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黔江蠶桑圍繞“鞏固提高、迴圈利用、穩步發展、提質增效”目標,全力提升一産、主攻二産、發展三産,形成了囊括科研、栽桑、養蠶、烘炕、繅絲、織綢、絲紡、地毯、外貿出口、絲綢博物館、出口貿易及桑蠶附屬物深加工於一體的較為完備的産業發展鏈條,繭絲綢提質增量,蠶桑生物産業、桑文旅填補空白,農民種桑養蠶、多元發展、增收持續穩定。
2016年以來,黔江蠶桑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標準桑園面積從2.7469萬畝增加到9.3萬畝,年産繭7萬擔,蠶繭産量連續5年位居全市第一,2020年實現綜合産值5億余元,太極繭、濯水繭獲有機繭認定,蠶農售繭收入由0.3億元增加到1.2億元,蠶農綜合收入達2億元,涉及1萬多戶承包耕地用於栽桑,帶動1.2萬餘人從事蠶業生産。栽桑養蠶成為70%貧困村的主要增收産業,帶動貧困戶586戶2200余人實現增收,尤其是金溪鎮發展桑園1萬畝,成為全市産業脫貧的示範鎮。黔江蠶業名片突出,為生態治理、經濟發展、農業增收、農民增效和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5年來,黔江蠶桑發展過程中涌現了許多典型新故事,積累了行之有效的發展經驗,夯實了發展基礎,開啟了蠶桑絲綢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改革故事
改革破局,以體制機制改革促進蠶業健康發展
黔江區蠶桑産業經歷三起三落,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是無法有效抵禦繭絲價格異常波動的市場風險、自然風險和影響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結構性矛盾,特別是2018年以來繭絲市場行情低迷,嚴重影響到産業安全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勢在必行。在區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區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區林業局引智引力組,開展“黔江區蠶桑産業科學發展體制機制研究”,找準影響産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産業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癥結,迅速推動蠶業有序競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增強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蠶桑絲綢産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
平穩推進體制改革。2019年,成功引進山東日照海通絲綢集團入駐黔江,對蠶桑基地鄉鎮進行劃片建設管理,由重慶海通絲綢有限公司負責金溪石家片區7個鄉鎮,區蠶業有限公司負責其他14個鄉鎮基地建設。海通公司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的企業文化,努力適應黔江環境,把海通的管理、技術、品牌優勢與現有産業優勢、扶持政策有機結合,想蠶農之所想,急蠶農之所急,幹蠶農之所需,做蠶農的 110,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務,對金石片區蠶農和180余戶貧困戶開展技術服務,涌現了新華鄉費立學、鵝池鎮張志延等一批山東技術員早上6點進蠶房晚上11點還在指導蠶農技術的先進典型。按時完成103個共育室升級改造項目,主動承擔了農戶自籌部分改造資金 11萬元。石家標準收烘站、白土鄉桑蠶科技服務站從徵地到建成僅用了3個月,4000緒繅絲廠主體建設僅用了4個多月,書寫了海通建設速度,海通絲綢人的工作作風和辦事效率得到黔江、山東兩地廣大幹群的高度認可。區蠶業公司改變傳統思維,採取優化股權和法人治理結構,新上2400緒繅絲生産線,建立有機繭絲加工研發中心,加強基地建設等措施適應新形勢,企業面貌煥然一新。蠶繭生産經營市場有序競爭機制的建立,較好地推動了現階段山地蠶業發展。通過體制改革,建章立制,形成兩家基地龍頭企業良性競爭的格局。
狠抓機制創新驅動。機制創新之一,建立桑蠶鮮級繭價格定價機制。如何實現蠶繭優質優價、依質論價,如何保證在行情低迷時實行保護價收購,這是制約蠶業發展的一大難題,通過努力,正跨出關鍵的一步,制定和完善《黔江區桑蠶鮮繭收購價格定價辦法》,逐步建立起科學的鮮級繭定價機制,在2020年蠶繭生産大災之年,黔江蠶繭價格實現逆轉,全市最高全國靠前,僅公司收購中準級繭價就高於市內平均價5元/公斤以上,還有價格收益保險3-4元/公斤;
創新之二,完善蠶桑基地建設管理機制,推行政府支援基地建設、企業主導基地管理、蠶農自主生産的基地建設模式,推動企業與蠶農的利益聯結,充分用好9.3萬畝桑園這一寶貴的資源。
