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黨建賦能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1-11 15:59:22 編輯:珍珍

重慶市黔江區水田鄉石郎村是該區4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之一,生態和土地資源豐富,産業發展基礎較好,黨員幹部和群眾振興産業願望強烈,由於缺乏統籌引領,該村産業結構單一、市場競爭力弱、産業鏈佈局“缺環”。

為此,石郎村黨支部創新實施黨建引領産業振興“三個三”工作機制,切實發揮黨建在引領産業中的積極作用,切實解決産業誰來領、領什麼、怎麼領的問題,有效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引領産業發展的生産優勢,有效推動黨建+産業“一體化”建設,實現黨建“思想創意、工作創新、産業創質”三創驅動,賦能全村産業佈局日趨合理,産業結構逐漸優化,産業發展狀況逐漸向好,跑出了黨建引領鄉村産業振興的加速度。

image.png

1000多畝羊肚菌、辣椒、烤煙全獲豐收,産值500萬的目標實現啦!羊肚菌集中直播銷售的效果很好,為群眾發放有200余萬元勞務費……村裏群眾的笑臉是越來越多、笑容越來越甜!日前,黔江區水田鄉石郎村黨支部書記張貴澤高興的説,他將帶領村委“一班人”繼續挑起肩上的擔子,努力開枝散葉,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持續用力讓産業強起來、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為群眾帶來更多的好“錢”景。

圍繞“誰來領”

“三全機制”盤活上下“一盤棋”

“除了分紅收入,還能就近在産業基地務工增收,2022年收入近2萬元!”在水田鄉石郎村7組,66歲的村民馬文碧高興的説,收入的增加,得益於支部有力帶領,現在的生活是越過越紅火了。

圍繞誰來領的問題,石郎村堅持支部“全流程”,思想爭先助轉型。該村黨支部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主動適應産業振興模式之變、需求之變和技術之變,以“新思想”引領産業“新發展”。建立黨建促産業振興目標、責任、措施“三張清單”,推動産業發展流程化、流程清單化、清單臺賬化;項目化推進“黨建+産業”工程建設,打造企業、村集體、産業大戶、黨員(群眾)抱團發展産業新模式。2022年引進重慶鴻徠順農業公司與村集體發展200畝烤煙集體經濟,第一年保底分紅3萬元,老百姓土地租金收入2萬元,提供勞務崗位50余個,兌現勞務工資30余萬元。

能人“全上陣”,雙引雙帶鍛人才。堅持幹部引黨員、黨員引能人,黨員帶頭示範、能人帶動發展的“雙引雙帶”模式,以振興産業為牽引,建強用好“兩委幹部”“在家黨員”“本土能人”“在外能人”4支隊伍,以考核激勵、示範帶頭、重點培養、跟蹤服務等舉措,培養和鍛造産業能人,以“人才強”帶動“産業強”。村支部書記2022年帶頭髮展羊肚菌120畝、辣椒300畝、生豬100頭,産值實現500萬元,純收入200余萬元,支付土地租金和勞務費120多萬元。

群眾“全參與”,換羽振翅強動能。支部對標新農村産業發展需要,大力推廣“土地銀行”模式,群眾以土地入股、效益分紅、就近勞務等方式全程參與産業發展,提升群眾參與産業佈局和産業運營能力,開闢增收“新渠道”。村集體向上爭取股改投資金,流轉全村3100畝土地發展脆紅李,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村民以土地入股同時入園務工,推動産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效化發展。

image.png

圍繞“領什麼”

“三園共建”佈局産業“一條鏈”

建設“黨群同心園”,凝聚發展共識。創建“石郎之家”院壩會品牌,定期召開由群眾、黨員幹部和駐村領導參加的院壩會,採取擺龍門陣的形式謀産業、倡發展,以理念轉變牽引發展模式轉變。通過黨建引領,大力推動全産業鏈發展,引入龍頭企業3家,深加工羊肚菌、辣椒等産業,策劃包裝“頤仁”藍莓、“四季”菌菇等特色農産品品牌3個,電商推廣行銷12次,舉辦以羊肚菌為主題的2022年“助力黔江·美味出山”首屆武陵山特色農産品直播節活動,帶動全村7個村民小組400余戶1000余人就近就業,幫扶脫貧戶實現産業增收。

建設“特色産業園”,強化品牌效應。從“選優産業項目、延伸産業鏈條、做響農業品牌”入手,結合實際培育特色産業品牌,同時推行輪作、間作、套作的立體復種發展模式,助推“小産業”帶動“大發展”。當前,已建成3100畝脆紅李、1000畝蔬菜、570畝烤煙、500畝紅豆杉、220畝藍莓、200畝羊肚菌産業基地,推動該村産業呈現“強、精、優”欣欣向榮好局面。“一個園一年發展3個産業,3份收入,常年還提供50余群眾就近勞務,每人平均勞務年收入2萬元,産業園為村裏産業興旺注入了新動力,為我們群眾增收插上騰飛的‘翅膀’,讓我們美好願景變成了‘實景’!”村民馬良高興的説。

建設“田園風情園”,謀劃未來佈局。堅持體系化謀劃、常態化提升、立體式發展,以農業生態産業為基礎,制定了石郎村“七區、一軸、一環”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新版圖,致力打造農旅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以石郎村為核心,帶動全鄉其餘三個村齊頭並進,推動建成“田園風情·清涼水田”美麗新鄉村。

image.png

圍繞“怎麼領”

“三化模式”推動發展“一張網”

“2022年我種植的80畝烤煙,收入30余萬元,還能照顧家庭,和之前在外務工比要強多啦!”石郎村1組村民董學雲介紹説,前些年在外務工,一直想回家創業,但找不到合適的産業,找到産業又擔心技術問題;近年,支部每年組織我們現場觀摩種植技術,及時安排技術員手把手的示範講解大田管理技術、煙葉采收和烘烤技術......完全解決了産業發展技術難題。

在推動産業發展上,石郎村支部實施“功能表化”服務,讓問題解決更有精度。堅持重點服務與平行服務統籌銜接,推行“功能表”式黨員跟蹤服務産業發展模式,大戶(農戶)點單、村社派單、黨員接單、及時消單,群眾遇到産業發展中的難題,由大戶(農戶)提出,村社根據具體情況,指派熟悉情況、工作能力強的黨員深入現場指導解決,問題化解後及時消單。2022年開展産業功能表化服務40余單次,解決需求和技術問題50余個,群眾反響良好。實施“精準化”幫扶,為民服務更有溫度。堅持真心幫、下實功、做實事,與開展黨員“三亮三聯五帶頭”網格化服務群眾活動貫通發力,實施“家家黨員聯、戶戶見黨員”的“1+N”黨員幫扶産業戶(群眾)工作機制,劃分“黨員+産業戶(群眾)”網格30個,10名黨員聯繫産業戶26戶,黨員幹部遍訪群眾2次,及時收集和解決産業戶訴求27個。實施常態化”宣教,以文化人更有力度。以書記講堂、田間講堂、小院講堂、指尖講堂“4小講堂”為載體,“書記講堂”由村支部書記開展鄉村振興講座,“指尖講堂”由鄉村幹部利用微信群宣傳理論,“小院講堂”由鄉村幹部、農村黨員組成宣講隊進大院宣講政策,“田間講堂”由致富帶頭人、産業大戶在田間地頭傳授先進種養殖技術。2022年常態化開展“支部大課、田間小課、院壩新課、網路微課”200余次,不斷將産業發展政策、知識傳達到群眾中去,推動産業戶既懂理論、又懂政策、還懂技術。(段利明 黔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