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文獻庫“未來的材料:記錄1980-1990 當代中國藝術”計劃(左)
與紐約MoMA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原始文獻》
這個秋天,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將在中國各大城市和紐約聯袂推出兩個重大紀實項目成果發佈會,兩個項目分別是文獻庫的“未來的材料:記錄1980-1990 當代中國藝術”計劃,以及MoMA 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原始文獻》。這兩個項目意義重大,它們通過記錄、收集和翻譯重要的論述、原始素材和文本,以集中探討當代中國藝術三十年來的迅速增長和發展。
為了深入研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個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轉折期,文獻庫展開了一個專題文獻項目,花了四年時間,收集、整理和保存這些彌足珍貴的紀實和原始素材,匯集了數百本八十年代的出版物,完成了75 次錄影採訪及一部紀錄片的製作,並將一批著名藝術家和策展人(如費大為、張曉剛、鄭勝天、呂澎、毛旭輝、吳山專等)的個人珍藏進行數字掃描。文獻庫共擁有七萬多個數位文件,堪稱為當今世上最具規模和最有系統的八十年代紀實文獻庫。這批資料將於今年9 月免費對外開放,公眾人士可親臨文獻庫辦事處查詢,或瀏覽文獻庫為此而設的專屬中英雙語網站:www.china1980s.org。
MoMA的《中國當代藝術:原始文獻》出版物則按時間序列收錄了前衛藝術團體的宣言、重要展覽的前言、代表性的藝術家之著作、重要的評析論文等重要原始文本並譯成英文,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追溯中國前衛藝術由1976 年至2006 年的演變發展。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巫鴻出任編輯一職,出版和發行機構分別為MoMA 及杜克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