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王瑞蕓:西方當代藝術理論(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5:57:41 | 文章來源: 美術觀察

4.全球化時期藝術的位置——藝術史的新地理

上述一切都向我們表明,藝術史作為一種身份的處所,就是一個框架的形象,所謂藝術史因此是一個非常有限的敘事,被用在非常有限的地方和非常有限的藝術中。這在今天所謂全球藝術的局面中成為問題了。

首先是,我們所説的藝術史其實是關於歐洲藝術的一種敘述史,這種以歐洲為主的藝術史,無視其他國家的身份和形象,這個做法現在已經在各處引起了矛盾。這種反抗首先起于美國——儘管它現在完全是主角,但以前它也沒有地位。所以,去看看紐約現代藝術館,他們把展廳平均分配成l945年前的歐洲藝術,和戰後的美國藝術。

現在“政治正確”的路線是,讓少數民族或其他文化發出他們的聲音,而且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旦我們注意到不同文化的反對意見,文化和歷史的聯繫就會越來越明顯。過去反對意見出現在藝術家內部,而且反對意見曾經是先鋒藝術家的商標,被拿來作為反對資産階級為商標的文化,現代主義的律條就是在這種不停的攻擊中形成的。今天,反對意見是在藝術觀眾中出現了,他們要求藝術家表現少數民族的聲音,藝術史家該重寫藝術史來適應它。在一個社會中獨立的團體越是不認可那種傳承下來的文化,他們所接受的官方形象就越少。

然而,與此相並行的是:在全球的文明中,西方科技現代化流行於世界,成為一個文化多樣化中的主線索,全球的現代化被看成是一一個持續的前進過程。這非常易於誤導人們認為:兩方的現代化包含了對全球文化的恩惠。這種思路很容易繼續把所謂的世界藝術看成是民俗的附屬物,它們依然不能構成相對於西方模式的另一個力量,它們只是“第三世界”的文化,處於異域的分類中。世界藝術其實一直是由西方在做收集整理工作的,特別是地方文化缺少自己的敘述方式時,它們必然還只能是西方大框架裏的配件。(p.65)

所以,全球現代化對不同國家可能有敬意,但對不同文化沒有。這個錯誤還這樣被加深:現代化一直被看成是西方媒介輸入的同等物,這給予西方文化輸入的可行性。就藝術而言,這實際是一種新的殖民。它給人的選擇是,你要它,還是不要它。這對於每一種獨立的文化而言,自主還是難以實現。因為在這樣一種西方做主的文化格局中,其他國家,或者少數民族,在一個指定的社會中或歷史進程中,被認為他們沒有需要在這個框架中被表現。因此,西方話語權,在全球化的新局面中還可以繼續維持。

回到藝術的發展上來看,坐莊的現代主義是一直想繼續把藝術史書寫下去的,而戰後的現代藝術卻已經離開了藝術史的監護,投身於自己的時代。現在藝術家們已經把文化性的藝術向生活繳械,去追隨大眾媒介的領導。現在,新的全球化形勢鼓勵藝術史家去發現更大的地盤。而藝術家只要採納當代社會的方式,他們就不得不和藝術史的內在發展邏輯決裂。現在老的學院標準的敘事早就過時了,藝術史曾長時間地集中于考察和描述風格,並且由此産生一個幻覺,認為這個途徑能夠理解歷史的合理性。當它把這個領域越是開放出來,它就越難把眾多的現象和問題集中在一個議題(風格)上。我們現在被多元的藝術史所吸引——它們之間互相競爭並排斥。在某段時間中我們認為如果躲進藝術的社會史,就可以應付藝術史面臨的問題了,實際上並不能。現在只有作品本身吸引我們了。

