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2021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

發佈時間:2022-01-29 16:31:4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珍珍

1月27日,兩江新區舉行2022年第1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筆者從會上了解到,2021年,兩江新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4000億元,其中直管區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1.8%,增速創近5年新高。

2021年,兩江新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大力支援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抓好“兩高兩區”十大工程,紮實推進産業功能區建設,大力實施“鏈長制”,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品質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經濟韌性與活力進一步增強,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明月湖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科技創新動能增強

2021年,兩江新區把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聚焦“科創+産業”打造重要創新策源地經驗做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雙創示範基地再獲國務院通報激勵。

——創新平臺加快提升。兩江協同創新區新引進新型研發機構10家、累計達40家,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協同創新區融合創新中心等建成投用。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新註冊數字經濟企業900家、累計超過6300家,兩江智慧軟體産業園掛牌成立。禮嘉悅來智慧園打造“智慧生活的一天”、工業網際網路體驗中心、悅·設創藝展示中心等應用場景,禮嘉智慧館、悅來智慧島等建成投用。

——創新主體加快增長。全域高新技術企業達1159家、佔全市22.7%,科技型企業達6258家、佔全市17%。直管區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臺51家、累計達378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3家、累計達119家。

——創新生態加快完善。出臺科技創新“1+2”政策文件,推出全國首個跨境融資産品“科技跨境貸”,科技金融累計放款14.43億元。有效發明專利總量達3800件,同比增長15%,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共建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聯合重科院打造“易智網”技術交易平臺,成功舉辦明月湖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三一重工西南地區首個智慧化“燈塔工廠”項目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2021年,兩江新區多措並舉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紮實推進産業功能區建設,大力實施“鏈長制,提升産業競爭力,工業經濟運作指數排名全市第一。

——工業能級邁上新臺階。全域規上工業總産值超過5500億元。直管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完成4354億元、增長21.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6%,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35.5%,對GDP的增長貢獻率達48.7%。高技術製造業和戰新産業分別增長21.8%、22.7%,産值規模佔比分別達52.8%、44.5%。工業投資完成305億元、增長8.8%。

其中,汽車産業加快邁向“新四化”,完成産值1621億元、增長17.3%,引進一批行業龍頭,培育阿維塔、問界M5等新品牌,上市長安UNIK、福特野馬純電等新車型。

電子産業加快補鏈強鏈延鏈,完成産值2239億元、增長22.3%,京東方六代線建成投産,康寧熔爐及大猩猩項目落地,千億級新型顯示産業集群初步成型。

高端裝備産業産值增長61.7%,三一重工、康明斯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産。

水土生物醫藥創新基地建設提速,博騰、昭衍、大地生命科學園等項目加快推進。

航空航太産業加快發展,中國星網集團應用公司和重慶系統院落地。

——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69億元、增長9.5%,服務貿易額超過70億美元、佔全市40%,跨境電商交易額完成72億元、佔全市70%。傳統金融機構達125家,新型金融機構達421家,人民幣存貸款餘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新安潔在北交所開市首日成功上市,碼科技全國總部、瑞士通標西部總部、度小滿上市主體等項目落地。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社零總額完成697億元、增長19.7%,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獲批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

——大數據智慧化蓬勃發展。“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不斷壯大,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40%以上、佔全市1/3,資訊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27億元、增長22.2%。加快推進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中心建設,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頂級節點已建成二級節點19個、企業節點1637個、註冊量突破59億。啟動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建設,網際網路骨幹直連點直連城市達32個。積極創建第十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實施智慧化改造項目259個,智慧工廠達21個,數字化車間達60個,金康新能源、長安汽車、三一重機入選全市首批“燈塔工廠”揭榜單位。

兩江新區果園港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改革開放紮實推進

2021年,兩江新區以更大力度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準開放,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開放平臺作用凸顯。進出口總額完成2903億元、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32.6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9億美元。落地全市首批2家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基金。中新合作項目累計簽約38個、金額108億美元。果園港口岸通過國家驗收,寸灘港口岸功能有序轉移,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悅來國際會展中心等開放功能加快完善。

——開放樞紐功能提升。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完成貨物總吞吐量2087萬噸、增長4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吞吐量46萬標箱、增長38%,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班列到發395班和267班,分別增長71%、3.2倍。果園港口岸集中查驗場所、B保二期等項目竣工。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推進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國資國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完成5宗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在全市率先開展成渝地區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市場綜合信用監管、電子印章等試點。全年為中小微企業辦理新增減稅58億元,辦理各類退稅84億元、惠及企業684戶。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6萬戶,總量達11.8萬戶、增長17%,新增外資企業143戶,新簽約落戶世界500強企業7家。

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萬州園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區域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2021年,兩江新區全面落實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工作部署,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合作事項,加強聯動、共促發展。

——共同唱好“雙城記”。與天府新區共建8大産業旗艦聯盟,與成都高新區攜手發展軟體産業,與成都經開區共建無水港,與四川港航成立合資公司,聯動發展長江上游港口航運物流。與宜賓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協同基地,宜賓—果園港公共支線班輪實現常態運作。

——積極聯動“一區兩群”區縣。建立完善與萬州區“1+3”對口協同發展工作機制,上解對口協同幫扶資金5487萬元,設立1300萬元産業協同資金,採購幫銷農産品4000余萬元,共同打造數字經濟産業園萬州園、兩江新區萬州企業研發中心等合作載體,幫助萬州區引進招商項目7個、金額3.7億元,推動新區整車企業與萬州零部件企業深化産業鏈供應鏈合作。


城市品質提檔升級

金海灣公園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2021年,兩江新區瞄準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現代城市,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加快打造城市新名片。高標準規劃建設禮嘉悅來智慧園、寸灘國際新城等城市名片,推動魚復、龍興、水土三大新城提檔升級,推動金州商圈品質提升,綜保區“絲路花街”開街迎客。

——加快建設“百園之城”。在全國首創首倡“公園長制”,新建成公園12個,累計達131個,公園數量和密度居西部城市前列。加快推進“兩江綠道”工程,實施“推墻見綠”行動,建成綠道25公里,拆除老舊圍墻圍擋50余公里,新增城市綠地37萬平方米。

——紮實推進城市污染防治。深入實施“河長制”,投資20億元推進“三河流域”6條次級河流、23個湖庫水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完成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

“向日葵”課堂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

社會事業提質增效

2021年,兩江新區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重點民生項目建設,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提前完成疫苗接種全年任務,創新“三級管控”體系和流調溯源聯動機制,為全市抗疫貢獻兩江經驗。

——文教體衛事業加快發展。全年完成社會事業投資超120億元。18所新學校或校區建成投用,新增校舍40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全國勞動教育實驗區,中小學全面推行免費課後延時服務獲教育部推廣。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晉級三級醫院、擴建項目正式開工,“泰康之家·渝園”生態康養社區項目加快推進。龍興足球場、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體封頂,新區體育健兒在市六運會榮獲金牌8枚、打破市記錄1項。

——社保服務效率提升。城鎮新增就業2.9萬人,為重點電子企業送工8萬餘人,成功舉辦第二屆“兩江匠才杯”技能大賽,和諧勞動關係創建經驗在全國交流。養老保險、醫保參保率達96%,幫扶困難人員5100余人次、金額近1600萬元。“智慧社保零距離”項目平穩試運作,“無假之保”假日預約暖心服務獲群眾廣泛好評。(趙鵬   圖片由兩江新區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