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奮鬥 創造幸福生活——重慶市社會各界熱議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5-30 10:03:46 編輯:珍珍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必須有新舉措新作為。

  “深入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深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深入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工作的重點舉措,讓重慶未來發展有了更明晰的奮鬥目標。我市社會各界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腳踏實地不懈奮鬥,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酉陽縣何家岩村駐村第一書記周繼榮:

  延伸“花田貢米”産業鏈,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5月29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岩村“花田貢米”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插秧。層層疊疊的梯田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來此采風。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鄉村産業,貫通産加銷,融合農文旅,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這讓我們村延伸‘花田貢米’産業鏈信心更足。”何家岩村駐村第一書記周繼榮説。

  花田鄉是我市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之一。何家岩村位於花田鄉萬畝梯田核心區,被譽為“貢米之鄉”。近年來,何家岩村立足核心梯田資源優勢,發展種植“花田貢米”的高山梯田,目前種植規模已有6000余畝。

  圍繞“花田貢米”,何家岩村打造了360度臨崖全景梯田景觀,不斷延伸其産業鏈,推動全村農文旅融合發展。全村建起了20余家農家樂,村民們不僅種地賺錢,還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周繼榮介紹,未來何家岩村將圍繞“花田貢米”梯田以及生態草原、賞星基地、民族村寨等景點,申報國家4A級景區,從而進一步推動全村農文旅融合發展,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海庭:

  實施“三大計劃”,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5月29日,市民張萍與兒子走進位於三峽廣場的紅岩城市書房,免費借閱《紅岩》《紅岩家書》等書籍,度過一段充滿書香的週末時光。

  “黨代會報告提到,要‘深入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持續抓好文化強市建設’,這讓我們宣傳文化戰線工作者深受鼓舞。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幹工作的方向更清晰了,完成使命任務的信心也更足了!”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海庭説。

  作為文化強區,沙坪壩區向來重視文化建設,紅岩城市書房就是生動例證。目前全區已建成9個紅岩城市書房,藏書近6萬冊,每年直接服務讀者20萬餘人次。

  沙坪壩區將加快建設“四個示範區”,其中在建設“文化傳承示範區”進程中,將大力實施“文化保護、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發展”三大計劃,竭力抓好“紅岩精神綻放風采、歷史文脈賡續傳承、精品力作推陳出新、群眾文化豐富多彩、文旅融合深度推進、文化軟實力全面提升”六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5年創成國家級文旅品牌5個,文化旅遊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形成“潮涌嘉陵·風動歌樂”生動局面,為文化強市建設繪就“沙坪壩拼圖”。

  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幹部張正玲:

  鞏固水環境改善成效,讓群眾感受重慶河湖之美

  5月27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幹部張正玲看完黨代會開幕直播後,在朋友圈寫下一段感想:“當看到昔日臭水溝變為群眾稱讚不絕的幸福河,並成為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心中特別地欣慰。”

  過去5年,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達到Ⅱ類,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看過的河流越來越清,走過的兩岸越來越綠。”張正玲説,經過數年來的深度治理,岸綠水清的畫面越來越多。

  張正玲日常監管的河流有8條,其中4條重點河流上設8個國控斷面,瀨溪河、臨江河曾經是難啃的“硬骨頭”,現在都已煥然一新。她現在牽掛最深的大陸溪河,也錨定“保四爭三”目標:在穩定達到國考Ⅳ類水質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力爭“十四五”末提升至Ⅲ類水質。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們將持續鞏固水環境改善成效,讓人民群眾更直觀地感受到重慶河湖之美,實實在在享受到生態紅利。”張正玲説。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隋江東:

  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更舒心更省錢

  5月27日中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隋江東瀏覽了黨代會相關新聞後,在朋友圈寫道:“我們的分級診療、日間手術、腫瘤防治體系建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讓病人好看病、看好病。”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持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更舒心、更省錢。”隋江東介紹,重慶人看病就醫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病人為了找到好醫生看好病,很可能需要全國跑,有的病人為了放療還必須從區縣到中心城區醫院來,現在國家大力發展分級診療,讓病人在家門口就能治病、看病。

  看病方便了,也更便宜了。通過藥品集採等方式,多種以前被稱為“天價藥”的腫瘤治療藥物大幅降價,加上醫保政策,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了。

  這些變化,也給了隋江東更多信心:“我會繼續做一個好醫生,做好本職工作。”

  重慶長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晴:

  通過城市更新提升,打造更具特色的文旅街區

  5月29日,渝中區戴家巷崖壁步道上,不少市民和遊客正興致勃勃地遊覽、拍照。4年前,渝中區在戴家巷片區啟動城市更新項目,拆除違法建築,擴寬階梯巷道,新建崖壁步道。經過精心“梳粧”後,這一片區煥然一新,去年投用不久就成為遊客熱捧的“打卡地”。

  “黨代會報告描繪了未來五年重慶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要‘深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這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也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負責戴家巷老街運營管理的重慶長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晴,深感重任在肩。

  目前,戴家巷正在積極申報國家首批城市更新示範項目,未來將在繼續完善街巷肌理、建築形態等後續工作基礎上,充分利用綜合型沉浸劇場等,做精做細沉浸式文化體驗業態,打造更具個性特色的文旅街區。秦晴表示:“我們將讓更多人在這裡感受新舊文化融合的魅力,在戴家巷能停得下腳步,看得見歷史,感受重慶‘母城’獨特的街巷文化,留住城市的記憶,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廖雪梅、 蘇暢 、韓毅、郭發祥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