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重慶市九龍坡區對黨建引領、五治融合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作出部署,並按照“鎮街建點、部門設項”的要求,迅速落實到全區的各個部門、鎮街社區、産業園區,努力把“盆景”變成“森林”。
九龍坡區委政法委推出“市域社會治理創新亮點品牌”系列報道,陸續走進全區部門、街鎮,一起去看看“政法為民九龍坡實踐”在市域社會治理方面的新風景。
“在網格員協調下,樓上噪音擾民的煩心事解決了,真心感謝他。”
“上周九龍社工來給我們小區80歲以上的老人過集體生日,很感謝他們的關心。”
走進九龍坡區九龍街道的各個社區,總能聽到群眾對網格員的讚美和對九龍社工工作的認同,這就是九龍街道推進“網格+社會組織治理”中的一個個暖心場景。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九龍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多元共治、社區善治”為牽引,積極探索“網格+社會組織”治理模式,並努力把將該模式打造成發現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
網格員使用“全科網格APP”上報網格區域問題。宋昱輝/攝
織密網格辦實事
讓基層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資訊便民化
4月12日,淩晨時分,重慶主城遭遇了大風暴雨強對流天氣。九龍街道轄區多處出現房屋受損、樹木倒伏等情況,如何第一時間將所有受災情況匯總並上報。九龍街道的50位網格員充當了受災勘察的“先鋒隊”。
“龍泉路20號有樹木被吹倒,需要市政部門前往清理。”
“興龍路43號廣告牌被大風吹垮,請及時處理。”
早上八點半,120多條受災資訊,在網格員的報告下,通過“全科採集APP”第一時間上傳到了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街道工作人員立即協調市政、城管、建管、消防等部門進行搶險救災,僅用一個上午,就解決了轄區內大部分險情。能夠高效地恢復轄區秩序,離不開網格員們及時報送的資訊。
“網格員就是社區管理的‘眼睛’。有了這雙‘眼睛’,社區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得快一點、順一點。”九龍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主任熊志這樣形容道。
2018年,九龍街道按照“地域相連、戶數相均、單位覆蓋、老區劃小、工作落地”的原則,將街道劃分為了50個網格,並繪製網格地圖。但是,在劃分好網格後,卻因為用人問題而犯了難。
“街道人手不足,想從社區招募熱心群眾,但大多年齡偏大,也不專業,不能勝任網格員。”在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看來,網格員必須要落實“五清”即:家庭情況、人員類別、服務需求、區域設施、隱患矛盾清楚。同時,又要努力做到“四知四能”即:知網格概況、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對象;能走訪調查、能宣傳發動、能調解矛盾、能取得信任。不過,九龍街道經過多方探索和思考決定採用“向社會購買服務”這一方法解決了問題。
“專業人做專業事,在我們看來,社工的身份與網格員比較重合,因此我們決定通過購買專業社會服務模式,來解決網格員的問題。”熊志介紹道。
很快,一支由社工組成的50人專業網格員隊伍在九龍街道成立,組織的負責人陳會蘭,曾先後擔任過興隆村副書記、彩雲湖社區書記,有著20多年的基層經驗。她招募的50名專職網格員,平均年齡在30至40歲左右,大多都是轄區內的“熱心腸”,非常熱心公益事業。
自此以後,在九龍街道大家總能看到身穿紅背心、手拿臺賬的專職網格員進入自己責任片區巡查。他們穿梭在自己責任區域的大街小巷、單元樓棟,這是他們每天的“必修課”。只要發現問題,專職網格員們都會第一時間上報,讓問題儘快得到解決。
社工組織也會制定相應績效考核制度對網格員們進行考核如:上下班打卡、每日行程彙報、在崗時間不低於六小時。
陳會蘭告訴筆者:“50名專職網格員不僅是社區管理的‘眼睛’,還是活躍在基層一線的社工,每天走街串巷,發現問題,收集居民‘點單’,提供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綜合治理等服務。”
有了專職網格員,接下來的就是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快速傳播資訊的渠道。於是,九龍街道開發了“全科採集APP”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助力網格工作。如果在巡視中遇到情況,專職網格員只需拿出手機拍照,通過APP上傳,相關部門就能立即趕到現場處理。從2018年至今,50名專職網格員通過APP共上傳134105條相關資訊。
專業的網格資訊員、精細化的服務、高效的彙報渠道,標誌著九龍街道在社會基層治理中實現了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資訊便民化。
網格員走街串巷了解民情民意。宋昱輝/攝
社會組織顯身手
居民點“菜”社區派“單”組織接“單”
近日,家住在盤龍新城社區柏景龍庭的80歲獨居老人傅先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由於自己行動不便,自己已經有1年多沒有進行養老認證,前不久,他的退休金被停發。
不過,這樣的煩心事並沒有持續太久。社區專職網格員在耿霞在日常掃樓時,發現了傅先生的困難,她便來到傅先生家中為他拍照、整理認證材料,不到一個星期就為傅先生解決了這一煩心事。耿霞説:“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我們既是網格員也是社工,這是我們該做的。”
其實,專職網格員在工作中這些“舉手之勞”事例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專職網格員力不能及的事情。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群眾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老年人買菜不方便,如果有專人送菜就好了。”“娃兒一個星期都沒去學校了,能不能請專業醫生來疏導一下?”……專職網格員們在工作中總是會遇到許多諸如此類的需求。當匯總到街道以後,街道也不能很好地給出解決方案。
該如何解決群眾的多樣需求?這次,九龍街道依舊嘗試通過社會組織來解決這些問題。九龍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主任熊志認為:“既然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專職網格員問題,那麼居民的需求也可以讓社會組織來解決。”
為此,九龍街道每年撥款80余萬元,同時,還設立了“居民自治金”和“社區公益服務基金”從以前的政府唱獨角戲轉為各類主體參與,設立專項資金用於面向社會組織及轄區居民社團開放購買服務項目。
盤龍新城就是這種模式的受益社區之一,作為九龍街道最大的一個社區,共有16個封閉小區,21533戶居民,居民們的需求大致分為“一老一小”兩大類:養老和未成年保護。社區書記馮靚告訴筆者:“上級工作靠推動,基層推動靠群眾,發動群眾靠活動。社區人力不足,那就向社會借力來推動!”
