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微信字體放大一點如何來操作?”
“現在去哪都要查健康碼,有沒有方法一鍵就把我的渝康碼調出來?”
“平時用手機微信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我都不敢在微信裏面放太多錢。”
……
近日,在兩江新區開展的一場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智慧助老進社區”現場,不時有老年人就自己在使用智慧手機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向工作人員提出疑問,希望幫助解決。
“使用智慧手機遇到難題,是老年人在數字化浪潮中面臨窘境的一個縮影。”兩江新區經濟運作局局長李建彬説。
李建彬表示,我國的老年産業和銀發經濟正在快速發展,疫情防控加速了全社會數字化轉型,幫助老年人解決不敢用、不會用智慧終端的問題,是社會發展應盡之責,也是時代進步題中之義。
兩江新區是重慶數字經濟發展主要承載地,正加速打造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智慧化應用場景推陳出新。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關愛“一老一小”(老人、小孩)等民生實事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切實解決好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是新區創造高品質生活的一大重點。
“兩江新區聚焦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結合工作實際,形成《兩江新區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工作任務清單》。”李建彬介紹,新區一手抓網際網路應用、終端及設施的“適老化”改造、供給,一手抓老年用戶的智慧技術教育和應用培訓,讓老人享受建設智慧之城帶來的便利。
出行更順暢
“小夥子,渝康碼我又不曉得放到哪了,我著急趕車,請你幫我調一下。”
“叔叔,您把手機給我,我來給您調。”
老年人求助調出渝康碼,這樣的場景,北站綜管局綜合執法大隊隊員秦秀煉已經習以為常。
每次幫老人調完渝康碼後,他還會不停叮囑道,“下次直接可以在微信防疫健康碼或者支付寶健康碼裏面查詢到。”
針對沒有智慧手機及提供不了渝康碼的老年人,北站綜管局設立了“無健康碼通道”,引進身份證自動核驗健康碼掃碼終端,並現場安排專人開展引導和核驗,體溫檢測正常即放行。
重慶北站南(北)廣場汽車站設置老年人優先人工售票窗口、人工服務台、老年旅客便民通道等,為老年人提供諮詢指引、代購車票、渝康碼申報、優先通行、老年用品等便利化服務。
火車北站是兩江新區保障老年人出行更“暢”的一個縮影。
“老年人或許還不習慣刷微信或者支付寶乘坐公交車,保留了現金支付的習慣,所以我們全區公交線路均設置現金投幣箱。”李建彬介紹,為方便老年人乘車前有足額零鈔,新區在北廣場、禮嘉、康莊、象嶼兩江西元等大站均設置有零鈔兌換點,為老人乘車提供便利。
同時,考慮到候車期間老年人久站或導致意外,兩江新區搭建了9個愛心驛站,配備愛心座椅、雨傘、飲水設備等,方便老年人候車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隨著兩江新區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老年群體坐船出遊賞兩江美景的需求愈發強烈。為此,新區的渡口均設置有人工售票窗口,提供紙質票,老年人可優先登船,船內設置人工服務窗口,為老年遊客提供諮詢幫助和便利化服務。
就醫更便捷
提前用手機在相關平臺預約掛號,就診時間前去看病,已經成為年輕人就醫的首選方式。
不過,用智慧手機預約掛號對老年人來説,還存在一定障礙。
家住大竹林街道江與城小區的王大爺就遇到過這樣的煩惱。
王大爺已經年逾70,用的手機也是年限較久的智慧機,“手機記憶體小運作又慢,有一次去看我想挂個骨科號看一下腿,結果我一個人在家用了一上午也沒挂起。”
王大爺來到兩江新區第二人員醫院,掛號窗口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讓他順利挂了號,並很快得到了醫生的現場專業指導。
筆者了解到,目前,在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除了現場掛號,醫院也提供了電話、網路等多種形式預約掛號、代掛號。
醫院還配備導醫等專職人員為老年人提供解釋、指導、健康宣教、醫患溝通、心理援助支援和人文關懷等服務,引導幫助老年人順利就醫。
為及時掌握老年人健康狀況,兩江新區基層醫療機構定期為失能老年人開展到府健康評估、康復護理指導、心理支援等健康服務,家庭醫生隨訪了解老人身體最新狀況。
據悉,兩江新區蒐集了轄區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基礎數據,已完成智慧雲平臺數據上傳,在區第一人民醫院禮嘉康養中心內部上線智慧養老雲平臺,開展智慧養老試點工作。
