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市公司賣房了。近日,新集能源公告稱,為盤活公司閒置資産,有效回籠資金,公司擬轉讓所持有安徽省淮南市半山家園二期商業樓 28 套房産,合計掛牌價(含增值稅)為 8621.57 萬元。
今年以來,*ST海馬、民豐特紙等多家上市公司均發佈公告拋售公司房産,以盤活閒置資産。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房地産市場增速放緩,以及房地産市場調控的持續,上市公司持有房産的風險和成本逐漸加大,未來,或許會出現更多上市公司出售房地産的情況。
![](http://image.finance.china.cn//upload/images/2019/0726/125750/206_5039326_49faf2651d4422f4726193c39f198811.jpg)
資料圖 中新經緯 董湘依 攝
新集能源資産負債率近80%
儘管此次新集能源公告稱出售房産是為了盤活閒置資産,但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新集能源之所以大手筆出售房産,可能與公司目前較高的資産負債情況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新集能源是一家以煤炭採選為主、煤電並舉的企業,主營業務是煤炭開採、洗選和火力發電。公司曾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由於前幾年煤炭市場低迷及公司前期基建項目投資較大等原因,公司資産負債率仍然偏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
Wind數據,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新集能源的負債合計236.36億元,總資産299.1億元。資産負債率為78.22%,在A股26家煤炭開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二,僅次於安源煤業的88.51%。
而進入2019年,新集能源面臨著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一季報顯示,新集能源短期借款(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借款)達到32.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6.82億元,而公司的貨幣資金僅有13.74億元。
高額的負債情況,讓新集能源維持著較高的財務費用(該費用包含支付利息、匯兌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等)支出,2018全年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新集能源的財務費用分別為10.23億元以及2.49億元,主要用來支付借款利息,月平均財務費用超出8000萬元。這也意味著,即使新集能源成功將28套房子以8600萬元的售價全部賣出,也只能夠勉強支付公司一個月的借款利息。
新集能源稱賣房並非為了還債
新集能源披露的賣房公告顯示,公司此次掛牌轉讓的房産總計3954.85平方米,合計掛牌價格為8621.57萬元,以此計算,新集能源此次出售房屋每平方米的價格為2.18萬元。
然而,吉屋網數據顯示,此次新集能源轉讓房産所在的區域——安徽省淮南市新房住宅均價僅5652元/平方米,另據58同城數據發現,當地的商鋪價格大概在1萬到2萬之間不等。
負責淮南市半山家園小區房産仲介業務的劉先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半山家園在淮南屬於較為高端的小區,其商品房的售價大概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但目前半山家園二期的商鋪並未對外公開發售,因此不清楚具體價格如何。
就房産售價以及出售原因的問題,新集能源證券投資事務處代表軒先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此次新集能源所出售的28套房産均為商鋪,而以8621.57萬元的價格出售,是公司在經過市場調研之後,考慮到淮南房地産市場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間而做出的估值。
“事實上公司的負債率一直都比較高,但近幾年隨著煤炭市場的好轉,負債率已經有所下降。此次出售房産和緩解公司債務壓力關係不大,因為即使28套房子都能夠成功賣出,8000多萬元的金額與公司的負債情況並不是一個量級,整體來説對於公司負債率不會有太大影響。此外,淮南市一個能源城市,房地産價格一直比較平穩,因此本次出售房屋主要還是為了盤活閒置的資産。”軒先生説道。
上半年多家上市公司拋售房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賣房的現象並非個例,今年以來,民豐特紙、*ST海馬、交大昂立等上市公司均紛紛大筆拋售所持房産。
其中,多數“賣房”公司的業績並不理想。如目前已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ST海馬,在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分別凈虧損了14.15億元、22.73億元以及0.47億元。如果今年下半年無法扭虧,公司就將面臨退市的風險。
與*ST海馬相似,民豐特紙與交大昂立,也都面臨著業績下滑、公司虧損的困境。
反觀新集能源,公司近日發佈半年報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0.88%的增長,而儘管歸母凈利潤出現了3.39%的下滑,但是扣非凈利潤則有13.17%的增長。
對於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頻頻出現賣房的現象,企投會首席學術委員、富國富民資本董事長王世渝認為,上市公司賣房是資管新規大背景下的一個表現,2018年監管層資管新規的出臺,促使上市公司採用各種方法進行自救與規避退市風險,其中處置資産,把房産資産變成收益,是見效最快的方法。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過去,不少企業都把長期投資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於投資到房地産市場中。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去企業投資的渠道過於狹窄,而地産投資的機會較大。
“但是如今,隨著部分城市對於房地産市場政策的管控愈發嚴格,企業持有房産的風險和成本也在逐漸加大,未來不排除會出現更多上市公司拋售房産的現象。”嚴躍進説道。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