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重慶城建這十年①丨高新區:匯聚科産城磅薄力量 建令人嚮往的科學智慧之城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28 10:26:18 編輯:黃春雪

編者按:

十載砥礪前行,十年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也是重慶城鄉建設飛速發展、城鄉樣貌不斷迭新的十年。10月25日起,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中國網新重慶推出“非凡十年城建答卷——2022年共話重慶城市建設這十年”專題欄目,全方位多層次地講述和展示重慶城鄉建設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本期報道:重慶高新區


十年砥礪,重慶高新區圍繞“項目建設年”“項目攻堅年”主題,“一人當十人用、一天當三天干”,緊扣科學家需求、創業者需要,在“科”“産”“城”上下功夫,助力重慶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書寫重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一路追江趕海,接續砥礪奮進,交出“非凡答卷”。

以非常之勢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科技創新是建設西部(重慶)城的初心使命。重慶高新區建設局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提速大裝置、大院所、大平臺建設,加快科技轉化,積蓄創新動能。

image.png
微電子産業園

與形勢賽跑,搶抓科技設施佈局。組建工作專班,優化建設服務,金鳳實驗室、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等25個科創項目建成投用,超瞬態實驗裝置、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等197個項目加速推進,協調推進北大數據院、重慶工業設計中心等43個校地院地合作項目落地,打造創新資源“強磁場”。

與發展賽跑,引導産業轉型升級。發揮大學城科教資源優勢,出臺建築業激勵政策,加速建築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建築企業綠色化、智慧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設重慶首個500億級現代建築總部基地,引導建築行業全産業鏈集聚發展,2021年註冊地建築業産值較2019年增長150%以上,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走出以科促産“新路子”。

與時間賽跑,推進“雙碳”目標落實。加強政策、標準、産業引導,推行綠色施工,建設智慧工地,創建市級揚塵控制示範工地40個;加強綠色低碳建材使用,實施裝配式建築項目19個約235萬方;提高建造過程綠色節能水準,實施綠色建築項目97個約795萬方(執行率100%),達標建設海綿城市約25平方公里,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下非常之功 建設品質生活“樣板區”

科學城建設之初,存在城市功能不全、路網不密、環境不佳等問題。重慶高新區建設局吹響城市建設“衝鋒號”,著力完善城市“交通網”“設施群”“服務圈”。

image.png
坪山大道

在交通建設方面,高新區搶抓發展機遇,爭取國家、市級重大交通項目落地,統籌産業佈局、人口密度、功能設施,加強項目謀劃精度、協調力度、投資強度、開發熱度、建設速度,推動成渝中線、渝昆高鐵開工,完工通車高快速路261公里、骨幹道路132公里,建成“7橋17隧”,構建對外交通新格局。打通“斷頭路”,暢通“微迴圈”,“六橫六縱兩環”骨架路網初具雛形,15、27號線33公里軌道建設加速推進,展現城市內部交通新面貌,實現“10分鐘直通西站,40分鐘至江北國際機場,1小時主城都市區通勤,2小時成渝雙城經濟圈覆蓋”。

為了完善城市功能,高新區高標準設計建設全戶內變電站,推動電力線纜下地遷改,促使區域供電可靠性達99.999%。新建改造污水處理廠5座,完成老舊管網改造46.8公里、雨污水管網新建206公里,補齊功能“短板”,豐富城市“內涵”。新建5G基站2300個、通信管網227公里,實現建成區5G全覆蓋。建設綜合管廊23.2公里,滿足能源、電力、通訊、供水的傳輸需求,建成中心城區首個自動駕駛示範段項目,開放自動測試道路41公里,打造未來智慧城市。

image.png
南山汽車公園

為進一步改善高新區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高新區堅持“房住不炒”,支援合理購房需求,房地産開發投資金額、銷售面積年均增速超20%。有序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恒大未來城成為全市首批“恒大系”復工項目。建設科學城國際人才社區,多渠道籌集2.8億元資金,新改建人才公寓項目14個、房源10008套,“築好巢、引鳳棲”。建成科學城巴蜀中學等9所學校,提檔升級3所基層醫療機構,建成70公里綠色慢行道,合理佈局國際社區、商業商務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街道公共服務圈”“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強內涵、潤萬家”。

使非常之力 提升投資環境“吸引力”

對標國際一流,積極爭取重慶市有關改革、政策在科學城先行先試,打好服務“組合拳”,營造優質“軟環境”。

image.png
重慶全市首個交地即開工

高新區深化工程建設領域“放管服”改革,重慶全市首推“交地即領證”“交地即開工”等改革,建立“1+3+8”幫辦服務機制,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由135項減至100項,審批時間平均壓縮至30個工作日內,全流程審批提速50%以上,打造“近悅遠來”營商環境。

實施重大項目全週期服務,建立“項目長制”、紅黃藍綠“四色”督導制,健全“委領導聯繫幫包、部門單位協調幫扶、服務專員全程幫辦”工作機制,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用地、交通導改、水電氣汛等問題,實現63個項目提速,最多提速170天。讓優質項目與企業引得來、落得快、發展好。

圍繞“一心兩翼”啟動建設區,加快建設科學谷、科學會堂、對外合作交流中等合作交流平臺,加速完善西永綜合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對外開放平臺,打造科學城形象對外展示“窗口”,體現城市“國際范”“科學魂”“人文韻”。(彭會/文 圖片由重慶高新區建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