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披露ESG相關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227家,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41.38%,較2023年增加7.21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是ESG信披政策密集出臺後的第一年,也是首批450余家A股上市公司在2026年執行ESG資訊強制披露的前一年,預計2025年披露ESG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數量將增多,上市公司ESG資訊披露的探索實踐將進一步走深。
多位負責上市公司ESG工作的人士表示,企業2024年度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編制工作已陸續啟動。2024年ESG資訊披露準則體系不斷完善,為企業開展新一輪ESG相關報告編制工作提供了更多指導和參考。相比以往,企業更為關注ESG報告中實質性議題的識別與披露,以及提升ESG資訊披露的品質。
政策引導ESG信披實踐
記者從多位上市公司ESG工作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不少公司已啟動2024年度ESG報告編制工作,有的公司則計劃2025年元旦後啟動相關工作。
記者注意到,一些企業在官方網站發佈了ESG報告編制項目的招標資訊,如魯商服務12月24日發佈了2024年度ESG報告製作單位選聘招標公告,浙江交科12月25日發佈了202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詢比採購公告,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發佈了ESG報告鑒證服務招標公告。
根據滬深北交易所2024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報告主體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且不早于年度財務報告。“按照往年經驗,最早一批上市公司會在一季度發佈上一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或ESG報告,更多上市公司會在四五月份發佈相關報告。因此,不少上市公司正陸續開啟2024年度ESG報告編制工作。”商道融綠董事長、商道諮詢首席專家郭沛源對記者表示。
“可以感受到,2024年滬深北交易所發佈指引,調動了企業編制、發佈ESG報告的積極性。”郭沛源告訴記者,按照商道融綠數據統計,2024年有400余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了ESG報告,預計2025年增量會更多。
2024年以來,滬深北交易所發佈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徵求意見稿)》,財政部等9部門印發了《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編寫發佈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工作指南》,ESG資訊披露準則體系不斷完善。
多位上市公司ESG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會按照新的指引、指南籌備ESG報告編制工作。
水井坊企業社會責任總監曲剛對記者表示,公司已啟動第四份ESG報告的編制工作,這份報告將在往年國際可持續資訊披露框架基礎上,對標2024年交易所、財政部出臺的ESG資訊披露標準,披露的資訊和數據將更為詳盡。
晶澳科技品牌副總裁兼可持續發展官李京表示,晶澳科技將在2025年元旦後正式啟動第三份ESG報告的編制工作,披露框架對標上市所在地深交所發佈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預計將在報告中增加量化指標數量。“這次披露也是ESG資訊強制披露前的一次探索,以符合交易所的相關要求。”李京表示。按照《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最晚于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批強制披露的上市公司有450余家,晶澳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上市公司ESG工作從業者認為,企業在識別ESG實質性議題時遵循雙重重要性原則,以及提升報告品質,將是2024年度ESG報告編制工作的重點。“與上一年度相比,2024年度ESG報告編制工作的不同點在於,對數據量與報告品質的要求更高,以及探索遵循國內ESG信披政策文件中普遍強調的雙重重要性原則。”某國企ESG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
雙重重要性原則是指企業在識別ESG實質性議題時,既要考慮相關議題對企業財務的影響(財務重要性),又要考慮議題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影響重要性),最終對篩選出的ESG實質性議題逐項披露。國新諮詢相關專家表示,企業不應再僅僅滿足於披露一份“漂亮”的ESG報告,而是要深入挖掘資訊,回應投資者、監管方、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的關切,逐漸實現可持續相關資訊的規範化披露。
ESG報告不是廣告
2024年4月,證監會上市司相關負責人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不能將ESG報告作為廣告,把ESG報告作為品牌行銷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過度包裝,提供不準確的資訊誤導投資者。已有不少案例因環境資訊披露不真實、不準確被證監會處罰或採取監管措施,證監會將不斷提升監管能力,持續加強監管。