有了專項資金支援,社工們開始頻繁來到社區開展各類社會活動,
為老年人到府送菜、過集體生日讓他們享受晚年幸福;為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開展繪畫、手工等課堂,一起見證小朋友成長,傳播社會正能量。
隨著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盤龍新城社區的這“一老一小”兩大類需求得到了很好地解決。馮靚表示:“這些項目是民生,但更反映的是‘民聲’,只有牢牢實地做好,才能讓居民對社區建設滿意,更多地加入到社區建設中來。”
據統計,近年來,九龍街道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的形式在轄區內開展社會公益、公共服務、文化教育、協商共治、精神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六大類項目372個,舉辦活動5000余場,投入資金800余萬元。
居民點出“需求功能表”,社區派出“工作清單”,社會組織“接單”的模式做到了慈善資源與居民需求定向對接。“點出你的需求、亮出我的服務。”在九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通過這樣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
九龍社工整合的相關社會組織。宋昱輝/攝
將為民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九龍社工既是“服務員”又是“孵化園”
最近,盤龍新城社區老人們都非常得意,在參加專業社工數字化培訓後,他們都能將手中智慧手機玩得很“溜”,“以前這部手機就打打電話,現在出門買東西、辦事都靠它了。”
能夠熟練使用智慧手機,是社區老人們給出的“需求功能表”,社區則將此需求列為“工作清單”,交給社會組織“接單”以後則“看單上菜”為居民提供相應服務。這樣的模式,前兩項的“功能表”與“清單”可以通過發動基層力量進行收集梳理,那麼如何做好最後的“接單”環節,讓個這個模式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九龍社工。
什麼是九龍社工。
“九龍社工既是一個概念,也是一個機構名稱,是九龍街道為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打造的一個社會工作服務載體。”九龍街道社事辦負責人告訴筆者。
2013年開始開展專業社工服務,2017年“九龍社工”作為品牌首次亮相, 2019年九龍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做了20多年基層社區工作的陳會蘭,如今是九龍社工服務中心主任,也是當地一家社工組織的負責人。多年來的基層工作經驗,讓她對社區服務有了新的認識和領悟:“隨著社會發展,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這就要求服務更加專業、精細。”
九龍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後,整合了轄區社區社工室、以及各類專業社會組織為老年人、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等服務對象開展專業服務。
以志願者服務為例,九龍街道凡是有困難的青少年,都可以向九龍社工尋求幫助——九龍街道九龍扶苗成長計劃、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正在為轄區的未成年人服務。為他們服務的,都是專業的持證社工。在工作過程中,他們運用專業知識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讓更多家庭和社會各界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在各社工室的帶領下,現已形成彩雲湖“樂居家園”、盤龍新城“四海應急救援”、水碾“自助式物業管理”、盤龍“麥田學堂”、馬王“康樂服務社”等特色服務品牌項目,“萬年青”志願服務隊、“腦藝社”、“愛心天使”、“對話”調解團、“蟻族朝陽老年多動隊”等社團組織相繼成立,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廣泛開展“居民自治金”和“社區公益服務基金”項目。
“除此以外,我們還為專業社會組織孵化項目,孵化成熟的社會組織可以在九龍街道提供相應社會服務,反哺社區。”陳會蘭介紹。既能提供服務,又能“孕育”服務,讓九龍社工中心的運營進入了一個良性迴圈。
依託九龍社工中心引進來的社會組織紮根社區,各個社會組織和居民社團在九龍街道不斷孵化培育、發展迅猛、服務活躍。目前,九龍社工登記備案社會團體208個,引入專業社會組織29個。
隨著九龍社工蓬勃發展,影響力越來越大,有越來越多的活動開始在九龍街道落地成型。2021年5月,由九龍坡區委政法委牽頭,大力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專項行動,依託九龍社工的平臺,充分借助社工的力量,對轄區特殊困境兒童的進行排查摸底,更加有效、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未成年兒童的困難。(九龍坡區民政局供稿 宋昱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