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乍寒,沿著宜賓市南溪區黃沙鎮清水村的盤山公路,穿梭在綠樹林陰間,路旁一塊塊茶田依著山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山間,散發著濃郁的茶香。茶園間,人影點點,正手指翻飛修整茶樹。
“茶樹冬管是關鍵,修剪好了,來年可以早出芽、多出芽,早上市賣個好價錢。”黃沙鎮清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佳樂看著眼前連綿的茶園滿懷憧憬的説,管理這些寶貝可大意不得,它們寄託著全村産業發展的希望。
何以被寄予厚望?因為這些茶樹成為了當地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相較於以往紅薯、玉米等農作物,茶葉的經濟效益是它們的三四倍都不止,畝産值可達8000余元,全村成熟茶園有1200畝,投産後年産值可達一千萬元。”吳佳樂介紹説,茶葉採摘週期長,勞動量需求大,市場行情比較穩定,具有很好的帶動致富的廣泛效應。
正是有了諸多優勢,近年來,黃沙鎮緊扣全市“6+3”現代農業産業佈局,圍繞全區“從一片綠葉到一杯香茶”發展規劃,以兩項改革為契機,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寫深寫實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大力發展茶産業。目前,該鎮已建成早茶基地7000余畝。
不僅如此,黃沙鎮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海拔適宜,良好的種植條件和生態環境使得該鎮的茶樹具有單産高、芽葉持嫩性強、茸毛多等特點,製作的名茶色香味形均優。
好山好水出好茶。優良的品質讓黃沙的茶産業與川茶集團“牽手”,按照“鄉鎮統籌+村級落實+業主引進+村集體實施”的發展模式,解決産業規模小、優勢不明顯等問題,推進三産融合,讓群眾獲得更多産業發展的紅利。
“茶産業作為黃沙鎮農業的主導産業,將立足生態優勢,走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並通過資源整合,優化佈局推進高品質發展,持續釋放兩項改革紅利。”黃沙鎮相關負責人説,將緊盯産業發展短板,積極招大引強,通過精細化管理,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利益連接機制,讓一片綠葉帶富一方百姓。(劉昌盛、張夢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