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好三張“牌” 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

發佈時間:2021-10-23 14:24:30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重報圓桌會

主持人:

重慶日報記者龍丹梅

訪談嘉賓:

市發改委主任董建國

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

萬州區區長聶紅焰

墊江縣委書記毛平

巫溪縣委書記李衛東

10月20日,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召開。會議提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探索生態優先新路子,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更加注重區域協同,更好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有機統一。

我市將如何打造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綠色發展升級版?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各區縣將如何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10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邀請相關部門和區縣負責人做客重報圓桌會進行探討。

大力發展綠色製造業

重慶日報:我市將如何因勢利導,緊跟産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産業綠色化、集約化、智慧化發展,構建現代産業體系?

藍慶華: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桿”的總體要求,我們將通過優化綠色産業發展佈局、推進綠色産業集群發展、完善創新服務支撐體系以及深入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大力發展綠色製造業。

我們將引導渝東北各區縣打好“生態牌”“綠色牌”和“三峽牌”,大力發展生態資源轉化型、資源環境友好型綠色製造業,切實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成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比如,依託渝東北生態資源富集的優勢,發展現代中藥、中藥飲片、保健食品、糧油食品、肉食製品、果蔬飲料、農特産品等生態資源加工業;再如,以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物流不敏感的加工製造為導向,支援各區縣因地制宜引進培育電子器件、智慧終端、輕紡服裝、特色輕工等優勢産業,夯實綠色製造産業基礎。

同時,我們將堅持産業興園、特色立園,支援每個園區重點推進1-3個成長性能優、支撐帶動強、個性鮮明突出的細分領域綠色産業發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骨幹支柱産業,重點支援萬州照明電氣、開州智慧家居、雲陽廣告材料、墊江裝配式建築、梁平生態塑膠、忠縣綠色建材、豐都肉食製品、奉節眼鏡、城口中藥材等綠色産業集聚集群發展。

我們還將支援萬州、開州、梁平、墊江等産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區縣,集中規劃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産業孵化園和中小企業生態家園,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為重點,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做大市場經濟主體總量和規模。支援渝東北區縣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等,著力推進資源迴圈利用、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改造提升一批迴圈經濟示範園區、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産品和綠色供應鏈,推進製造業向智慧製造、綠色製造轉型發展。

因地制宜打造綠色産業升級版

重慶日報: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各區縣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産業,推動農業上規模提品質、工業抓特色抓配套,文旅業做靚“大三峽”打造“升級版”?

聶紅焰:萬州區將通過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積極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合作經濟,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努力在探索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新路上走在前、出經驗。

具體來説,就是用好萬州綠色智造賦能中心,推進實施傳統産業智慧化、數字化、綠色化升級改造,發展壯大綠色照明、智慧裝備、食品醫藥、汽車、新材料等五大重點産業,加快形成百億級産業集群,打造長江上游綠色製造基地,做大智慧迴圈型工業;聚力38個鎮鄉持續推進“雙百億”工程,依託三峽山地特色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賦能現代農業發展,打響“三峽係”農産品品牌,加快形成經果林、生態豬百億級全産業鏈集群,做優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通過打造特色消費集聚區、渝東北千億級市場集聚區,大力發展集散融合型文化旅遊業、休閒養生型大健康業和功能共用型金融業,做強現代服務業。

毛平:墊江緊鄰重慶主城都市區,有近千平方公里適宜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淺丘地帶。我們將充分發揮墊江區位、交通、資源、産業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綠色經濟,不斷提升産業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

我們將堅定把綠色製造業作為墊江發展的勝負手,加快融入兩江新區—長壽—涪陵—墊江萬億級先進製造業集聚區,重點打造智慧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消費品等特色産業,積極培育建設數字車間、智慧工廠和綠色園區,有力有序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努力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應用示範高地、千億工業承載地。

同時,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和綠色服務業著力建設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國家級優質糧油示範基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加快渝東農貿城、渝東汽貿城和電商物流園,以及大墊豐武高速和廣墊忠黔、長墊梁開貨運鐵路等對外通道建設,全力打造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以大物流、大通道帶動産業大發展。

李衛東:巫溪要用好人文和生態兩個“寶貝”,打造綠色産業升級版。在大力培育旅遊業為第一支柱産業的同時,一體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旅為龍頭,農為基礎。”巫溪將打好人文歷史、休閒度假、寧河畫廊、科考探險、美麗鄉村五張牌,實現全域生態化、景區品牌化、城區景區化、鄉鎮景點化、鄉村田園化目標,大力建設紅池壩、大寧古城等重點景區,全面融入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建設,協同打好“大三峽牌”。同時,按照“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發展方向優化農業生産佈局,培育壯大巫溪馬鈴薯、巫溪冬桃、巫溪晚李等特色農業,協同打造大三峽區域生態綠色産品公共品牌。

工業方面,巫溪將推動清潔能源、環保建材、生物醫藥等綠色工業高品質發展,打造全市重要清潔能源、綠色食品深加工、中藥制藥、教育裝備基地。同時,堅持現代服務業為引擎,打造渝陜鄂川邊貿物流中心,渝陜鄂川邊區醫療衛生高地、休閒康養基地。

深入推進區域板塊協同聯動

重慶日報:深入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更加注重協同發展。我市將如何通過促進區域板塊協同聯動,增強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區域發展的競爭力?

董建國:一年來,通過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地區一體化發展,加快跨區域合作平臺建設,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區域協調發展態勢進一步增強。目前,萬達開川渝統籌示範區年度43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建設全面啟動、總體方案已經市政府審議通過。萬開雲同城化發展方案已制定實施,萬州至開州南雅高速、萬雲濱江快速路等標誌性項目全面推進,“三峽庫心·長江盆景”正加快建設。進一步深化了區縣對口協作,江津·開州産業合作示範園等6個協作園區已掛牌運作。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按照“+生態”“生態+”謀發展,打好“三峽牌”、建好“城鎮群”,深入實施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打造、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長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鄉村振興持續發力、“江城”特色城鎮化發展、內外開放聯動等六大行動,抓好規劃引領、政策扶持、項目調度和監測評估,不斷探索三峽綠色發展新模式。

具體到深入推進區域板塊協同聯動方面,我們將堅持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加快構建中心城市帶動、沿江城市互動、功能板塊聯動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川渝毗鄰地區功能平臺建設,加強規劃、政策、項目統籌,在産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探索利益共用機制,打造川渝統籌發展試點示範。推動萬開雲、“三峽庫心·長江盆景”、長江三峽“黃金三角”等跨區域合作平臺建設,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創新區縣合作新模式。用好用活“一區”對口協同幫扶資源,探索開展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景區園區共建和産業鏈共同打造等深層次合作。

聶紅焰:萬州區將堅持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主動融入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

在推進區域協同發展上,萬州將深入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聚焦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創建、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兩江新區對口協同發展,加快推動萬達開43個年度重大合作項目、萬開雲39個年度重大項目事項、對口協同36項年度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建好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萬州園、川渝東出智慧物流港等一批協作平臺、功能載體,推動區域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同時,堅持規劃同圖、發展同向,優化“一廊三核六組團”城市空間佈局,推動城市向東向北發展,高品質規劃建設高鐵片區、江灣片區等城市新區,加快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打造巴渝特色品質江城,協同建好萬開雲中心城市和沿江城鎮帶,推動城市相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