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記者會|董建國:7個關鍵詞解讀重慶高品質發展“密碼”

發佈時間:2022-01-18 13:38:30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珍珍


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列席人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董建國發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石濤張質攝
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列席人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董建國發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張質  攝

1月17日,2022重慶兩會召開首場專題記者會。過去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重慶高品質發展“第一步”邁得怎麼樣?

“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高品質發展邁出新步伐。”列席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的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董建國表示,全市經濟實現了質的顯著提升和量的穩步增長,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78萬億元、增長8.3%。

關鍵詞:科技

科技型企業3.69萬家

一年來,重慶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董建國説,重慶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有序推進超瞬態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高水準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據統計,大數據智慧化企業達8000余家,重點平臺企業超過37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分別達到5108家、3.69萬家,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59.5%。

“創新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董建國説。

關鍵詞:産業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

重慶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産業體系。

具體而言,實施支柱産業提質工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工程和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提升工程,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和18.1%。

同時,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先行區,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6.1%、12.6%。

此外,全年糧食産量創近13年新高。

關鍵詞:雙城經濟圈

實施共建項目67個投資1031億

一年來,重慶紮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董建國説,川渝兩地相繼出臺綜合交通運輸、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配套專項規劃。

據統計,實施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完成年度投資1031億元,謀劃了今年160個共建重大項目。

項目上,啟動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渝西高鐵安康至重慶段可研獲批。

深化毗鄰地區合作上,加快推進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等10個區域合作平臺建設。

同時,兩地啟動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動,210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實施,兩地群眾和市場主體享受更多“同城待遇”。

關鍵詞:協調

實施對口幫扶項目184個

如何持續推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加快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

董建國介紹,進一步完善“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和三個片區建設行動方案政策體系,推動主城都市區“強核提能級、擴容提品質”,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發展,“一區”與“兩群”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比值預計縮小至1.8倍左右。

同時,建立“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實施對口幫扶項目184個、落實到位對口幫扶資金4.2億元;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和10.6%,差距進一步縮小。

關鍵詞:生態

全面推行河長制、林長制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成效如何?董建國也有介紹。

全面推行河長制、林長制,長江禁捕退捕成果持續鞏固,廣陽島生態修復主體完工、入選全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4.5%。

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保持為優,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26天,其中優的天數同比增加11天,污染防治攻堅戰年度考核為優秀。

關鍵詞:改革開放

中歐班列開行量全國第一

重慶正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年成效如何?

董建國介紹,獲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系列試點示範任務。

據統計,重慶市場主體總量增長10.3%、達到了320.4萬戶,其中民營市場主體佔比為97.4%、比重進一步提高。

對外開放上,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和貨值貨量均位於全國首位,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全球107個國家(地區)、315個港口,成為全國首個同時擁有港口型、陸港型和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進出口總值增長22.8%。

“在渝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12家。”董建國説。

關鍵詞:高品質生活

城鎮新增就業75.1萬人

突出抓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慶從政策和項目上加大對城口、巫溪、酉陽、彭水四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支援力度。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5件重點民生實事完成年度任務,36件重點民生項目取得積極成效。

據統計,城鎮新增就業75.1萬人,超年初預期目標15.1萬人;建設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3個,新增三甲醫院3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全面推開。

同時,重慶還不斷健全以“一老一小”為重點的人口服務體系,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華龍網&上游新聞兩會聯合報道小組   佘振芳  連肖  李華僑   董進   郭發祥   王倩/文      石濤  張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