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如何助力區域發展走上繁榮之路

發佈時間:2021-11-23 10:42:32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李柯佑

核心提示

相關研究顯示,軌道交通每投入1億元,就可以拉動2億—2.6億元相關産業發展。在重慶,光電園的數字經濟、龍洲灣的繁華商圈、璧山的雲巴産業,一次次生動演繹著軌道交通如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源源不斷地聚集人才、企業、資金等各種産業要素,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條條軌道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繁榮之路。

78.96萬,這是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日均進出站人次。

在這條擁有多達28個站點的線路上,有一個頗為特殊的站:它既不是換乘站,周邊也沒有集中居住區和大型商場、景點,但日均進出站人數卻多達4.6萬人次,在兩江新區現有的102個軌道交通站點中排名第5。它就是光電園站。

為什麼這個站如此“熱鬧”?

答案就藏在該站點每日客流量的“潮汐”變化裏。

早高峰時段,光電園站的進出站人次比達到1:30,到了晚高峰,這一比例又變成20:1,早晚高峰時段如此懸殊的進出站人次比例,在全市也絕無僅有。

這説明,光電園站集散了大量的上班族,反映出周邊産業的繁榮。

客流“潮汐”變化背後

軌道交通為數字經濟發展加速聚集人才

光電園站周邊的産業,數字經濟佔據主導地位。

在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數字經濟企業累計註冊量已超過6000家,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數字經濟産業産值達1293.04億元。

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成立至今,不過短短幾年時間,是什麼讓它發展如此迅速?

“軌道交通發揮了重要作用。”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作為知識密集型産業,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這些人才對生活品質有較高的要求,通勤舒適度往往是他們擇業時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便捷的軌道交通,加速了數字經濟人才的聚集。

胡馨予是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某企業員工,住在蔡家,雖然與光電園相隔20多公里,但乘坐軌道交通6號線,她每天上下班單程不到半個小時。

在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像胡馨予這種上下班的空間距離遠但“時間距離”近的情況並不少見。經大數據測算,每天乘坐軌道交通來光電園上班的人中,有一半以上來自半徑5公里的“通勤舒適區”之外,南坪、楊家坪、蔡家、兩路等更遠的區域也佔了較大比例。

企業和人才總是相向而行。軌道交通在加速光電園數字經濟人才聚集的同時,還吸引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企業在此紮根發展。

在同樣位於光電園的騰訊眾創空間,其1.8萬餘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在近年來保持著9成左右的入駐率。該眾創空間負責人説,這一數字在西南地區相當難得,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便捷的軌道交通。

“荒坡坡”變身城市副中心

軌道交通為巴南龍洲灣片區帶來騰飛

10月3日,巴南區龍洲灣商圈遊人如織,萬達廣場內人頭攢動,不少餐廳門口排起長隊,酒店更是一房難求。

國慶期間,巴南區實體消費市場實現銷售額5.6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僅佔巴南區面積約2%的龍洲灣,貢獻了全區8%的銷售額。

從昔日原住民口中的“荒坡坡”,到如今成為重慶城市副中心之一,龍洲灣的發展,離不開軌道交通建設帶來的“加速度”。

軌道交通3號線二塘至魚洞段建成通車後,在龍洲灣片區經過大山村、學堂灣、魚胡路3個站點。之後的5年時間裏,龍洲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16%。

軌道交通是如何促成龍洲灣“騰飛”的?從一個商業廣場、一個交通樞紐、一個“超級社區”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些許啟示。

2016年初,李婷在巴南新開業不久的萬達廣場租下一個店舖經營服裝。從一開始,她就做好了虧錢的準備。多年的經商經驗告訴她,新開業的商場一般要經過兩三年的培育,大多數商戶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令李婷沒想到的是,第一年的賬目出來,店舖居然就實現了盈利。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軌道交通3號線帶來了大量消費者。”李婷説,她明顯感覺到,這個新開業商場的客流量“更像一個成熟的商業廣場”。

巴南區商務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巴南區萬達廣場大多數商戶都至少實現了盈虧平衡。如今,這個商場是全國數百個萬達廣場中,唯一實現滿鋪運營的商場,日均客流量近6萬人,利潤也在萬達集團內名列前茅。

交通和商圈的發展,加速了龍洲灣片區的人口聚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龍洲灣街道常住人口達13.58萬人,是2010年的4倍。

人員集散的需求,又在龍洲灣催生了全區唯一的一級客運站。2016年,位於魚胡路站的龍洲灣交通換乘樞紐建成投用,公交、長途、單軌實現無縫換乘,結束了巴南區無客運站的歷史。

交通樞紐的形成,為該區域承接域外消費需求創造了條件。

在龍洲灣街道龍錦社區,約2000家服務業市場主體在這裡聚集,佔據了街道市場主體總量的70%。對一個社區而言,這樣的數量級的確不多見。

龍錦社區的各種業態中,食宿酒店、餐飲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配合轄區內的萬達廣場、軌道學堂灣站等,形成了一個滿足吃、住、行、娛、購的遊客集散地。

有了軌道交通1號線還不夠

璧山自己投資18億元建雲巴

2019年,軌道交通1號線尖璧段將於當年通車,27號線、璧(山)銅(梁)線也在緊鑼密鼓地規劃中,但發展時不我待。

璧山決定:不等了!

