件事情,“就是生物製造從規模上、品質上、成本上是可以跟化學法相競爭的。”她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進一步表示,作為一種新的製造方式,規模太小的情況下很難體現出其真實的競爭力和價值,而上述産業園就是一個理想的證明之地。
在領域內爬坡過坎多年的劉修才在“證明”這件事上則強調順勢,“趕上機會的時候就動作快點,遇到阻力的時候就沉住氣等一等”,上述和山西方面合作的産業園在他看來可視作“趕上了一個機會”。
在劉修才的藍圖中,“重頭戲還是在後面”。凱賽生物在重點開發熱塑性纖維增強生物基聚酰胺複合材料替代不可回收的熱固性材料以及鋼、鋁金屬材料在片材、管材、異型材等材料領域裏的應用。該材料不但給生物製造創造了一個無限想像的應用空間,也必將是解決環保、高強度和輕量化材料科學領域的里程碑式的突破。他們在連接終端客戶的“最後一公里”。
然而,仍然有一堵厚重的墻擋在劉修才和凱賽生物面前,劉修才稱這也是必然要面對的,也是團隊繞不過去的一道難題。“如何讓一種生物基的新材料進入市場?要去説服下游的應用廠家理解你並且願意和你一起去做應用開發,這項工作需要企業付出很多努力。”
“在目前國際普遍出臺生物製造和碳關稅等系列政策的當口,希望政府能夠看到和理解我們在生物製造方面的優勢,出臺政策引導市場為低碳新材料打開渠道。實際上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領域的發展上做的都是很成功的,在生物新材料領域,也可以效倣借鑒這些成功經驗,尤其在政策引導方面。”其進一步表示。
劉修才感慨,即使近兩年來資本對合成生物學的熱情空前高漲,但實際上市場的壁壘仍然很高,化學法生産方式的地位和規則體系至今難以撼動。“有多熱鬧沒有用,行業裏的人需要充分理解做成這件事情所需要的資源。截至目前,長鏈二元酸是個特例,它沒有普遍意義。”
近期對外披露的一則新消息或許意味著凱賽生物將迎來市場開拓的助力。6月25日,凱賽生物發佈定增預案,募集資金凈額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本次發行的發行對象為上海曜勤生物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擬設立),其係凱賽生物實際控制人劉修才家庭控制的企業。上海曜勤擬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金額為不低於59億元,且不高於6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發行完成後,凱賽生物控股股東將由凱賽生物産業有限公司(CIB)變為上海曜勤,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央企招商局集團通過上海曜勤間接持有公司的股份預計超過5%,將成為公司的關聯方。招商局集團擬以現金方式出資,持有上海曜勤約49%的份額。
凱賽生物稱,本次發行完成後,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貸款,滿足業務發展帶來的資金需求,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而更為重要的是,“招商局集團將加強與公司在産品應用、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協同,雙方可實現優勢互補,相關業務合作將有效促進公司的下游應用領域拓展及綜合實力提升。”
凱賽生物當天還公佈了與招商局集團簽署《業務合作協議》的消息,雙方合作主要涉及生物基聚酰胺材料戰略採購、投融資戰略兩方面。在戰略採購方面,根據協議,招商局集團將盡最大的商業努力,推廣和落實凱賽生物基聚酰胺産品的使用。招商局採購並使用凱賽生物的産品中,生物基聚酰胺樹脂的量于2023、2024和2025年分別為不低於1萬噸、8萬噸和20萬噸,也就是所謂的前三年“1-8-20目標”。
“我們現正在處在新材料推廣的一個很關鍵的時期,而且面臨著市場是不是願意打開、是不是願意接納新産品的一個階段。”臧慧卿坦言,從前期的推廣歷程來看,下游終端應用接納新産品意願“還是比較被動的”。
對招商局集團而言,這也是一項由自身意願驅動的合作。作為一家業務多元的綜合企業,招商局集團目前主要業務集中于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近年來也在佈局大健康等新興産業。上述公告中也提到,招商局集團還將發展綠色科技作為重要戰略部署。
凱賽生物方面稱,與傳統化工方式相比,公司的技術能力在基礎材料製造領域可有效降低碳排放,環保型材料可應用於招商局集團下屬多個實業板塊,雙方能夠協同發展。
劉修才強調,從合成生物學或者生物製造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説,期待政府層面能夠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市場使用生物新材料。“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下,讓終端用戶和消費者去選擇,技術最好的企業自然會出來。”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