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安市與重慶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華鎣市玄武岩纖維創新中心並設重慶大學分中心。
根據協議,華鎣市玄武岩纖維創新中心及重慶大學分中心將組織落實雙方合作的各項工作,增強華鎣市玄武岩纖維科技及産業核心競爭力,培育並力爭早日建成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平臺,在“科研+市場”的引領下,推動華鎣市建設中國“玄武岩纖維産業之城”。
校地聯手科研攻關
華鎣山有2億噸玄武岩資源儲量。2011年,四川帕沃可礦物纖維製品有限公司入駐華鎣,華鎣玄武岩纖維産業起步。很快,該公司生産的玄武岩岩棉纖維佔據了川渝地區80%的市場。
然而,岩棉纖維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必鬚髮展技術優勢,集中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推進華鎣玄武岩産業從早期岩棉製品向原料均質化、連續纖維原絲生産邁進。
因此,廣安聯合高校和研究院結成了廣安玄武岩纖維産業創新發展“5+1”戰略聯盟,著力進行科研攻關。2020年7月,首條玄武岩纖維2400孔漏板拉絲智慧化池窯生産線暨年産6萬噸玄武岩原料均質化生産線點火投産,標誌著廣安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産業在技術上走在了前沿。“但科研攻關不能放鬆,才能保持在該領域的優勢。”負責廣安玄武岩産業科研攻關的四川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長楊中甲説。
廣安和重慶大學共建華鎣市玄武岩纖維創新中心並設立重慶大學分中心,對廣安玄武岩新材料産業來説意義非凡。楊中甲認為,不僅可以借助重慶大學的科研實力助力廣安玄武岩産業科研攻關,還有利於廣安玄武岩産業市場拓展及融資。
除了共建平臺外,雙方還將集中優勢力量,共同爭取國家部委、四川省、重慶市等政府科技類項目;圍繞玄武岩纖維高性能複合材料開發及其在風電、輸變電、新型建築、汽車輕量化等方面的應用,開展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研究、中試、産業化、應用及示範等科技攻關,形成一批應用型科研轉化成果。
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認為,推動玄武岩纖維産業發展,需要抓好“科研+市場”兩個支撐。廣安將依託重慶大學在材料等學科方面的優勢,共同促進廣安玄武岩産業發展。
科技引領開拓市場
廣安正著力將技術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四川謙宜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石錢華介紹,優質穩定的新型玄武岩纖維將廣泛用於5G新基建、海洋工程、汽車輕量化、新能源、特高壓輸電系統、航空航太等領域。“將其廣泛推向市場,需要大量資金。”
近日,全國第一家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召開項目評審會,組織專家對四川謙宜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的“連續玄武岩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池窯示範生産線”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鑒定該項目成果水準為“國內領先”。
石錢華介紹,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忠民、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志堯、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劉長雷等知名專家組成,權威性很強。
權威機構的認證,將極大助力廣安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産業發展。石錢華説,通過評價後,我們將更有條件去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的産業資金支援,在科技創新和資本博弈中,優先得到銀行、投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援,助推廣安玄武岩纖維産業不斷擴大生産能力,實現“科技推廣+産能擴張”的願景。
將科技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廣安還成立了玄海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以南等地區玄武岩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開拓海洋領域應用市場。
企業發力,政府也參與進來。“未來將舉辦玄武岩纖維産業國際峰會,為廣安市玄武岩纖維産業提供對話國際的契機。”華鎣市經濟和資訊化局總工程師呂凱介紹,目前,該局正調研全球玄武岩纖維及其下游生産企業、科研機構,完善籌備方案。
上海、深圳、南京、廣州……廣安的招商專員遊虎正加緊制定外出行程表。
“無論是技術攻關,還是前沿招商,都在扎紮實實地幹。”四川謙宜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毅烽坦言,“連續玄武岩纖維2400孔漏板及3500噸窯池示範生産線”通過國家級驗收,底氣更硬。眼下,公司也正在論證設計一條3萬噸窯池生産線,籌劃技術推廣與産能擴張。
延鏈招商集群發展
四川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研究院從成立以來,廣泛收集資料,並組織人員到全省其他地方考察,了解玄武岩産業發展情況。楊中甲稱,廣安將推動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産業融入成渝材料産業集群發展,形成國際競爭力。
走出去的同時,華鎣也在繼續苦練“內功”,規劃建設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産業園。華鎣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華鎣規劃了2000畝地建設産業園,下一步將延鏈招商,把使用玄武岩纖維的企業招引到園區,力爭形成100億元以上的産值。“加快建設集原料製備、原絲加工、創新示範等六大功能于一體的專業産業園,完善以四川帕沃可公司為龍頭,謙宜、華炫等多家項目公司為支撐的1+N産業架構,打造全産業鏈條,努力建設國家級玄武岩纖維産業園。”廣安市相關負責人説。
下一步,廣安還將緊緊圍繞“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發展目標,重點實施玄武岩纖維研究院建設、標準體系制定、産業園區建設“三大工程”。爭取有關方面支援,努力把玄武岩纖維産業培育成全國先進材料標桿型産業。(黃友國、何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