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發展中藥材 鋪開致富路

發佈時間:2021-06-16 13:32:28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蘭宇熙

在彭水縣龍射鎮永和村中藥材基地,一眼望過去,一排排竹竿子整齊排列,天門冬、白芨都長勢喜人,綠油油一片,有的已經開了花。工人們在基地不停地忙碌著,除草、牽藤……天空雖下著毛毛細雨,但是並沒有影響工人們工作的熱情,大家都幹勁十足。

轉行創業發展中藥材

筆者見到了永和村中藥材基地的負責人楊光偉。楊光偉告訴筆者,他是保家鎮人,以前一直做建材五金生意,發展得還不錯。

image.png

2019年,楊光偉與妻子一道,來到龍射鎮永和村發展天門冬、白芨等中藥材,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也為自己鋪起了一條致富路。

談到為什麼轉行發展中藥材,楊光偉介紹,“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心裏一直有個創業夢。經過考察發現中藥材市場前景還不錯,就想著嘗試發展中藥材,圓自己的創業夢。”

説幹就幹,2019年,楊光偉夫妻倆一道在永和村流轉了160畝土地,發展了20多畝白芨,130多畝天門冬。

“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中藥材,為了把中藥材種好、管好,我和妻子都一起學習中藥材種養和管護知識。”楊光偉告訴筆者,不懂專業技術就邀請農委的農技專家來指導管護技術,平時遇到小問題,自己也通過網路和書籍學習,久而久之也懂了很多。

為了讓産業能持續更好地發展,基地這幾年陸陸續續投入了近200萬元,在做好苗子栽植管理的同時,還建起了水肥一體化系統。

據介紹,水溶肥在桶裏面攪拌之後,從池子水源流進機器過濾,綜合起來經過液壓表,最終流入藥材基地進行滴管。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於中藥材更好的發展。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當天,筆者在基地看到,有七八個工人正在基地幹活,主要負責除草、牽藤等工作。

image.png

筆者了解到,自永和村中藥材基地建成後,楊光偉不僅將中藥材發展得越來越好,還帶動了當地不少村民穩定就業。

“最忙的時候基地每天有二十七八個人做活路,平常一般保持在十八九個,負責管理出苗、施肥和除草這些,每年勞務支出大概在20萬左右。”基地負責人楊光偉説,因為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了,留在家裏的老年人居多,所以我們一般聘請的也主要是在家的中老年人。

除了在基地務工,當地村民還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基地賺錢。當地村民陳世普是長期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之一。

“我有兩畝多土投資在基地種中藥材。我有空的時候就在基地做活路,一年下來做四五十個活路,90塊錢一天,一年下來可以收入四五千塊錢。”陳世普説,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種莊稼一年到頭下來賣不到幾個錢,現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零花錢也有了。

在永和村,和60多歲的村民陳世普一樣,當地還有十幾位村民將自家的部分土地以每年每畝100元的價格,流轉給公司種植中藥材。從此,他們成為基地相對固定的工人。

“等中藥材投産之後,如果效益明顯的話,我們還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帶動當地更多的老百姓增加收入。”楊光偉這樣説道。

據了解,白芨、天門冬一般在4年之後投産。到2022年全面投産後,160多畝中藥材可實現700萬到1000萬的總産值。(趙應波、楊春燕、冉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