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企利民 重慶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為您保駕護航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24 10:06:43 編輯:李柯佑

近日,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組織召開“重慶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新聞通氣會”,就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內容、應用場景、服務方式進行了詳細介紹,尤其是剛上線的《公共信用報告(企業授權版)》為全市企業100多萬企業提供信用自助查詢服務,實現線上自助查詢的“不見面”“不跑路”,打通信用服務最後“一公里”,是市發改委提供便企利民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項惠民舉措。此外市信用中心還詳細介紹了信用修復及信用諮詢等相關服務內容。

純線上、隨時查,公益性、全免費

企業信用報告實現線上自助查詢,相比傳統櫃檯查詢,更智慧化、純線上查詢省去了經辦人原有需提前準備的紙質申請材料以及人工審核流程,節省時間和空間的成本。

image.png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信用報告,登錄愉快辦選擇企業服務專區,點擊查信用,輸入對象企業名稱即可(公開版);二是通過“信用重慶”網站點擊信用查詢,輸入對象企業名稱即可(公開版),三是搜索“重慶信易貸”平臺(微信小程式或APP),在查詢信用報告搜索欄輸入企業名稱(企業公開版),或登錄平臺後,查詢本企業信用報告(授權版),企業還可通過“重慶信易貸”平臺授權給擬申請融資的金融機構,方便金融機構查看(授權版)。如果在登錄、註冊認證、查詢期間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客服熱線:(023)88660866諮詢反饋。

以企業信用為基石,完善信用體系生態圈

企業信用是市場經濟得以高品質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整個社會信用的重點和關鍵,具有巨大的傳導效應。一紙信用報告,關係著每個人和企業的金融生活,一旦出現不良記錄就可能産生貸款通不過、企業信譽受損等負面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失信行為糾正後的信用資訊修復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將於2023年5月1日開始施行)中明確提到信用主體依法享有信用資訊修復的權利。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明確規定不可修復的情形外,滿足相關條件的信用主體均可按要求申請信用資訊修復。如: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行政處罰公示資訊等失信資訊在滿足相關條件後均可申請修復。

image.png

如何修復?企業登錄“信用中國”網站查詢企業信用資訊,找到具體行政處罰記錄,點擊“線上修復申請”按鈕,按《“信用中國”網站行政處罰資訊信用修復指南》規定的具體修復要求和流程提交修復材料。市信用中心對企業提供的材料進行初審。企業可通過查詢碼查詢修復進度。在修復過程中市信用中心為企業提供免費諮詢及相關服務,助力企業提升信用修復質效。企業完成修復後,信用中國、信用中國(重慶)系列網站將對修復的處罰資訊進行遮罩處理,不再對外公示,消除不利影響,重塑企業信用。

從監管到服務,是信用管理探索融合創新的實踐

重慶市發改委信用建設處負責人介紹,信用管理部門堅持以助企惠民為目標,將“網際網路+信用”與數字政務建設同步前行:一是將社會信用工作“統”起來,聚焦市民求職、企業融資、政府招投標等難點堵點,依法探索建立符合本市需求的信用數字化應用場景,讓更多誠信市民享受信用紅利。二是將信用惠民政策“落”下去。發揮信用便民惠企作用,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能力建設,如全力建設“重慶信易貸”平臺,實現“融資信用服務一張網”“高效辦成一件事”,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和獲得感。三是通過“信用重慶”將信用風險“管”起來,建設新型監管信用支撐平臺,構建信用服務中樞,強化跨部門、跨領域的多跨融合的風險監管能力,有效降低風險。

“隨著信用監管的深入應用,信用體系建設的‘服務+監管’模式會陸續深入各區縣、各行業,以及工商戶和自然人,讓公共服務更有速度和溫度,監管更有力度和廣度。”

滿足公眾需求,最大化釋放信用數字化服務改革紅利

近年來,重慶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信用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有序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實現全覆蓋,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信用資訊共用水準顯著提高,信用承諾和告知承諾制廣泛應用,支撐審批時間大幅縮短;信用建設支撐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信用貸款規模和佔比明顯增加……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以“企業少跑路、數據多走路”為切入點,下一步,將依託“信用中國(重慶)”網站、“信易貸·渝惠融”平臺讓信用更透明,讓信用更有價值,滿足更多市民及企業的應用場景需求,讓市民和企業享受到信用數字化服務改革的紅利,大力營造“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社會信用環境。(李柯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