創新之三,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保險公司與蠶農參與的蠶繭養殖、收益全過程保險機制,有效防止産業大起大落。2020年,在全國率先試點整區蠶繭收益創新型保險,這是新的探索,目標價格怎麼定、保險比例如何劃、賠償金額怎麼算、保險時間怎樣定,在全國都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黔江區按試點探索、穩步推進的原則,廣泛吸收行業專家、蠶農、企業的智慧,集思廣益制定試點方案,公開招標4家保險公司,21個鄉鎮9000戶(累計)當年實現增收604.52萬元,養蠶售繭農戶受益面達100%,財政保險專項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降低2020年因疫情和特大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深受蠶農歡迎。市政府昨日簡況216期登載。四川、廣西等外地同行紛紛學習。蓬東鄉麻田村4組貧困戶周適合2020年養蠶156張,自繳保費1404元,産級繭5642.6公斤,保險賠償了2.1萬餘元,加上售繭收入20.35萬元,共計22.45萬元。
創新之四,建立蠶桑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機制,構建起“科技團隊+企業+市場”發展模式,成功培育重慶弘凡農業、見龍在田農業、五柳堂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生物加工企業。
創新之五,以蠶桑産業為抓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石會鎮武陵居委2017年以來整合扶貧資金65萬元,自籌集體資金50萬元,改良桑園200余畝,新建550畝,成立“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流轉了500余畝土地,建成養蠶大棚3000平方米、共育室1個,形成實質性集體固定資産投入。並因地制宜採取三套不同的管理模式:自主經營、合作經營、資産出租。2018年以來3年累計産繭1125擔,收入220余萬元,集體經濟合作社售繭收入20萬元。逐步穩定在家留守人員收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效。
創新故事
創新驅動促進産學研政企推一體化發展
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動力,5年來,黔江蠶桑緊緊圍繞市場核心競爭,深化桑蠶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其資源要素與創新利用高效融合,發展融合創新效應,不斷提高黔江蠶桑特色産業市場佔有率。一抓科技支撐平臺和共用體系的建立健全。與西南大學合建繭絲綢院士專家工作站,共同申報國家荒漠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新成立重慶市蠶業科學技術研究院黔江分院。市蠶業總站為黔江科技特派團團長單位。與國家和市級蠶桑體系功能研究室、崗位科學家深度合作,引智引力助推科學發展。在良種良法應用推廣、智慧蠶桑、生物迴圈産業創新突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良種使用率、標準使用率、科技貢獻率。
二抓優化“六化五配套”栽桑養蠶技術路線。開展“強桑3號、5號”“食用桑”“果桑”等20余個桑品種試驗,開展芳繡×白春、青松×皓月、871×872、兩廣2號、錦繡瀟湘、華康2號、781×7532、三眠蠶、“秋華×平30”(簡稱“雄蠶”)試驗,春季新推雄蠶、芳繡×白春、青松×皓月,781x7532用於夏季和晚秋,錦繡瀟湘用於夏季、正秋;連續2年開展小蠶人工飼料養蠶試驗,取得成功;2019年開始實施黔江區優質桑蠶繭生産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掀起應用標準執行標準的高潮;加大新老技術融合發展。在硫酸鉀型肥料應用、新建桑園定桿,隔年春伐法,新老桑園的梳芽,桑葉的合理利用,三、四齡蠶的帷帳育,提青分批及小蠶淘汰,新鮮石灰的科學使用、規範養蠶的普及與推廣、簇中管理的科學性等方面進行提升。
以“四大機制”(即共育品質追蹤機制、售後服務機制、共育競爭機制、共育法律機制)對共育員進行管理,推廣小蠶全齡共育技術,通過延長共育時間,提高共育戶的收入和減小大蠶飼養的風險。試驗人工飼料養小蠶。全面升級改造小蠶共育室267個,實現自動升降溫、補濕等;編制養蠶設施施工圖10套,規範建設標準;全面推廣使用紙板、木板方格簇、專用採繭機,推廣應用自動上簇技術。
