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協同創新區正在如火如荼加速建設之中(圖片由兩江新區管委會提供)
7月8日,重慶兩江新區明月湖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全國推介,首場推介活動在南京舉行。隨後,還將在上海、無錫、北京等地展開。
為深入學習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部署要求,兩江新區舉辦明月湖國際創新創業大賽。3億元扶持額度、5億元科創基金、N個重磅政策支援,兩江新區帶著滿滿的誠意,向全球一流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創業項目伸出“橄欖枝”。
兩江新區發佈《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2021年重點任務》,將從加快要素聚集、強化産業引領、做精科技服務、優化創新生態、加強園區建設五個方面,加快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助力兩江新區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科技創新之路越走越寬,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高精尖企業落子兩江新區。
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在二次創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把科技創新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加快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推動産業創新集群發展、增強民生類科技供給、促進産學研協同創新、集聚高水準人才隊伍、構建開放式創新生態,為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力支撐。
開放式創新
吸引全球創新要素
6月16日,兩江新區重點科創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30余個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科技創新項目落地,總投資額約925億元。
“這批項目將進一步助力新區增強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使創新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説。
重慶要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不能僅憑自身資源稟賦,必須面向全球集聚各類資源要素。
近年來,兩江新區憑藉多年開發開放積累的資源優勢,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為重慶聚集創新資源,開放式創新已成為兩江新區科技創新最鮮明的標誌。
兩江新區通過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面向全球聚集創新資源。
其中,依託“六國九地”的研發佈局,長安汽車已經成功掌握500余項智慧化核心技術和近400項新能源核心技術,推動其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之一。今年前5個月,長安汽車銷量已經突破100萬輛。
目前,兩江新區市級及以上雙創載體39家,其中國家級科技孵化器3家、市級科技孵化器11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7家、市級眾創空間28家,累計孵化企業3000家。截至2020年底,兩江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506家,佔全市比重12%,位居榜首。
兩江新區找準科技研發和産業發展的結合點,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政府統籌作用,逐步形成了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壯大科技企業“森林”
加快打造産業創新策源地
成為産業創新策源地,是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標誌。
6月1日,2021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國際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將給予進入總決賽階段的28個團隊總計3億元的落地獎勵及一系列重磅政策,其中,特等獎獲得者的扶持額度高達1億元。
大賽結合兩江新區産業優勢,聚焦高端智造、高端生物醫藥、半導體及智慧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四大賽道,吸引全球優質項目,以科技創新加速推動兩江新區産業創新,加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新興産業生成能力。
為了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兩江新區還打造了明月湖科創生態體系,包括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明月湖國際智慧産業科創基地、明月湖智慧産業中央研究院等。
其中,第二屆明月科創實驗班正在招生,依託重慶大學實施以項目為驅動的新工科教學模式,打破傳統學科分類界限,促進學生跨界思考以産生新的知識和創意,並能夠在學習、思考和實踐中突破現有學科領域邊界,形成設計思維、工程思維和系統思維等創新核心能力,培養適應“新經濟、新業態、新産業、新技術”的未來産業創新領軍人才。
配套體系加速完善
培育“近悅遠來”創新生態
兩江新區近年來圍繞智慧財産權、科技金融、政務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讓創新資源在城市中高度集聚,完善的創新鏈滿足了各類創新企業全方位的需求,創新生態充滿活力。
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是創新生態中的重要一環。截至2020年底,兩江新區直管區有效註冊的商標總量達到27168件,同比增長21.7%;專利授權總量超19500件,同比增長23%,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38件。2020年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金額超2.7億元。
缺少資金是科技創新的一大痛點。為此,兩江新區推出科技信用貸、科技創業貸、助保貸、科技擔保貸4種科技金融産品,累計為268家科技型企業提供債權融資服務,授信貸款金額超過10億元。
同時,兩江新區還設立移動網際網路、移動遊戲、文化創意、網際網路金融、移動新媒體等7隻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達到17.5億元。截至目前,兩江新區已推動建成“産業扶持+債權融資+股權投資+改制上市”的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科技創新,軟環境也同樣重要。近年來,兩江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最好的地段、最美的風景留給人民。截至目前,兩江新區已建成照母山森林公園、金海灣濱江公園、重慶園博園、悅來會展公園等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119個公園,綠地率40.14%、綠化覆蓋率45.14%、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27.52平方米,多項指標超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公園數量和密度處於西部前列。
兩江新區還聚集了包括萊佛士國際醫院、哈羅公學等一批重點的國際性醫療教育資源,加速形成培育“近悅遠來”的創新生態,為各類人才來創新立業解決後顧之憂。
優化頂層設計
充分釋放創新平臺活力
兩江新區還加強了在科技創新頂層設計方面的節奏。
最近,兩江新區連續發佈了包括《兩江新區關於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 深入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重慶兩江新區打造産業創新高地行動計劃》《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2021年重點任務》等“1+2”政策體系,硬核推動科技創新。
《實施意見》包括6個方面,共22項重點任務。其中,優化創新發展佈局,做強創新驅動新引擎,將以兩江協同創新區為核心,聯動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和禮嘉悅來智慧園,發揮三大創新平臺引領示範作用,提升魚復、龍興、水土三大新城的産業創新支撐功能,加快推進大數據智慧化創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的集聚度、活躍度、開放度、貢獻度、輻射度。引育創新型企業、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壯大“科創企業森林”,打造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除此之外,兩江新區出臺了包括《重慶兩江新區促進創新創業的若干政策(試行)》《重慶兩江新區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政策(試行)實施細則》《重慶兩江新區促進智慧財産權發展辦法》《重慶兩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創新驅動發展政策。
兩江新區不但優化科技創新頂層設計,還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充分釋放創新平臺活力。
如兩江新區正以兩江協同創新區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助力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5月27日,川渝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21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渝兩地舉行。作為分會場之一,兩江協同創新區開工了亞歐新能源汽車項目、聯想5G項目、明天氫能燃料電池項目等12個項目,總投資達243.7億元。
截至目前,兩江協同創新區已引進國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科技創新團隊等設立研發機構,累計達到35家,88個科研團隊、1000余名高端科研人員在明月湖畔共同譜寫創新篇章。
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搶抓國家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雙核心區”建設機遇,引領示範作用不斷增強,集聚數字經濟企業近6000家,數字産業增加值佔全市四分之一以上。
“兩江新區不僅要高標準高品質打造好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悅來智慧園、兩江數字經濟産業園三大科創平臺,還要推動魚復、龍興、水土三大新城建設,以科技創新促進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新區“一號工程”,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陳鈞/圖片由兩江新區管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