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川流不息,革命精神代代相傳。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也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英烈故事,傳承英烈精神,2021年,重慶銅梁區委宣傳部批准了區融媒體中心攝製銅梁籍紅岩英烈楊虞裳的文獻紀錄片的立項申請。經過長達一年的辛苦採訪攝製,文獻紀錄片《滿天晴雪映梅花——紅岩英烈楊虞裳》順利交付審片。
這部文獻紀錄片由銅梁區委宣傳部作為出品單位,區融媒體中心、區電視藝術家協會和區黨史地方誌研究中心聯合攝製,總共60分鐘,分上下兩集。導演劉佔國是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紀錄片導演、製作人,是銅梁區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重慶市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理事,曾參與主創《劉雪庵》《大後方》《品鑒》《記住鄉愁》《劉少奇軍事生涯》《破曉——重慶解放密檔》《夢圓千年脫貧路——重慶市脫貧攻堅紀實》等在全市乃至全國産生良好反響的重要紀錄片,作品數十次獲得全國性獎項,是活躍在重慶紀錄片創作陣營裏的一員大將、一員老將。
《滿天晴雪映梅花——紅岩英烈楊虞裳》主要講述了銅梁籍革命烈士楊虞裳的故事。楊虞裳出生於1919年,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黨內化名“艾英”。他曾先後擔任中共重慶城區區委委員、銅梁縣委書記、北碚中心縣委書記、萬縣中心縣委委員、下川東地工委委員、下川東遊擊縱隊代理政委、開縣工委書記,先後組織和發展所領導區縣的中共地下黨組織,挽救了因“奉大巫起義”失利而瀕臨崩潰的下川東遊擊隊,發動了開縣“三二九”運動。他為保護和壯大中共地下黨組織、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作出了巨大貢獻。
楊虞裳的家庭背景極為特殊,兄弟姊妹6人中有5人都是中共黨員,大哥楊德培、三哥楊德進、四哥楊德存(即楊虞裳)都在20世紀30年代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先後擔任重慶市所轄幾個區縣的縣委書記和縣委委員等重要職務。尤為可嘆的是,楊德培、楊德進、楊虞裳都犧牲在重慶解放之前,且都犧牲在了與國民黨反動派做鬥爭的工作崗位上,可謂一門英烈、浩氣長存。
1948年6月,因叛徒出賣,江竹筠和楊虞裳、榮世正等先後在萬縣和開縣被捕。在歌樂山渣滓洞監獄,他經受了各種酷刑,但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為鼓舞獄中革命者的鬥志,楊虞裳和難友發起“鐵窗詩社”,其中的代表詩作深刻體現了楊虞裳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堅強的革命意志,更抒發了一位共産黨人對革命必然取得勝利的渴望和信念。
1949年11月14日,在11·27大屠殺之前,楊虞裳、江竹筠等30位共産黨的重要人物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押往重慶歌樂山電臺嵐埡殺害,楊虞裳犧牲時只有30歲。
為了完整呈現楊虞裳烈士短暫卻輝煌的一生,以劉佔國同志為核心的攝製組成員從零開始,“我們像虔誠的小學生,去找、去學、去聽、去看,希望讓自己的大腦吸收、容納更多更新的東西,拍出讓大家滿意的作品”。劉佔國介紹,在立項之初,手裏關於楊虞裳的文字資料只有不到100字和一張模糊不清的照片。
因為,當時的楊虞裳和他的同事、戰友們,都是在秘密戰線工作,歷史背景註定了關於他們這些英雄、英烈的記載極少,也註定了這次創作難度巨大,只能潛入史海深處,一寸寸去打撈那不知深藏何處的一粒粒金砂。
在一年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認真對中共黨史的記載和見證者的回憶文獻進行梳理,克服資料稀缺、史料簡單的困難,先後到南京、四川和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以及相關區縣,廣泛收集珍貴文物和史料;採訪黨史專家、紅岩英烈的後代、楊虞裳的親屬和學生等親歷者和見證者;拍攝散落分佈在各地的革命遺址,集中拍攝紅岩渣滓洞監獄陳列館等遺址遺存。
劉佔國表示,他非常感謝每一位專家和知情者、經歷者對紀錄片拍攝的大力支援,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幫助,片子採訪拍攝才會進展順利,其中最讓他感動的是紅岩聯線對攝製組的支援。
當時,根據拍攝需要,要拍攝楊虞裳等英烈在獄中鬥爭的幾場情景再現,必須到監獄裏去實景拍攝,可大家都覺得難度很大,因為連參觀人員都只能在樓下參觀,何況攝製組的一群人呢?
