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區十大行動計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13 16:49:57 編輯:李柯佑

近日,《大足區貫徹落實〈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實施計劃》)發佈,大足區將通過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引導全區各級各部門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幹出新業績,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足。

《實施計劃》提出,大足區將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和全區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全區域融入、全方位推進,奮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聚力形成更多具有大足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加快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連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全力做好“國際文旅名城、特色産業高地、城鄉融合示範”三篇大文章,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打好“特色牌”,當好“橋頭堡”,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足。

image.png

實施國際文旅名城建設行動

爭做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橋頭堡

聚焦國際化,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産業深度融合,全力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具體包括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全力建設世界知名研究院、強化國際宣傳行銷、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發展會展賽事經濟5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創建為世界知名研究院,大足石刻文化公園成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重要引領、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的重要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建成國際知名旅遊地。

實施城市能級提升行動

爭做重慶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的橋頭堡

落實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圍繞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堅定推動“一中心四組團”向心發展、協調發展,以城市能級躍升帶動産業集聚、人口匯聚。具體包括高起點規劃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城、加快提升中心城區集聚能力、著力完善城市功能3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300億元左右,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高到42%,常住人口達到70萬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3%,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不斷提高。

image.png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

爭做成渝中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橋頭堡

以提升內聯外通水準為導向,聚焦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統籌協同、合作共建,加快完善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構建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包括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多元現代的能源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區域水網建設3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統籌發展與安全的現代化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顯著優化,基本形成互聯互通、智慧綠色、管理協同、安全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網路,建成重要節點交通樞紐。

實施特色産業高地建設行動

爭做配套服務成渝主軸世界級産業集群的橋頭堡

堅持“實業為本、製造強區”不動搖,聚焦特色化、集群化、智慧化、高端化、綠色化方向,狠抓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不斷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包括優化提升産業平臺、壯大特色産業集群、加快發展數字産業3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國家高新區、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製造業、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均達到50%。

image.png

實施創新能力躍升行動

爭做融入成渝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橋頭堡

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構建生態鏈,切實開展領軍企業、領軍人才和核心技術三個導航行動,加快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包括高水準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5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科技創新能級躍升,科技創新高地核心功能形成,科技型企業達到17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家。

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

爭做生態環境聯建聯治的橋頭堡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綠色成為美麗大足的靚麗底色。包括深入實施生態系統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3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全面實現山水與人文共生共榮,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活水準顯著提升,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單位GDP能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達到重慶市下達的考核要求,全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穩定在320天以上,國考市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全面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階段性目標,生態環境保護水準大幅提升。

image.png

實施深化改革開放行動

爭做全市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橋頭堡

加快推進以數字化變革為引領的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足建設的動力和活力。包括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推進數字化應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國資國企高品質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高水準建設對外開放平臺、高品質發展開放型經濟7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關鍵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市場活力全面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阻礙生産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基本建立,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經濟發展水準顯著提高,進出口總額達到150億元。

實施農業強區建設行動

爭做成渝腹地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的橋頭堡

加快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讓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斷提高全區發展的協同性整體性。包括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5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1.9:1,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image.png

實施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行動

爭做公共服務跨區域共建共用的橋頭堡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80歲。包括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實施健康中國大足行動、推動教育服務共用、大力繁榮文體事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7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增就業累計5萬人以上,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不斷增強。

image.png

實施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共建行動

爭做川渝毗鄰地區率先合作示範的橋頭堡

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紮實推進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目的地,打造高水準區域協作樣板。包括共推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共建文旅基礎設施網路、共塑區域文化旅遊精品、共促“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共創文旅融合發展機制5項具體任務。

到2027年,成功創建國家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産地”“資足常樂”“石刻之鄉”系列文旅品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建成世界石刻(窟)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示範、巴蜀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全國知名文化創意産業基地。(毛雙 圖片由大足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