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如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發佈時間:2021-10-23 14:24:33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10月22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發展峰會”在渝舉行。重慶、四川兩地政界、商界、學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為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出謀劃策。

重慶日報記者發現,許多與會人士不約而同地提到三個關鍵詞:協同、人才、産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成渝兩地有很多共同的科技創新需求,這為兩地協同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他建議,成渝地區可以攜手建設協同創新示範區。具體措施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協同共建保稅研發中心等,重點在科研機構、金融、科技成果轉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加大政策創新力度。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也談到協同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兩地將共同加快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按照“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強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與成都高新區、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合作,大力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共同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援,爭取更多國家戰略性創新功能、大科學裝置和國家實驗室落地。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成渝地區要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要在引育人才上下功夫。

對此,重慶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賀曉寧深以為然。賀曉寧説,將企業從廣東遷來重慶,就是看中了重慶的人才環境。他建議,兩地可以從優化人才環境入手,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王一鳴也建議,成渝地區可以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在推動異地醫療無障礙結算、戶籍便捷遷移、養老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建立外國高端人才互認工作機制等方面優化人才環境。

産業是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保障,成果的産業化可以激發創新活力。如何打造現代産業體系促進創新發展,成為與會人士關注的重點之一。

王一鳴建議,成渝地區要把握新趨勢,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現代化産業體系、重點在資訊技術以及融合創新新應用新場景方面形成若干條協同産業鏈。重慶可以基於産業優勢更多承擔産業關鍵核心技術、高新技術産業化方面的職能。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邱旭東提到了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成立的八大産業聯盟。他表示,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發展中,兩大國家級新區可以依託協同創新産業旗艦聯盟等産業聯盟,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用、科研機構精準對接、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推動構建“基礎研究+試驗開發+推廣應用”全週期創新生態鏈,全面提升區域創新整體效能。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潔表示,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將堅持一體化發展理念,發揮産業的集聚作用,共同建立新機制、搭建新平臺、創建新生態,充分依託各地的優勢,特別是在資源、資本、人才、資金方面的優勢,來推動雙方創新資源的雙向開放、成果的雙向轉化,為成渝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做出貢獻。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發展峰會”上,來自川渝兩地的企業家代表還共同發起《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倡議》。(王天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