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1 17:03:34 編輯:珍珍

近年來,重慶市渝中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區委人才工作會議部署,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渝中人才工作,厚植人才發展沃土,為建設“四化”現代都市、打造“四區”首善之地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渝中歷來就有愛才如寶、求才若渴的優良傳統。近年來,渝中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持續推進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行動計劃,廣開進賢之路,海納百川聚英才,築巢引鳳聚群賢,營造出“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跑出了人才引領發展的“加速度”,為推動渝中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示範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渝中區共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76人。評選兩批“渝中英才”59人,其中,2人獲首屆“重慶傑出英才獎”。173人、11個團隊入選“重慶英才計劃”。日益壯大的人才大軍必將進一步支撐引領渝中高品質發展。

構建強磁場 

以産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産業

在渝中沃土生根發芽的途作林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途作林傑”)于2021年入選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是重慶市入選企業中唯一的大數據智慧化科技型企業。途作林傑現有員工400余人,6名博士,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佔33%,是當之無愧的吸引人才的“強磁場”。

“想要吸引人才,首先是做好自己。”途作林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倫華告訴筆者,成立至今,途作林傑已取得100多項自主研發專利,開發智慧城市雲計算三維服務平臺等20多種高新技術産品,擁有軟體開發和系統整合等29種資質,在城市管理、水利、軍民融合等方面累計完成2000多個項目,這些都是公司吸引人才的“本錢”。

而吸引人才的“本錢”其實也是來源於人才。湯倫華説,除了招聘的途徑,途作林傑還與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同完成項目、培養人才,為公司取得的成績、整個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和支撐。

其實,在渝中,所有産業鏈上的企業都如途作林傑一般,人才與企業相互促進,相互成長,形成了以産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産業,産業升級與人才集聚“雙螺旋”上升的“磁場效應”。

如今,渝中區圍繞總部經濟及重點産業,打造“産業+人才”模式,將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已經形成了産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資訊鏈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區已擁有駐區世界500強企業及分支機構137家,總部及重點企業達到550家;區塊鏈、工業軟體、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等産業發展初具規模,陸續引入華工智研院、華天軟體、重慶捷創等龍頭企業和機構20余家;成功落戶重慶市首個“市區協同招商示範基地”、重慶市工業軟體産業園等一批金字招牌,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軟體産業大會、第一屆中國城市商圈發展大會等高規格活動,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重慶華工智造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田廣禮等一大批專家人才到渝中區開展工作。

image.png

渝中區全景圖。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建設孵化池

人才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

市中醫骨科醫院副院長劉渝松醫療技術精湛,業務能力突出,是重慶針灸界的翹楚,也是一名“渝中英才”。

“能成為‘渝中英才’,不僅源於我對工作的熱愛,也源於渝中給了我良好的成長平臺。”劉渝松説,市中醫骨科醫院是渝中區屬醫療機構中規模最大、專科能力最強、資源優勢最明顯的二級甲等專科醫院,自1996年在市中醫骨科醫院工作以來,他得到了快速成長。

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劉渝松充分發揮衛生領域學科帶頭人的示範引領作用,積極招攬人才,全力推動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在劉渝松的積極推動下,2021年,市中醫骨科醫院成功申報了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讓醫院有了引進更多高端人才的平臺。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如何孵化人才、對人才的成長有何益處。張陽陽作為重慶港力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引進的首位在職博士後,很有發言權。

“把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進入博士後工作站工作,讓我的夢想成為了現實。”張陽陽説,在讀博期間,收穫更多的是理論知識,取得的成果也更多反映在論文中。而在來到博士後工作站後,他有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為一體的機會,讓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讓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轉化。

在渝中,不僅僅只有張陽陽能實現夢想。目前,全區已建成超聲醫學工程等24個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冶煉裝備技術研究中心等14個市級及以上研究中心,建立1個院士工作站和2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打造微企孵化園等重大産業集聚區20余個;打造産學研用貫通孵化平臺,先後與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6家市內外高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建成“大學生見習基地”415家,形成了人才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創建金品牌

人才“拎包入住”暢享“一站式”服務

正威集團是由産業經濟發展起來的以新一代電子資訊和新材料完整産業鏈為主導的高科技産業集團,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2021年,正威(重慶)集團有限公司落戶渝中,成為正威集團的第二總部。

正威(重慶)集團有限公司為何選擇落戶渝中。公司行政總裁張玲直言:“渝中良好的引才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需要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引進各類人才,支撐公司的發展,渝中區為我們引進的人才提供了專家人才以及高管落戶、全額免租人才公寓、子女入學等各類優惠政策,解決了專家人才來到渝中工作的後顧之憂。”張玲説。

“渝中始終堅持把人才作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剛需、最強引擎,不拘一格引育人才,創建人才‘金品牌’,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政策引進每一位人才。”區人才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近期,渝中區為進一步增強人才政策的競爭力、吸引力,打造了人才政策“升級版”,首次投入2億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制定《“渝中人才”黃金十二條》等系列人才政策,內容涉及人才工作“引育管用”方方面面,首次實現政策“大整合”“大整合”,人才落地後可享受團隊引進、購房補助、崗位津貼等“真金白銀”的硬支撐。實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分層分類籌建近50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落實領導幹部聯繫服務專家人才制度,搭建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優化完善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服務、金融支援、文化旅遊等25項服務,為人才提供“真情實意”的軟服務。

image.png

學生們在操場上高興地奔跑著。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種好梧桐樹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

渝中,是一座山清水秀、底蘊深厚的人文之城,是古巴渝、老山城、新重慶魅力的集中展示地,是一片安居樂業的沃土,全區擁有巴蜀中學、巴蜀小學、人民小學、人和街小學等市級重點中小學9所、示範幼兒園6所,三級醫院10家,是全市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的“富集地”。

首批“渝中英才”、人民小學校長楊浪浪告訴筆者,從她1993年來到人民小學開始,渝中就給予了她許多成長的養分。

“一直以來,渝中區將人才強區放在戰略發展地位,提升教育服務能力,致力於加快打造全國一流基礎教育強區,以及科學和高效的社會治理能力,真正為我的成長與發展創造了最好的環境。”楊浪浪説,這些年,她切身感受過渝中環境對人才成長的加持和組織上的充分信任,讓她能放心帶領市人民小學教育集團,在提高教育品質、擴大教育影響的優質化辦學道路上不斷發展。

“渝中為我搭建好了成長階梯,我也將努力為渝中營造更好的人才環境。”楊浪浪表示,將結合自身工作,持續提升辦學品質,全面培育人才,努力實現全集團辦學水準優質發展,擦亮渝中教育名片,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

無獨有偶,14歲就跟隨家人,從四川來到渝中的羅莎莎很快就融入了這裡的環境。在這裡,羅莎莎打下了紮實的美容美發技術基礎、積極參加學校和區裏組織的各類比賽、向美發行業首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何先澤進行學習,24歲便捧回亞洲美發冠軍獎。她説,渝中孕育了巴渝文化、抗戰文化和紅岩精神,聚集了優質的基礎教育和醫療資源,渝中的開放與包容,讓她確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近年來,渝中先後榮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區……渝中竭盡全力、用心用情為人才打造出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新天地。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渝中將繼續以虛懷若谷的胸懷、求賢若渴的誠意大力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不斷壯大人才“增量”、盤活人才“存量”、提高人才“品質”,加快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姚延洋/文   圖片由渝中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