三抓整合創新“六化五配套”蠶業發展路線:“六化”即蠶桑生産省力化、設施設備智慧化、生産管理智慧化、資源利用多元化、品牌創建特色化、産業發展鏈條化。“五配套”即建標準化養蠶基礎設施,配套機械化智慧化設施設備,推廣桑地宜機化,水肥一體化,組建創新團隊。圍繞發展路線逐一推動,一是以開展省力化機械化示範區建設為切入點,與西南大學、國市蠶桑産業技術體系、匯田農機公司合作攻關,整合創新《黔江模式—山地智慧蠶桑工廠整體技術方案》;二是打造石會智慧蠶桑工廠。從種、運輸、養殖、後端利用,實現全程機械化智慧化。面上推廣小蠶小蠶自動飼養機、桑園軌道運輸機。開展軌道式地蠶育、小蠶工廠化集中供育模式探索;三是大力推動蠶繭、生絲納入期貨品種,爭取黔江作為發起地建立繭、絲期貨交割地,打造“期貨+保險+金融+科技”的蠶桑絲綢要素市場,推動黔江蠶桑絲綢全産業高品質發展,目前正在協助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前期調研工作,蠶繭價格保險全國率先試點成功;四是開展“桑+菌、桑枝菌、菌渣肥”的迴圈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冬閒桑地、大棚,提高效益。
加工故事
接二連三,以繭絲綢和蠶桑生物加工延長産業鏈價值鏈
近年來,黔江堅持全産業鏈發展、全方位保障、全社會聯動,正在形成繭絲綢和蠶桑生物産業集群,不斷延伸蠶桑産業鏈和價值鏈,促生態美、蠶業興、百姓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一是蠶繭收烘能力顯著提升。有蠶桑基地龍頭企業2家,其中國家林業龍頭企業1家,在21個蠶桑鄉鎮建有蠶繭站、桑蠶科技服務站,負責生産和收烘工作。安裝蠶繭乾燥機CL-150型5台、CL-120型1台、CL-100型1台,日處理半幹繭近3500擔,確保當天收購的鮮繭可及時烘炕。
二是繭絲綢加工提檔升級。在正陽工業園區建成“黔江·桐鄉絲綢工業園”、山東海東絲綢全産業鏈加工園,有絲綢工業企業5家,其中:繅絲企業2家、織綢企業、地毯企業、絲紡企業各1家,絲綢博物館1家,帶動常年就業1000余人。雙河絲綢公司繅絲規模4800緒,完成煤改氣、生産迴圈用水、繅絲加工設備的更新換代,公司“武陵山桑蠶繭”絲綢商標獲重慶市著名商標,蠶繭和白廠絲取得了歐盟主導的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認證(GOTS標準認證)。
重慶花神絲綢公司是招商引資的浙江知名真絲、絲綢布料生産企業,通過商務委技改項目添置新型義大利産R9000型劍桿織機32台,全面淘汰SM93型劍桿織機,産能提至250萬米,桑蠶絲用量230余噸。2019年生産全真絲布料181.4萬米,桑蠶絲用量214.2噸。2020年生産絲綢180萬米,産品遠銷山東、江浙,部分出口義大利。
重慶海通繭絲綢公司是2019年底通過東西扶貧協作項目招商引資的企業,實現基地、加工建設同步發展,管理基地3萬畝,新建基地0.8萬畝,佔地50畝4000緒繅絲生産線廠房主體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裝修,將於7月份試運作。
三是蠶桑生物産業多元化迴圈發展。全區現有9.3萬畝有效桑園每年可産桑葉15萬噸、桑枝6萬噸,回收蠶沙5萬噸以上等豐富的生物資源,一批從事桑葉面(粉)、全桑枝食(藥)用菌、桑枝生物質固體顆粒燃料、桑葉茶、蠶沙肥、羊肚菌、榨菜等生産的蠶桑生物企業投(試)産,實現變廢為寶、迴圈利用桑蠶附屬生物質資源、桑地和養蠶設施,增加蠶農收入,穩定桑園持續發展。四是桑文農旅融合發展。重慶武陵山絲綢博物館入駐濯水古鎮5A級景區,集文博、旅遊、經貿于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主要銷售黔江自己生産的“武陵山”牌絲綢産品、絲綢工藝品、絲綢服裝、紡織品及農副産品。金溪、太極蠶桑小鎮,石會桑枝菌鎮,阿蓬江蠶桑古村落及正陽蠶桑生物工廠旅遊化行銷試點建設有序推進。品牌故事
四年艱辛,打造全國唯一擁有四塊國家級牌子的區縣
蠶桑公用品牌創建工作,始於2017年底在梁平縣召開的全市林業科技工作會,區科技推廣站負責人提出創建“黔江國家蠶桑生物産業基地”的建議,得到時任市林業局分管科技工作的王定富總工和市科技處的大力支援,將其列入市林業科技工作重點項目。
2018年4月,分管領導吳才永、科技站負責人一道考察了重慶市榮昌區國家麻竹生物産業基地。6月20日,區林業局與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簽訂協議,合作編寫蠶桑生物産業基地申報報告和産業發展規劃方案,具體由成國濤博士和林業科技站徐兵負責編寫申報資料,歷經半年七易其稿。
2019年10月,國家林業局科技司領導及專家組到黔江現場查定,通過看現場、審資料及會議答辯,最終通過查定和評審。期間區委書記余長明、區長徐江親自到場對接工作,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姚登惠,副區長孫天明等全程陪同。