郭沛源表示,上市公司需要跳出對ESG報告的認知誤區,“做廣告的目的是為了宣傳推廣和行銷,而發佈ESG報告的目的是為了資訊披露。ESG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對內作為改進工作流程的依據,對外作為溝通載體。”
一位科創50指數成分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負責人表示,在提高ESG報告品質方面,公司正在努力增加可量化指標的數量,加強內部溝通,增加資訊披露的透明度。“有的企業對一些數據不願意披露,或者選擇性無視,有違可持續資訊的披露原則。”他説。
上述某國企ESG工作負責人認為,企業提升ESG信披真實性與透明度的關鍵在於完善內部治理和數據管理機制。“通過引入專業的ESG數據管理系統,定量化披露關鍵指標,並邀請第三方機構對數據進行審驗,企業可以顯著提升相關資訊的公信力和可追溯性。”他表示,未來ESG報告品質評估將更注重披露的標準化和第三方鑒證的普及。
上述國新諮詢相關專家認為,隨著企業加強ESG信披管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鑒證環節可以提高企業ESG報告的可信度,增強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對企業ESG表現的信心。預計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ESG信披重視程度不斷提高,ESG鑒證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增強。
針對這一趨勢,曲剛表示,水井坊已連續兩年通過第三方鑒證的方式增強ESG報告的公信力,今後會提升第三方鑒證的品質,提高審驗內容的精準度,既符合國內外對ESG信披的要求,也能讓讀者感知報告披露資訊的準確性和公信力。李京也表示,晶澳科技發佈的ESG報告在過去幾年都接受了第三方鑒證服務。
上述科創50指數成分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面上的ESG報告鑒證服務根據審驗深度、審驗工作量等指標分為“有限保證”和“合理保證”兩種服務類型,目前只是鼓勵而非強制企業提供獨立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鑒證聲明,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另有資深從業者認為,目前可對企業ESG報告品質進行評估、鑒證的專業第三方機構和專家資源較為緊缺,企業應先構建一套可靠的數據收集體系,逐步實現數據的可追溯性、統一性,做好高品質ESG資訊披露的基礎性工作。
ESG治理並非一蹴而就
積極推進ESG信披工作、致力於提升ESG信披品質的企業,往往有著海外融資需求,或者産品與服務出口海外。有的企業的ESG信披驅動力則來自央國企客戶和跨國企業客戶的要求。對於其他企業來説,業內人士認為,披露ESG報告難以在短期內帶來直接財務性回報。
“ESG治理工作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期且持續的。”上述某國企ESG工作負責人表示,通過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具備社會責任意識的人才,與客戶、投資者和社區建立更深的信任關係。同時,良好的ESG表現能夠促進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幫助企業在經濟波動中保持韌性,實現長期價值創造和財務穩定。
杜克大學教授張俊傑表示,好的公司才會採取可持續的行動,通過企業披露的可持續資訊,能夠倒推出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是否先進,經營狀況是否良好,是否對未來有長期規劃。
“ESG報告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郭沛源説,ESG報告涉及節能減碳、員工管理等諸多議題,都要求企業有相應的願景和目標,然後基於這些目標來開展工作。ESG報告的作用是以年為單位,披露企業向這些目標前進了多遠,以各類指標來衡量企業行動的進展。同時,外部利益相關方可以根據報告披露的資訊,評價企業過去一年的ESG成績。
另外,郭沛源表示,ESG資訊披露也有助於企業開展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工作強調企業資訊披露和投資者溝通,而這也是ESG資訊披露所發揮的作用。”
企業的ESG資訊披露與ESG治理相互促進,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上述國新諮詢相關專家表示,企業推進ESG治理,一方面,可以通過對環境影響的評估、社會責任的履行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的檢查,更早發現潛在風險,強化企業系統性風險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強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不斷促進企業自我學習、自我提升,打造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和長期發展潛力。還能夠實現企業與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的雙向溝通,吸引真正關注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有效打通ESG投資閉環。開展ESG信披實踐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企業戰略與運營策略,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納入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考量。同時,企業對ESG工作實行常態化管理,區別於從前的臨時項目組制,更多企業探索完善內部ESG治理架構,為ESG工作賦權賦能。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