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匯聚新時代三千名流 推動産業與人才雙向奔赴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13 16:30:20 編輯:珍珍

人才是服務發展的第一資源。抗戰時期,以老舍、梁實秋、候光炯等為代表的各界名流、學者、作家、科學家“三千名流”匯聚北碚,讓北碚成為抗戰時期大後方“文教堡壘”。近年來,北碚區統籌推動人才與産業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以産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産業,加快打造具有北碚辨識度的人才工作品牌,努力形成“新時代三千名流”的産業與人才雙向奔赴生動場景。

壯大人才隊伍,為産才融合提供智力支撐

“我們帶著産業創新團隊落戶北碚,除北碚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外,就是看重北碚相對成熟的人才政策體系”。浙江喜爾康智慧家居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黃超説。據了解,該項目是通過“雙招雙引”小分隊機制引進北碚。

近年來,北碚區以新時代“三千名流”所有計劃為牽引,迭代升級實施“新縉雲英才”培育計劃,建立完善“雙招雙引”機制,設立了16個“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聯絡部,引進高新産業人才和高校畢業生2300余名。

同時,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抓手,強化區域聯動、校地合作,與綿陽、巴中、巫山等地建立人才協同發展合作機制,依託環西南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強“人才聯盟”,引進200余名兩地各類産業“飛地”人才,達成合作30余項。

關注人才成長,為産才融合注入活力

今年以來,北碚區高品質開展卓越工程師半島項目建設工作。該項目是集教育培訓、會展競賽、産業孵化、國際交流於一體的工程師創新生態項目,是北碚區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的實際行動。

與北碚區率先簽訂卓越工程師半島合作協議的西南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以本次簽訂共建綿陽雲上大學城和卓越工程師雲端學院為契機,助力卓越工程師半島項目成為高層次人才培育地、成果孵化搖籃、校地校企智力輸出平臺”。

為了給人才搭建平臺,北碚持續舉辦了“重慶英才·縉雲茶會”“獅峰論壇”“天生創享”等品牌沙龍60余場,定期召開政企面對面親清懇談會,現場辦理解決企業在人才、就業等方面的問題20余個。

同時,建強人才産業鏈條,用好重慶首個數字經濟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和數字經濟人才培訓、實訓、認證三中心,集聚數字經濟龍頭企業20家,引進數字經濟領域緊缺人才1371人,舉辦各類活動13場,提供就業服務2.6萬餘人次。

優化人才生態,為産才融合保駕護航

為精準服務人才,北碚區實行了黨委聯繫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聯繫對接近500名專家人才,常態化提供人才生活、事業等關心服務。

同時,北碚區還建立數字人才庫,對人才實施動態管理,通過人才數字化管理平臺,持續優化人才辦事流程,實現人才一口進、一併辦、一網通。此外,北碚區還新打造青年人才驛站5處,新投用900余套人才公寓,為青年人才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參與了多次北碚人才親清懇談會,企業走上發展快車道的華虹儀錶負責人胡波説:“沒想到區級相關部門領導為我廠擴大生産、提質升級的事兒召開了這麼多場次協調會,僅用一個多月,就敲定了項目用地並完成簽約,服務真是給力。”(齊宏、蔣颺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