2020年4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文認定“黔江國家蠶桑生物産業基地”,是國內唯一的蠶桑生物産業基地;2020年,區林業局黨組、蠶業管理總站認真總結2018年、2019年連續2年申報桑蠶繭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失敗的原因,抓住國家蠶桑生物産業基地落地的機遇,從提高申報文本品質、加強資訊溝通,終於在全市22個申報項目中獲得市級牌子(10個之一),擠進重慶向國家農業農村部報送的4個項目範圍,12月1日,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發文認定,這是繼廣西河池宜州、四川涼山之後被認定的全國第三個桑蠶繭優勢區;在市、區農業農村委的支援下,同步推進黔江桑蠶繭國家地理標誌申報工作,12月9日,“黔江桑蠶繭”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登記通過農業農村部專家組審定,2021年6月正式公佈;12月20日,黔江獲得中國蠶學會授予“中國蠶桑之鄉”稱號,是重慶市唯一獲得的區縣。
品牌創建是高品質發展的門坎,僅僅走出第一步,將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品牌宣傳,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真正讓4個品牌成為推動黔江蠶桑絲綢高品質發展的動力。
扶貧故事
使命在肩,建成石漠化地區脫貧攻堅的支柱産業
全區現有1萬餘戶、4.3萬餘人的承包耕地栽種蠶桑,帶動1.2萬餘人從事蠶業生産,栽桑養蠶成為70%的貧困村、10%的建卡貧困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脫貧增收的支柱産業。市委陳敏爾書記在金溪鎮長春村蠶桑基地考察時給予“産業選得準,扶貧帶動大,生態效益優,繼續發展好”的肯定;有21個鄉鎮88個貧困村226個組473戶貧困戶,1916人,桑園面積7205.7畝,年養蠶6609.5張,産繭4277.4擔,售繭總收入807.1132萬元,戶均收入17047.6元。
太極鄉新陸村5組石勝全,家庭人口4人,現有桑園面積50畝,養蠶89張,産繭72.4擔,合計(售繭+保險)養蠶收入141802.6元,每人平均收入35450.64元。
金溪鎮岔河村2組田明強,家庭人口3人,桑園面積76畝,養蠶70張,産繭 49.1擔,合計(售繭+保險)養蠶收入95383.9元,每人平均收入31794.6元。同時帶動貧困戶2000余人就地參與務工,每人平均年收益在5000元以上;開展以深度貧困鄉鎮金溪鎮為首的産業扶貧,2020年金溪鎮新建桑園1218.3畝,在地桑園總面積達9800余畝。全鎮8個村、36個組、155戶農戶養蠶4500張,産繭162000公斤,農戶售繭收入631.8萬元,戶均收入4.07萬元。其中共有7個貧困村、17個組、45戶貧困戶2020年養蠶360張,産繭12960公斤,産值50.5萬元,實現戶均增收1.12萬元,實現當年脫貧目標。
濯水鎮雙龍村3組李應良,長期生活困難。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發展蠶桑産業,與57歲老伴勤勞耕作,不等不靠不要,栽桑、修路、建養蠶大棚,不但把自家的岩窩子變成了綠油油的桑園,還流轉了部分土地用於栽桑養蠶。目前,李應良戶有桑園近30畝,年養蠶産繭60余擔,養蠶收入10萬餘元。在李應良、楊明忠、粟海艷等一批典型戶的帶動下,雙龍村已建成桑園面積2600畝,2019年87戶養蠶3255張,産繭2258.7擔,養蠶收入407.3萬元,戶均4.68萬元。通過發展蠶桑産業,讓石旮旯地見到了效益,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少了,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發揮了良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人民日報以《重慶黔江:岩隔澇也長金子了》為題報到發展蠶桑産業不僅改善了當地石漠化面貌,還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産業。
展望“十四五”,將建成五大基地:一是“優質生態絲出口基地”。標準桑園面積10萬畝、年産優質繭15萬擔以上,生絲品質5A以上100%;二是“蠶桑絲綢全産業鏈示範基地”。實現全産業鏈年産值35億元及以上,其中:基地綜合收入5億元,繭絲綢工業産值18億元,生物産業綜合産值10億元,桑文旅綜合産值2億元;三是“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基地”。帶動3萬人增收,蠶農綜合收入5億元以上;四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渝南綿蠶桑産業帶示範。與南充、珙縣結對發展,構建成渝地區蠶桑産業合作典範;五是現代山地蠶業省力化、機械化、智慧化、智慧化,期貨十保險十金融,3(全齡人工飼料)十2(4一5齡桑葉育)示範區。建成五大基地推動蠶桑絲綢高品質發展。(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