對於藝術歷史的線性解釋開始式微時,藝術作品作為可視的存在才獲得了注意。其實藝術作品一直有它不可動搖的實在性,它們應該始終在藝術史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但是事情卻被人做成另一種樣子。在l8世紀的藝術史文本中,藝術作品是作為理念的説明,在19世紀的藝術史文本中,它們被作為風格的説明。在這兩種情況中,作品的地位都是處於“藝術”或“藝術史”之下的。直到第二次大戰後,當代藝術開始質疑作品的定義,藝術學科才來承認作品自身的價值,認可它在視覺上全面地反映了它所處的時代。作為一個被觀看的對象,作品因此是製造和接受者兩個方面的總和。任何一件作品,它都會被來來去去的藝術觀念賦予不同的解釋,它會面臨被接受或者被拒絕,它不僅面臨同時代的競爭,還會對後世産生影響。單獨作品本身有這樣的作用,那麼線性的風格進化就不再具有權威性了,人們是和每件單獨的作品相處,而不是和風格相處。(p.161)

如果把單獨的作品從歷史的線性框架中解放出來,就很容易看出,依據純形式風格敘事其實是不真實的。風格的條規讓沃爾夫林大講藝術的內部歷史,據此,每一種形式不斷地去繁殖出作品來。從此,風格敘事就産生了一個又一個概念,比如題材的風格,基本的風格……等等。實際是單獨的作品在所有決定性因素中取得它自己地位的。無可置疑,作品和已經存在的歷史和它反映出的當代感受具有同樣的力量,它們臻不是以別的藝術為條件的,也不是只為去證明藝術的。(p.152一l53)

杜尚是最先讓我們來面對作品本身的人。他的現成品就是棄一件製造品的固定定義于不顧,純然面對製造品本身。在製造的意義上,它和藝術製造品是相同的。他對作品意義的挑戰,其實就是對藝術定義,也是對藝術史方式的挑戰。這個改變導致的是: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作品,那麼,藝術學的主要對象則是研究這個藝術家和他的作品,而不是拿他的作品去適應外面的一個框架。

現在的藝術史因此不是由那種雄辯的文本構成的,而是由沉默的作品構成的。我們可以別去管歷史寫作的多種多樣的説法,而是我們自己去進入作品,和它那個存在的實體相對。作品自會呈現歷史,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世界的階段性觀念。這一來,作品是並不依歷史的敘述模式為轉移的。(p.152)

現在藝術史進入一個一切都資訊化的時代,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形象和象徵物,它們讓媒介和現實的邊界變得模糊了。藝術史如果不怕背離藝術自治的話——即把藝術融化進別的視覺領域中的話,它將會獲得一個新位置。也就是説,藝術史的對象要越過固定的藝術形象,進入大眾媒介的部分。一直以來,藝術和大眾媒介被看成兩個東西,藝術史有時雖然也承認大眾媒介,但主要精力還是花在它一向認可的題目——視覺媒介上,因此在大眾媒介和藝術中還是有著界限的,雖然它在不斷被改變。現在的情況是,藝術和廣告之間的關係成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論點,這一點動搖了傳統藝術概念的根基,複製品成為一個新的評論類型,對待它們就像産品——也就是藝術産品——曾經服務於藝術家的表達一樣。這一來,藝術史變得要在意媒體的世界,藝術要來反映,批評,評價它了。於是,藝術就像它眼下的社會一個樣了。這個社會本身成為它的主題,而它以前的使命——即解決它自己的(藝術風格)問題——是不必管了。

如今新的展覽類型更説明瞭我們對文化和藝術關係轉換的觀察,可以拿來證明“藝術正史之終結”的議題。直到現在,藝術展覽一直被認為是關於藝術和服務於藝術史經驗的,就以無名的藝術史而言。眼下越來越多的展覽呈現的是文化或歷史,藝術只是被拿來作為向美術館觀眾傳遞資訊的工具。組織這種展覽的主要目的更多考慮的是文化而不是藝術。現在美術館的展覽和藝術集市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在藝術集市上出現的東西,現在也找到了進入任何美術館的途徑。眼下的情形是,美術館已經從一個神聖廟宇變成一個類似交易所的地方了。藝術的成功不再是誰創造了它,而是誰收藏了它。(p.11)