於是,2019年春節剛過,一條長15.4公里的雲巴軌道就開工建設。到今年4月開通運營,璧山為它投入了近18億元。

這是全球首條雲巴示範線,貫穿璧山重要的發展軸線,將城區交通與軌道1號線璧山站、成渝高鐵站相連。從此,璧山城區可以半小時通達大學城、西永微電園等地,這也大大縮短了璧山至中心城區的出行時間,加速了璧山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助力璧山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今年來,一場“近郊遊熱”在璧山悄然興起。每到週末或節假日,璧山秀湖汽車露營公園、楓香湖兒童公園、東嶽體育公園、六旗樂園等主題公園遊客絡繹不絕,這些公園無一例外,都分佈在軌道交通1號線璧山站和雲巴沿線。

雲巴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目前雲巴日均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週末和節假日達1.5萬人次,48%的客流來自璧山區外。在軌道和雲巴助力下,璧山迅速成為承接重慶中心城區市民近郊遊的重要目的地。

同樣實現增長的,還有招商引資。軌道和雲巴,成為備受投資者關注的交通要素。今年來,璧山高新區已簽約工業項目60個,數量較去年全年實現翻倍。

與此同時,雲巴本身也正在成為璧山的特色産業。雲巴從設計、修建到順利開通的過程中,牽引、供電、制動、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在實踐場景中得到驗證、迭代,進一步成熟,形成推動行業發展的璧山“雲巴”標準,璧山也正推動相關標準上升為地方乃至國家標準。

目前,璧山相關企業正依託上述核心技術建設雲巴研究總院和智慧製造基地,集雲巴車輛、道岔、軌道梁、通訊信號的研發、生産、銷售、運營為一體,建成後將形成完整的雲巴産業鏈,在未來成長為千億級雲巴産業集群。

5號線延伸段江跳線還未開通

江津區就行動起來積極擁抱軌道交通

5號線延伸段—市域(郊)鐵路江跳線還未開通,江津區就將雙福國際農貿城和軌道雙福站之間接駁的公交線路納入規劃中。

在軌道雙福站周邊五大專業市場的8000余家經營戶,大部分安家在中心城區。公交和軌道同步開通後,他們可以在1小時內到達解放碑、觀音橋、楊家坪、石橋鋪、光電園等多個區域。

在江跳線聖泉寺站、江津高鐵站、享堂站、雙福站4個軌道站點下方,公交站、計程車臨停區、停車場等佔地約4千平方米設施已經竣工投用。江津區創造性地在軌道站點下方設置停車場,滿足了市民“開車來坐地鐵,下地鐵開車回家”的需求。

該區居民李華介紹,從江津到重慶中心城區的商圈,目前要先坐短途客車到龍頭寺,然後換乘地鐵,單程需要約3個小時,車費約30元。“聽説軌道開通後可以節約一半時間,車費才幾塊錢,我已經迫不及待要去逛街了!”李華説。

“軌道開通後,去中心城區逛街”成為江津人的新期盼。因此,軌道開通後如何把江津市民留在本地消費,如何吸引重慶中心城區居民到江津消費,成了江津的“必答題”。

於是,圍繞軌道站點,一批特色商圈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造。在聖泉寺站的南北兩側,分別是江津區重點打造的中央金融商務消費聚集區和臨江文化旅遊消費聚集區。前者規劃佔地343畝,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項目面積達43萬平方米,將聚集萬達廣場、金科美鄰匯等綜合商業體和一批新興金融服務、總部辦公、現代商務服務企業;後者規劃面積26萬平方米,將依託臨江區位優勢,豐富文化旅遊配套消費空間。

他山之石>>>

利用軌道交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其他城市是怎麼做的

放眼國內外知名大都市,軌道沿線即是黃金經濟線。軌道的單詞metro,也有大都市的含義。可以説,條條軌道,織就了城市的繁華。那麼,其他城市是如何利用軌道促進發展的?其做法對重慶有哪些啟示?

啟示一:

利用密集人流打造商圈

南京新街口站,兩條地鐵線和24個出入口帶來大量人流,周圍0.275平方公里範圍內,商業面積達140多萬平方米,雲集了1600余戶商家,被譽為“中華第一商圈”。重慶許多樞紐站點周邊的業態和佈局,可以進一步優化。

啟示二:

採用“TOD+SOD”避免新城變“睡城”

在軌道交通通達的新城和城郊,要加快基礎設施完善和産業發展,促進其與核心區的協調發展,否則新城將成為“睡城”。為此,巴黎採用了“TOD+SOD(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務共同驅動發展)”的方式,通過規劃將城市核心區部分功能進行空間遷移,使新開發地區的交通、市政、服務、産業等設施同步形成,在實現城市功能優化調整的同時,通過新開發地區的土地出讓回收項目投資。

啟示三:

引入多元資本參與軌道建設

軌道交通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為解決資金問題,香港的做法是引入多元資本參與開發,利用站點周邊區域和上蓋物業的租金、廣告、服務等收益平衡項目支出。目前,重慶璧銅線的建設也正通過“PPP(公共私營合作)+TOD(軌道交通融合物業發展)”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建設進度,未來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借鑒這一模式。

(重慶日報記者 王天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