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國共産黨重慶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報告——今後五年工作的重點舉措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5-30 10:05:47 編輯:珍珍

1 深入推動産業優化升級,不斷壯大實體經濟

堅持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方向,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加快培育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

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進一步完善産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壯大一批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步伐,繼續高標準辦好智博會,讓智慧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

製造業是重慶經濟發展的家底,實體經濟是構築未來優勢的根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是一項拼意志、拼定力的任務。我們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心無旁騖把現代製造業搞上去、把實體經濟發展好!

2 深入推動創新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創新支援力度。爭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加快匯聚優質創新資源,高水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高標準建設兩江協同創新區,高品質建設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統籌抓好各級各類高新區、經開區和産業園區創新發展。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開放合作。

加快建設全國重要人才高地,深入實施重慶英才計劃,讓更多人在創新創造中奉獻價值、成就夢想。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們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讓科技創新“關鍵變數”成為重慶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讓“近者悅、遠者來”成為重慶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的響亮品牌!

3 深入推動川渝全方位合作,攜手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

紮實抓好雙城經濟圈建設各項重點工作,打造高水準區域協作樣板。

推進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都市“雙城”聯動聯建,更好支撐引領雙城經濟圈高品質發展。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速建設軌道上的經濟圈。

推進産業發展協同協作,聯手打造世界級現代産業集群。

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用,實施更多“川渝通辦”事項。

推進生態環保聯建聯治,共同守護好美麗的巴山蜀水。

推進改革開放共促共進,深化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推進毗鄰地區合作走深走實,更好促進雙圈互動兩翼協同。

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是重慶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機遇。我們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推動成渝地區加快形成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更好地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4 深入推動城市更新提升,大力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

紮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做大做強“一區”、做優做特“兩群”。進一步實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

增強重慶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在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現代大都市中更好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增值轉化的實現路徑。

推進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城鄉協同發展,打造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新標桿。全面完善基礎設施網路,夯實重慶現代化建設硬支撐。

城市更新提升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是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要促進各片區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協同發展,讓“一區”和“兩群”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讓全市人民共用更多發展紅利!

5 深入推動鄉村振興,精心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力抓好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供給。

堅決守住耕地保護底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發展鄉村産業,讓農民有活幹、有錢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建設平安鄉村。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推動“三社”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鄉村振興是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城市更新提升是重慶發展的最強動力,城鄉融合是重慶發展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營造宜居宜業宜遊良好環境,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

6 深入推動高水準改革開放,充分激發高品質發展動力活力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統籌推進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和制度型開放,拓展出海出境大通道綜合功能,推動各類開放平臺提檔升級、協同發力。

提升開放型經濟品質,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文章。

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讓重慶成為投資發展的沃土、創業興業的熱土。

改革開放是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招。重慶靠改革開放贏得今天的發展,也必將靠改革開放創造明天的輝煌。我們要保持敢為人先的闖勁、海納百川的胸懷,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提升開放水準,不斷為重慶高品質發展增添新活力、開拓新空間!

7 深入推動綠色發展,進一步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突出抓好治水、育林、禁漁、防災,做好三峽庫區後續工作,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美景永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積極穩妥做好“雙碳”工作,大力推進産業綠色發展,全面增強經濟發展綠色動能。

推進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建設,打造“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

積極培育生態文化,讓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蔚然成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重慶這方山水是對得起我們的,我們也一定要對得起這方山水。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變革,讓綠色成為巴渝大地最亮麗的色彩!

8 深入推動民生改善,切實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

持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更舒心、更省錢。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愛幫扶。

加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完善住房市場和保障體系,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共同富裕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為人民幸福而奮鬥。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我們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工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讓全市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9 深入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持續抓好文化強市建設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健全理論學習、研究闡釋和宣傳普及工作體系。

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住管好各類陣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深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明新風滿山城。

保護傳承好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統戰文化和移民文化,讓歷史文化活在當下、服務當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做大做強文化産業。

重慶是一座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長嘉匯”源遠流長,“三峽魂”雄闊壯美,“武陵風”絢麗多彩。我們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行千里·致廣大”的人文精神,以文鑄魂、以文化人,為重慶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10 深入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重慶

毫不放鬆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接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加強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夯實社會安全穩定基礎。

深化平安創建活動,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依法嚴密防範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穩定工作寧可百日緊、不可一日松。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

11 深入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推進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堅持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支援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積極發揮作用。

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高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水準。

推動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民主凝聚人心,法治護航發展。團結就是力量,奮鬥創造未來。我們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不斷唱響團結奮進的時代旋律,共同把重慶的事情辦得更好!

(報告整理:記者  羅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