藝術現在不具備高貴身份了,它現在要呈現的是文化身份,這在(藝術)體制內是做不到的。專家們現在不再要求給判斷,而是貫徹儀式,藝術不再創造衝突,而是給出一個在社會中可以自由衝突的區域,專家不再給方向,而是那裏沒有專家,也沒有公眾。藝術史作為一種連續的敘述越是在瓦解消失,它便越是被吸收進整個文化和社會的範圍中去——它原也是其中一部分。

以上介紹了貝爾廷作為一個當代學者對於西方藝術史思路和存在方式的批評,這個批評來自西方內部,體現了西方學者可貴的反省精神,也體現了西方學界願意調整自己的藝術立場,使之與當下的現實(當代藝術)做呼應。那麼,當代藝術究竟能用什麼樣的美學理論來反映它,這將進入本文的第二部分,美國學者丹托的藝術理論介紹。

註釋:

[1]參見《美術觀察》2009年9期,王瑞蕓:“‘旁觀者’眼中的中國藝術界”第22-25頁。

[2]2005年4月5日的《洛杉磯時報》上有一篇英國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Frank Whirford的文章,題為:Art Experts,Deconstructed(“藝術專家們,拆臺”),其中這樣説道:“批評家們的典型行為是寫出那種雲罩霧罩的文體,或者廢話連篇,或者佶倔拗矛……在歐洲和美國大學中有太多的藝術家一廂情願地認為,一件藝術品能夠傳世.必須是能夠引起藝術史家或理論家的注意才行。那些列在多名牌大學的必讀書,都是以廢話連篇為特色的。它們的作者都在“挑起”爭論,他們談論“等級化的宗旨”,“領導性的媒介設置”,談論諸如“差異”、“極值”、“在現代主義覺醒中鋪開的新的藝術實踐”(不值得回頭再讀列出的這些文字)。那些專門的術語中充斥了許多理論,其中有來自心理分析的、女權主義的、結構主義的、後結構主義的、解構主義的。仿佛藝術史家們擔心若不能在他們的書中佈滿那種多音節的長字眼,以及各種來自走紅(或曾經走紅的)哲學家——他們幾乎都是法國人——的引文,他們的書就沒有份量。

[3]漢斯·貝爾廷(1935一)曾任漢堡大學美術史教授,海德堡大學教授,路德維格大學教授,並在美國的大學任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後,擔任維也納“國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後卸職。由於他學識淵博,成就卓著,在歐美擔任過各種學術團體的理事和成員。

[4]Themes in Contemporary Art,Edited by Gill Perry and Paul Wood.YaIe university Pl'ess,New Haven and Lond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65.

[5]Puobertson,Jean ana Craig McDaniel.Themes of Contemporary Art Visual Art after 1980.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5.

[6]6 Themes in Contemporary Art,Edited by Gill Perry and Paul Wood.Yale university PPess,New Haven and Lond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P.11.

[7]貝爾廷:“藝術史的終結——關於當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史學的反思”,引自常寧生譯文集:《藝術史的終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266—267頁。

[8]Hans Beltng: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Translated by ChristoDher S.Woo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25.

[9]貝爾廷:“瓦薩裏和他的遺産”,引自常寧生譯《藝術史的終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頁。

[10]貝爾廷:“瓦薩裏和他的遺産——藝術史是一個發展的進程嗎”,引自常寧生譯文集:《藝術史的終結?》中國人民大學出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頁。

[11]同[10],第67頁。

[12]以上所有引文,見貝爾廷“藝術史的終結?——關於當代藝術和當代藝術史學的反思”一文,引自常寧生譯文集:《藝術史的終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266—271頁。

   上一頁   1   2   3   4   5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