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三變”領航 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13 16:30:20 編輯:李柯佑

登記、簽字、發放分紅……日前,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河中村村民歡聚一堂,分享今年上半年的收穫。得益於集體經濟産業強勁發展勢頭,河中村今年已累計收入近13萬元。

“能過上如今的幸福生活,要感謝黨的好政策。”見證了河中村的一點一滴變化,村民陳孝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道出自己的想法,“上什麼項目、怎麼發展,大夥兒一起商議、一起幹,我對河中村産業前景很有信心。”

陳孝良口中的“好政策”,正是該村實施的“三變”改革。

2018年,河中村搭乘“三變”(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的“東風”,圍繞“‘三變’+農旅”融合發展主線,探索出了“三變改革+十股”的利益聯結模式,以土地入股、房屋入股、基礎設施入股等10種股權方式,既讓村民在自家土地上領工資、在多種渠道中取得效益,也為企業入駐鄉村提供了新方案。

吃過晚飯,村民們不約而同來到河中島“稻田藝術劇場”,或伴隨音樂跳起廣場舞、或攜手漫步林間小道,發自內心的幸福溢於言表。

“而兩年前,這裡僅是一片寂靜的稻田,除了農忙時節,很少有人過來。”陳孝良由衷感慨道,“現在經過村集體的打造,稻田‘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開放的人文空間,不僅環境優美,而且設施齊全,大家都把這裡當成集體活動的中心。”

這樣的改變,還得從稻田旁的民宿説起。

順著陳孝良手指的方向,走進一棟紅色建築——“稻裏趣築”民宿,新修的樓房乾淨明亮,客房內各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院壩裏種滿了各種花草,受雇村民力良華正在給植被修剪枝條、澆水。

“今天有個企業來搞團建,6間房全都預訂完了,我得趕緊把房間收拾出來。”力良華在二樓的客房,一邊介紹,一邊整理房間。她表示,僅這個月營業額就達8萬元。

河中村黨支部副書記李仕友表示,“三變”改革過程中,河中村探索運用“保底+分紅”的方式,鼓勵村民用閒置房屋入股,村集體出資裝修後再招商運營。“稻裏趣築”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李仕友説,“‘稻裏趣築’民宿曾是閒置農房,幾年前,屋主雷久亨以閒置房屋20年使用權,折價10萬元入股村集體民宿項目,每年保底分紅5000元。”

隨著民宿的開業,一旁的稻田也跟著熱鬧了起來,修建人行便道、涼亭廊道……“稻田藝術劇場”應運而生,實現了集體有收入、村民有分紅、鄉村有人氣的多方共贏。

“‘稻田藝術劇場’的修建,不僅是為了方便村民,更是為了引來遊客,留住遊客,從而走上以旅興農的集體經濟發展之路。”李仕友指著“稻田藝術劇場”上巨大的蝴蝶標識説,“就像這個,幾乎每位來此的遊客都會與這只蝴蝶合影,它也成為河中村旅遊的又一張‘名片’。”

民宿産業,只是河中村發展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河中村還利用島上資源,組織村民大力發展枇杷、桂圓等水果産業,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産業發展助力。

“從前村民銷售枇杷、桂圓,大多靠肩挑背磨運出去,或者由商販統一收購外銷,雖然産量高,但效益卻一般。”李仕友説,“如今,村集體投入資金,不斷完善配套設施、申報綠色産品認證、設計統一包裝,既方便産品‘走出去’,又幫助遊客‘引進來’。”同時,河中村還把村民組織起來,舉辦水果採摘節等活動,擦亮農旅融合發展名片。目前僅是發展水果産業,便能帶動村民每年增收90余萬元,村集體增收2萬元。

這樣的“甜頭”還有不少。如河中村採用運營與固定資産投資剝離的發展模式,將河中島廣場、草坪等景觀設施使用權入股,引進北京道可道團隊合作發展農耕研學項目,實現每年分紅收入3萬元;集體經濟融資20萬元,入股重慶百合益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共同生産、開發旅遊紀念品,約定村集體每年保底收益4.8%,利潤分紅不少於3.6%……

在“三變”改革的引領下,河中村盤活了“閒置資産”,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先後成立了榮昌區河中島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榮昌區河中村産業經濟發展協會、重慶河中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三才土地流轉股份合作社等,發展了旅遊開發、土地流轉、民宿經營等多個項目。去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

如今,放眼河中村,果園裏棵棵果樹正養精蓄銳等待碩果豐盈,平整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裏高粱正隨風起舞,乾淨整潔的鄉村小道與一個個生機勃勃的産業相襯,處處激蕩著農旅融合的鏗鏘鼓點。(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