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重慶看發展】璧山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8 17:09:44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鳥瞰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

璧山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重慶主城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承擔著傾力打造全市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先行區、高新技術産業集群生成示範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大健康産業集聚區、航空門戶樞紐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璧山區在黨中央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重慶)科學城和重慶新機場建設機遇,加快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奮力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譜寫璧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比亞迪動力電池研究院……在璧山,扎堆出現的研究院給時處創新引領突破期的璧山注入強勁動能,打造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璧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優生態、建平臺、聚人才、興産業”,從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開局起勢,到大學城西區、科創小鎮、創新生態社區應運而生,再到重慶中醫藥學院開工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成為新的名片,全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image.png
璧山國家高新區吸引了眾多企業集聚。

優生態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

2020年10月,重慶大學城(璧山)雙創生態社區作為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的“升級版”正式投用。這個總規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集科研、孵化、展覽、製造、生活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社區,為科研工作者、創新創業者提供了科技、人文、産業、自然等相互交融的發展空間。

“在生態社區內,我們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生態,構建幫助人才專注于科學研究的人才生態,聚合科技創新平臺的研發生態,催生促進科技成果快速孵化落地的産業生態,形成從種子基金到産業引導基金全鏈條的金融生態。”璧山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科技創新的良好生態,進而持續優化創新環境,促成了眾多創新資源在璧山加速集聚。

過去的幾年,璧山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著力引進技術領先、産業化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針對主導産業、特色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技術約束明顯的領域和環節,構建起完善創新生態。數據顯示,璧山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至3.2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86件,研發機構數量達249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1%。

據了解,在營造人才近悅遠來生態方面,出臺“人才政策十條”等20余項制度措施,發揮“前沿飛地+高校聯絡站”引才平臺效能,推出高端人才“人才管家”機制,全區人才資源總量突破8.5萬人,累計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3465名。在打造財稅金融良好生態方面,推出“助保貸”“銀政通”等“八大資金池”,建立政府投資基金,開發運作區信用金融平臺,幫助620家次企業獲得貸款50.7億元。在構建服務精準供給生態方面,深化“企業吹哨、部門報到”互動機制,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審批代辦專員”制度,每年發行額度800萬元的科技創新服務券,打通智慧財産權快速審查通道。

image.png
建成投用的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

建平臺 創新成果加快轉化

從2019年落戶璧山後,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性能晶片”研發為基礎牽引,發展新的功率半導體技術、先進智慧感知技術和高效能量轉換與控制技術,併為航空航太、國防裝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提供産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去年公司取得的訂單超1億元!”公司負責人陳顯平介紹,目前,碳化矽功率器件研究成果已走向成熟的市場化,申請了智慧財産權20余項,年均實現産值超3000余萬元。

無獨有偶,重慶峰極智慧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熊小伏在電力領域擁有多個專利,他帶領團隊來到璧山後,在區應急局的協調幫助下,將企業的智慧用電新産品應用到老舊小區居民家中,有效發現300余起電線隱患,助力企業迭代産品、開展示範應用。

同樣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在璧山還有不少。華創研究院有限公司、鼎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年來,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誕生發明專利200余件,成功孵化高科技企業21家、獲得訂單超3億元。

這些都是璧山創新平臺建設結下的碩果。幾年來,該區構建起“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成果孵化全鏈條,培育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部級星創天地1個;支援社會多元力量興辦創新創業綜合體,引育創業黑馬、中關村e谷(璧山)智創中心等孵化平臺12個,力合清創等3家孵化器獲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在孵企業團隊累計達463家;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已入駐科創團隊31個,研發投入4.1億元;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完成1203件全球有效智慧財産權提案,獲評全市第七個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比亞迪動力電池研究總院和軌道交通總部致力於綠色出行技術研究,具有全球領先水準的“刀片電池”實現量産,全國首條無人駕駛“雲巴”投入運營。

image.png
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

聚人才 創新動力不斷夯實

2019年,65歲的陳錦被良好科技創新環境所吸引來到璧山,作為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的帶頭人,開始“二次創業”。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的陳錦説,近年來,璧山通過打造科研、實驗、生産條件優越的産業生態環境,山綠、水清、景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醫療、教育、交通等生活配套便利的民生生態環境,讓人才“近者悅、遠者來”,以研究院為例,目前已集聚高端科研人才200余名,獲批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像陳錦這樣在璧山幹事創業的人才數不勝數。“來了就是璧山人。”過去幾年,璧山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持續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具體而言,先後制定實施“千人引才計劃”“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行動計劃”等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人才“引育用留”的“全鏈條”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創設“璧玉計劃”品牌IP,辦好“科技活動周”、“重慶·璧山英才大會”、“百名專家(博士)璧山行”等活動;優化人才服務,開通人才卡“一卡通”服務,精準對接8000余人次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需求,投用人才公寓1400套,協調解決200余名人才子女入學問題;評選“璧山英才”48人、“璧山工匠”16人、“企業創新型人才”129人,3名人才、4個團隊入選“2021重慶英才計劃”。

image.png
藍黛公司生産車間工人正在組裝變速器

興産業 創新高地強勢崛起     

走進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生産車間,長96釐米、寬9釐米、高1.35釐米的單體電池,通過陣列的方式在智慧機器人的操作排列在一起,像“刀片”一樣插入到電池包裏面。“自2019年智博會上與璧山簽約後,政府支援保障到位,項目得以迅速推進,‘刀片電池’也于前年在璧山正式量産,現已向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開放共用。”弗迪電池公司負責人介紹説。

如今,璧山正迅速集聚起像比亞迪汽車動力電池生産項目、康佳半導體光電科技産業園等一批高科技項目和企業,高新技術産業集群正迅速生成、創新高地正強勢崛起。

事實上,像比亞迪、康佳等龍頭企業的到來並不是特例,因為璧山早已佈局推動現代工業集群化發展。過去幾年,璧山依託中國兵裝、比亞迪、康佳等龍頭企業,打造智慧裝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大健康四大産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産值佔比均達到35%。完善“科企—高成長科技企業—高企”梯式培育路徑,累計培育科技型企業1462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301家、躍居全市第5位。         

與此同時,璧山還加大強鏈補鏈力度,集聚新能源汽車上下游配套企業500余家,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規上工業産值實現391.8億元。圍繞“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引進以中科曙光、腦陸科技、上海白盒子、恒渝光刻膠等為企業,推動形成上游原材料—晶圓製造—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的半導體全産業鏈,半導體産業集群規上工業産值實現178.8億元。

image.png
技術人員在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研發新産品。

“下一步,我們講落實科技自立自強要求,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在更廣範圍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活力,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璧山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何靜怡、熊浩、李柯佑/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