沒想到,紅岩聯線對此事大力支援,正是他們對革命英烈的尊敬和禮遇,攝製組成功進入到了渣滓洞監獄陳列館,成功將楊虞裳等英烈在國民黨慘絕人寰的摧殘中依然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堅持鬥爭的英雄形象再現了出來,並莊重呈獻給了廣大觀眾。
4月27日下午,《滿天晴雪映梅花——紅岩英烈楊虞裳》審片會在銅梁舉行。黨史專家、紀錄片專家、親屬代表、主創團隊以及銅梁區電視藝術家協會部分會員共同審看了該紀錄片,與會專家對該片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這一部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紅岩精神的優秀文獻紀錄片,並就該片的真實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進行了深入研討。
“我看完這個片子,總的感覺拍得非常嚴謹,非常精彩,非常震撼,極富衝擊力、感染力和感召力。”革命烈士楊虞裳的侄子、81歲的老人楊繼培激動地説,這部紀錄片完全追蹤了以他四叔為代表的革命者的歷史足跡,反映了他們的革命生涯,沒有虛構,沒有拔高,這就是一部文獻紀錄片應有的嚴謹態度。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塞聲説,紀錄片《滿天晴雪映梅花——紅岩英烈楊虞裳》是一部意義重大、卓有成效的文獻紀錄片,是對紅色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譜係內涵。主創者採取了多種紀實手法,讓楊虞裳這位不被人熟知的銅梁先烈,第一次較為完整地呈現在螢幕上,血肉豐滿、性格突出、精神彰顯、感人至深。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文博研究館員朱軍説,這部片子對紅岩英烈故事進行了集中挖掘講述,表現出極強的文化自信,總體效果很好,特別是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史資料,拍攝手法十分嫺熟老道,體現了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欣賞性,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看完該片,我有很多感慨,特別是給我們在紅色題材的創作上帶來了諸多啟示。”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中廣聯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陳宏説,片子挖掘了楊虞裳大量生動鮮活的細節,還原了一個理想堅定、情感充沛和勇敢智慧的英雄形象。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豐滿、情景再現栩栩如生,視聽語言可謂美輪美奐。如果全中國每一個市、每一個縣、每一個鄉都尋找、喚醒、重塑自己土地上的紅色英雄,那將使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係更加具有貼近性、豐富性,也將匯聚和構建起關於共産黨人精神譜係宏大而豐富的影像工程。
重慶市文旅委廣電節目處處長李彤説,這部片子前期選題好,後期拍攝製作精良,“60分鐘看下來,十分吸引人,線索清晰,內容豐滿,節奏緊湊,細節刻畫到位,是一部優秀的電視作品,有史料價值和重要意義”。
審片會上,還有來自重慶廣電集團(總臺)、重慶記協、重慶電視藝術家協會和北碚區、開州區以及重慶傳媒職業學院、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影視融媒體學院的專家學者對該片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提出寶貴意見。
導演劉佔國表示,這次審片會結束後,將按照各位領導、專家的要求和意見,繼續做好本片的精調修改工作,爭取把本片做成一部賡續紅色血脈、講好重慶故事的精品力作,為歷史存真,給時代寫照!( 謝鳳 張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