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不再是滿河泥湯的滾滾長江,大寧河不再是污穢遍佈。兩江四岸美如畫,巫山變化太大了!”前不久,幾年內二度遊玩巫山景區的上海遊客汪女士由衷地伸出了大拇指。
她的讚譽毫不誇張。是的,還寧河以“寧和”,大保護譜華章。這是巫山一手抓關停一手抓修復、治山治水同步進行的必然結果。
重慶巫山縣,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也被稱作長江三峽重慶庫區的“最後一道防線”。大寧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在巫山縣境內有72公里,流經龍溪、福田、大昌等7個鄉鎮。
三峽成庫之後,隨著水位抬升,大寧河航道得到改善。兩岸出現了石膏廠、砂石採挖和粉碎廠等20多家以河砂石為原料的加工運輸企業,打破了大寧河原有的安寧。採挖、加工砂石,既破壞水生生物環境,又産生揚塵和噪音,嚴重影響濕地涉禽留鳥的生存和遷徙候鳥的補給;運輸砂石的貨船,既與小三峽的遊船爭道,其鳴笛又驚擾包括獼猴在內的兩岸動物。
如何確保一江碧水向東流?巫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拆除了大寧河兩岸所有河砂石採挖加工企業,將其破壞的水岸環境進行修復。還大寧河以安寧,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同時,促進巫山生態旅遊發展。
鴛鴦暢遊大昌湖。陳光國 攝
一江碧水
大昌湖成鳥兒的“打卡地”
冬日清晨,儘管寒氣逼人,但東方露出的那縷暖陽,在大昌湖上泛起點點金光,為這冬日寂靜的湖面增添了幾分靈動。
“都快過來,今天又到了‘開飯’時間……”2021年12月18日大清早,居住在大寧河上最大湖泊——大昌湖畔的愛鳥人士盛冬梅、彭美林夫婦,將滿滿一盆玉米粒灑在她家門前的湖邊。
不一會兒,大雁、白鷺等多種鳥兒聚集在此,慢悠悠享受“今日份美味”。
2016年以前,大寧河“鬧熱”極了。大昌湖沿線,有加工石子、砂子的,還有燒石灰的土窯;盛冬梅、彭美林夫婦也在大昌湖畔以養殖牛、生豬為主。
水裏、岸邊不僅鬧鬨哄的,還有許多灰塵、異味,過往的鳥兒都不願意在此落腳。
後來,當地實行河長制,形勢出現轉機。大寧河沿岸所有與生態“不和”的工業生産都被叫停。盛冬梅、彭美林夫妻倆關閉養殖場,開始種植柑橘、玉米,並義務護鳥。
這幾年,夫妻倆每天都會將5斤左右的玉米撒在湖邊,供鳥兒們吃。
如今,盛冬梅夫婦承包的30多畝柑橘園綿延湖邊,每到冬季就成了南歸候鳥的“樂園”。這不,夫妻倆還和村民自發組建起“護鳥隊”。農閒時,經常往返堤岸巡河查看。
“現在這兒的鳥太多了,既有候鳥,也有留鳥。”盛冬梅告訴筆者,大昌湖周圍起碼有100多種鳥兒,她認識的有大雁、白鷺、鴛鴦等,還有許多不認識的。她還説,大昌湖成了鳥兒們的“打卡地”。
小三峽獼猴。陳光國 攝
兩岸青山
猴兒們的“恐懼症”痊癒
自三峽蓄水以來,龔清兵每週都會滿載“軍糧”進小三峽投喂猴群。十八年如一日,他從未間斷,被當地村民和遊客戲稱為“猴司令”。如今,大寧河小三峽裏生活著3000多只獼猴,共設7處猴糧投放點。
2021年12月30日,陰天。“猴司令”龔清兵開著船隻,滿載“軍糧”進入小三峽,又來投喂猴糧。
每到一處,“猴司令”都要用哨聲召喚猴兒們“集合”用餐。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撒完猴糧後,龔清兵都要藏到一邊,詳細觀察每只猴子進食情況。這個“留觀”習慣,還要從五年前猴兒們的異常進食説起。
“早些年,我每一次撒猴糧,都是按時按量進行的。有段時間,我發現撒的7處糧食都吃得很少。當時很著急,到處找原因,後來發現,只要運砂石的大型船一按喇叭,猴兒們就嚇得四散逃跑。”
獼猴“厭食”,成了龔清兵的“心病”。
龔清兵分析,大寧河上運砂船隻的鳴笛聲,在峽谷中産生擴音效應,導致獼猴大軍受到驚嚇。他曾經也嘗試將猴糧從岸邊轉移送進密林,甚至採用蘋果、香蕉等開胃誘食,卻收效甚微。
大寧河沿岸獼猴和鳥兒安寧的生活之所以被擾亂,都是採挖、運輸砂石導致的。實行河長制以後,巫山毅然關停、拆除了23家採挖砂石的企業,同時對遭到破壞的水岸區域,進行生態修復。
直到大寧河恢復了原有的安寧,猴兒們的“恐懼症”,也隨著運輸砂石船隻的消失而“痊癒”。龔清兵的“心病”,一下子也好了。
環境監測人員正在長江採取水樣。侯義高 攝
千里林帶
共護一江碧水向東流
巫山境內有長江幹流和支流水域岸線總長183.45公里,175米蓄水期間水域面積達到360平方公里。
每到汛期,為確保航道航運安全和景區景觀,被譽為“清道夫”的清漂隊員,採取以機械化清漂為主、人工打撈為輔的方式,對水上漂浮物進行緊急清理,並集中進行轉岸處理。
長江巫山段的清漂隊員們,用自己手裏的網兜守好庫區清漂重慶“最後一道防線”。為了實現巫山縣水域“垃圾不出界、不礙航、不污染環境”的目標,他們每天早上7點半上船,晚上6點下船,每只清漂船每日打撈數噸漂浮物。
無獨有偶。長江巫山段江面上經常會出現一群“白大褂”。只見他們帶著一堆瓶瓶罐罐,三五人配合默契,不時從江裏邊取水,不時擺弄著手裏的儀器,還作著相關記錄。
他們,就是巫山縣生態環境局的“水醫生”監測隊伍。每個月的上、中、下旬,“水醫生”都會定期前往長江重慶與湖北交界水域及大寧河、抱龍河等長江支流,對水體進行“體檢”。
“水醫生”們時刻關注水質變化,讓每滴江水水質有據可查,以(此)確保從巫山流向湖北下游的水質,穩定達到二類及以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幾年,巫山舉一反三,對老龍門橋拆除後留下的殘基進行整改;在大寧河與長江交匯的江東嘴,復現巫山三台八景之一的“寧河晚渡”景觀;結合“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工程,在大寧河沿岸種植萬畝紅葉景觀樹……
大寧河小三峽被譽為“百里畫廊”。寧,寧靜,安寧;和,和諧,祥和。如今,“寧”與“和”,儼然成為大寧河的主基調。寧河,一片寧和。(程劍、肖光禮、盧瑋、郭雙雙、向君玲/文 侯義高、陳光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