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任何人都不能以藝術的名義去犯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08 16:05:47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社

文/趙銘

日前,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在邁阿密佩雷斯藝術博物館內展覽的陶瓷作品被當地的一名藝術家破壞,該花瓶作品據説價值100萬美元。據稱,藝術家破壞作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針對艾未未作品的本身,提出不同的藝術理念,而是為了抗議邁阿密佩雷斯藝術博物館過分國際化,不展出本地藝術作品的做法。破壞藝術作品出於對另外事件和人抗議的案件並不少,比如1974年莎佛拉茲的一位藝術商人為了抗議保釋曾參與越南美萊村大屠殺的美國陸軍中尉威廉·卡利,他在畢加索的著名作品《格爾尼卡》上噴上紅色顏料。也有人認為,破壞原作是一種創作性行為,那位在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作品《Black on Maroon》上留下刮痕的仁兄就是這樣想的。無疑,那些破壞名作的人無一不成為了新聞名人。大量的藝術作品被人為破壞,這樣的事情還持續發生著,也有人想以此出名,但破壞他人的藝術作品是一種創造性行為嗎?

大家都熟知,達達主義藝術家杜尚有一件著名的作品《L.H.O.O.Q》,他在《蒙娜麗莎的微笑》印刷品上惡搞了一番,用鉛筆給蒙娜麗莎加上了兩撇翹鬍子和一撮山羊須。杜尚還經常挪用現成品創作作品,比如《小便池》,藝術家拿筆在一個小便池上簽了名字就送去展覽了。但是,他的藝術創作並沒有破壞到原作品,只是通過間接的手法改變了原有作品的意義,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説就是挑戰原來的意義和權威以及在公眾腦海裏的原有認知。杜尚的挪用和戲謔也是後現代主義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手法。

因此,直接在原作品上進行破壞的做法與杜尚的創作不能相提並論,而更多的是一種不理智和非法的做法,儘管他們也宣稱自己是一種創造性行為,但破壞到了他人的權益,任何創造都會讓原作品的完整性消失掉,因此破壞者將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破壞艾未未花瓶的男子現已被當地警方起訴,很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罰款和監禁。1914年瑪麗·理查德森因用刀劃壞委拉斯開茲的作品《鏡前的維納斯》獲刑6個月。還有一女子也因親吻了美國藝術家塞·托姆佈雷的作品,支付了1500歐元。個人和公共的財産是任何藝術創作都不能夠侵犯的,就與不能以藝術的名義去犯罪同一個道理。

在陶罐作品被破壞之後,艾未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從新聞中得知破壞者也是一名藝術家,並看了他故意破壞的理由後,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佩雷斯藝術博物館在聲明中也談到:“我們高度讚賞自由的表達,但這種故意的破壞對受害藝術家和他的作品都是無禮的。”受害藝術家和博物館對破壞者的態度還是比較溫和的,起碼他們的觀點都還沒有上升到法律的層面上。在國外展覽的作品,很多相關的機構都會為展覽的作品購買保險,一旦作品被損壞都會從保險公司那得到相應的保險,在這種情況下追不追究肇事者的責任已變成可有可無的事情了。另外,注意到的一個細節是,破壞艾未未作品的人是警方起訴的,回想到幾年前“杭城九墻”遭受到破壞,卻找不到相關部門負責追究責任,藝術家只能除了惋惜就是惋惜了。

破壞他人的藝術作品,造成的只是一個吸引眼球的事件性行為,即便有任何想法,以侵佔到他人利益的行為來“創造”都與藝術無關,以意識形態對藝術作品進行修改亦如此。無論何時何地,任何人都不能以藝術的名義進行犯罪。

下一頁保利上市,一人升天雞犬可同升否?上一頁當代藝術話題系列報道(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五期
· 中國玉器市場發展足跡貫述
· 于非闇點亮新春書畫市場
· 藝術品的微信行銷,能走多遠?
· 潘天壽書畫作品的市場行情
· 木雕佛市場何時能被“點燃”
· 本屆“兩會”能為中國藝術帶來什麼
· 古墨投資正逢其時
· 當代藝術話題系列報道(一)
· 任何人都不能以藝術的名義去犯罪
· 保利上市,一人升天雞犬可同升否?