“我們引導醫療機構進一步簡化網上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引導、人工諮詢等服務,並計劃搭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李建彬透露,目前,兩江新區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電子社保卡可作為身份標識辦理就醫,醫療服務智慧APP正在加速開發。
生活更幸福
金山街道居民李晶最近心頭格外高興,社區新開的惠民食堂,讓腿腳不便的她終於不再為每天“買啥菜”“做啥飯”而煩惱。
10月13日,金山街道惠民食堂正式對外開放營業,面積約200平方米,可容納80余人同時就餐,為空巢獨居、用餐不便老年群體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為周邊居民與上班族提供便利。
金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亭一表示,惠民食堂將優先服務老人、計生特扶對象、殘疾人等群體,堅持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作,採取“三方聯動,四方參與”的經營模式,在街道、社區的監督管理下,引入專業的餐飲公司,確保食堂公益性性質長期不變、市場化運營穩定運轉,真正地讓利於居民群眾。
李文科 攝
惠民食堂為老人“吃好吃飽”創造了條件,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文旅場館保留人工服務窗口和電話專線,為老年人預留名額,方便老年人進行現場和電話預約;定期在新區範圍內組織書畫、太極拳、棋類、廣場舞、合唱等適老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業餘生活;在禮嘉智慧公園探索通過5G、超高清、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幫助老年人便捷享受線上遊覽、體感健身……
物質需求不斷豐富,新區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得到滿足。
“現在每天和朋友下下棋,隔三差五附近公園逛一逛,感覺自己心態和身體狀態都越來越好。”72歲的奧園社區居民代貴良生活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為進一步便利老年人辦事服務,兩江新區正積極推動老年人在家門口辦事服務。
比如,鴛鴦街道設置公共服務中心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讓老人“少跑路”。同時,街道佈局“一刻鐘”養老設施,打造老人“家門口”生活圈,建設醫、養、護、用一體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比如,金山街道設置社保大廳等老年人接待窗口提供特殊老人優先服務,配置專職人員引導老年人辦理業務,並線上上開通線上審核發放高齡津貼,讓數據“多跑路”。
再比如,康美街道和社區辦事大廳配備一體機和公交卡自助年審設備,辦事窗口配備攝像頭,幫助老年人快捷辦理業務,安排網格員對特定的老人到府推薦相關服務,及時宣傳老年人福利。
李文科 攝
“兩江新區社保部分事項已實現可到居住地就近的社區、街道辦理,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申請社區工作人員到府認證服務。”兩江新區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説。
數據顯示,兩江新區共建成養老機構7個,床位1130張,入住老人406人;建成運營47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會化運營率和覆蓋率100%。
另一方面,兩江新區經濟運作局已經蒐集整理轄區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基礎數據,完成智慧雲平臺數據上傳,並在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禮嘉康養中心內部上線智慧養老雲平臺,開展智慧養老試點工作。
“我們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針對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等問題開展宣傳與培訓。”李建彬表示,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建立8個為老服務隊伍,適時開展智慧技術培訓,為老人普及智慧社區已建設內容,及時掌握老人的問題及建議。
幫助老年人趕上時代步伐,既考驗著治理的精度,更映照著社會的溫度。下一步,兩江新區將進一步聚焦老年人需求,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慧化服務創新並行,讓老年群體在新區體驗高品質生活。
( 陳昕 未署名圖片由兩江新區經濟運作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